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105159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60.27KB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
一八”惨案的述评。
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好处。
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
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
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
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
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务必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好处。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
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
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
这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介绍写作背景(提问或大屏幕展示)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
3月12日,为了帮忙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
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务必用同物偿还。
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之后,鲁迅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章。
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那里与纪念同义。
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情感,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⒉探究问题:
根据课文和背景资料,概括本文主要资料:
(屏幕展示)
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三、总体思路探究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
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
三、四、五节。
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写作缘由。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好处。
4、小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
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好处。
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探究三大部分的思路
1、探究第一部分(1-2)的思路
思考:
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
如何理解这句话?
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
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
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
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探究第二部分(3、4、5)的思路
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
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探究第三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
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好处,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
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局部资料及思路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
控诉反动政府逻辑顺序
痛斥走狗文人
(1、2)写作缘由唤醒庸人逻辑顺序
(3、4、5)记念主体写遇难经过时间顺序
(6、7)教训好处激励前行逻辑顺序
六、作业(略)
第二课时
探究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探究文章关键语句。
1、文章写于1926年4月1日,在那里作者为什么用“中华民国”来纪年?
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
“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
“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
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情绪。
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
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
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阵阵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3、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4、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
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无话可说,不出话来。
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
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
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的下劣,令人说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
“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
“……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
(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单因为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
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个性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
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个性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
我们能够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
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此刻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
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期望的。
7、第5节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
为什么用短句?
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应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
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第6节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
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
(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念刘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