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102502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33KB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于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
病位居上、病势急迫、内蓄实邪、体质壮实者方为适宜;
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吐后应调养脾胃。
2.3下法
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
使用下法要注意:
辨清病情之属性;
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2.4和法
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证。
使用和法要注意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2.5清法
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邪热壅盛于里之证。
使用清法要注意:
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
“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2.6温法
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使用温法要注意: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
“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2.7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使用消法要注意:
与下法区别应用;
治宜缓图,难以速效;
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
2.8补法
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各种虚证。
使用补法要注意:
辨清虚损证型,不可滥用补法;
应善用“通补”,不宜“呆补”。
上述八种治法,适应了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证候。
但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独一法所能奏效,常须数种方法配合运用,才能照顾全面。
所以虽为八法,但配合之后变化多端。
正如《医学心悟》中说: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配伍的目的
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这种运用药物的组合过程,称之为“配伍”。
配伍的总体目的不外增效、减毒两个方面。
可归纳为五大作用:
增强药力;
产生协同作用;
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的发挥方向;
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2.方剂的基本结构
2.1君臣佐使的涵义
2.1.1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或主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
2.1.2臣药:
①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1.3佐药:
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②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
③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
④反佐药,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2.1.4使药:
①引经药,即能引导方中诸药达到病所的药物;
②调和药,即能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的变化形式
3.1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
当方剂中的药物增加或减少时,必然要使方剂组成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方剂功用的改变。
这种变化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三拗汤:
麻黄杏仁炙甘草
麻黄加术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白术
3.2药量加减的变化
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
方剂中药量比例的变化会改变方剂的配伍关系,从而改变方剂功用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
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3.3剂型更换的变化
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
剂型不同,作用也有区别。
剂型的选择依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而定。
理中丸: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理中汤: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药力强。
三、常用剂型
1.汤剂
特点:
(吸收快,药力强,灵活加减)(不节省药材,煎煮费时,口感差,不便贮藏,不便携带);
临床意义:
汤者荡也,治疗急症宜之。
汤剂的特点是吸收较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有利于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煎煮费时而不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口感较苦而小儿难以服用,亦不便于携带等。
2.散剂
(制备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携带,易于贮藏,便于服用);
散者散也,治急病宜之,治结滞性疾病宜之。
根据其用途,分内服和外用两类。
散剂的特点是制备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服用与携带。
李东垣说:
“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
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
3.丸剂
丸剂与汤剂相比,特点:
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服用。
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丸等;
也有取峻药缓治而用丸剂的,如十枣丸、抵当丸等;
还有因方剂中含较多芳香走窜药物,不宜入汤剂煎煮而制成丸剂的,如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
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水蜜丸、微丸、滴丸等。
丸者,缓也,药力弱,见效慢。
常用的丸剂有:
水丸、蜜丸、糊丸、浓缩丸等。
3.1.水丸是将药物细粉以冷开水或酒、醋、药汁等为赋型剂(湿润、黏合)泛制而成的小球形药剂。
水丸使用的赋型剂黏度小,所以服后易崩解,吸收较快。
且丸粒小,表面致密光滑,既便于吞服,又可防止芳香成分挥发。
水丸剂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丸剂,适用于多种疾病。
3.2.蜜丸是将药物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赋型剂加工而成的可塑性固体药剂。
蜂蜜味甘,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和矫味作用,炼制后黏合力强,所以蜜丸剂含水量少,丸粒圆整光洁,性质柔润,崩解缓慢,作用和缓而持久。
蜂蜜还含有大量的还原糖,能防止药材有效成分氧化变质。
但由于蜂蜜用量较大,又易吸潮,发霉变质。
所以有的品种(如补益剂制小蜜丸者)多用蜜水作黏合剂制成干燥的水蜜丸剂。
蜜丸剂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丸剂。
一般适用于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
3.3.糊丸是将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赋型剂加工而成的小丸剂。
糊丸黏性较大,干燥后质较坚硬,崩解时间长,既可使药物缓缓释放,延长药效,又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一般含有剧毒或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方剂,多制作糊丸使用,如小金丸、磁朱丸;
迟化的噙化丸药和磨汁用的丸药亦多制成糊丸。
此外,由于制丸使用的糊粉和制糊的方法不同,其黏合力和临床治疗作用亦有区别,所以糊丸亦能灵活地适应各种方剂的特性,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3.4.浓缩丸是将处方部分药材的提取液浓缩成膏与其余药材的细粉混合(或加适宜的赋型剂)加工制成的丸药,又称“药膏丸”,按赋型剂可分为水丸型浓缩丸和蜜丸型浓缩丸两类。
浓缩丸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小而易服,携带和运输均比较方便。
是丸剂中较好的一种剂型。
4.膏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
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
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作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
现将煎膏与外用膏剂简述如下。
4.1.内服膏剂又分煎膏剂、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1)煎膏剂(膏滋):
系将药材加水煎煮、去滓、浓缩后,再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药剂,由于本剂型系经浓缩并加入较多糖或蜂蜜等辅料而成,药性滋润,味甜而有补益作用,故又名“膏滋”。
煎膏剂具有有效成分浓度高、体积小、易保存、便于服用等优点,适用于久病体虚者。
滋润补养、和血调经及抗衰老的方剂多采用本剂型,如参芪膏、二冬膏、枇杷膏、秋梨膏、益母草膏等。
(2)流浸膏剂:
系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媒浸出有效成分后,蒸去部分溶媒,调整至规定的标准(每毫升相当于原药材lg)而制成的一种液体制剂,如甘草流浸膏、大黄流浸膏、当归流浸膏等。
流浸膏剂一般多作为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或其他制剂的原料,少数品种可直接供药用。
(3)浸膏剂:
系将药材经用适宜的溶媒浸出有效成分后,蒸去全部溶媒,再经低温浓缩而成的稠膏或块、粉状制剂(每克浸膏相当于原药材的2~5g),如刺五加浸膏、紫珠草浸膏、龙胆草浸膏等。
其优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体积小,不含浸出溶媒,可较长期贮藏,有效成分较流浸膏稳定,但易吸潮和失水后硬化。
浸膏剂一般多作制备其他制剂如片剂、冲服剂、胶囊剂的原料,少数直接用于患者。
4.2.外用膏剂 分软膏剂和硬膏剂;
外用膏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有的对皮肤起保护作用,有的起局部治疗作用,有的透过皮肤或黏膜起全身性治疗作用。
(1)软膏剂:
又称药膏。
其优点是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缓慢吸收,药效持久。
治疗外科疮疡肿疖的方剂可采用本剂型,如三黄软膏、穿心莲软膏、生肌玉红膏等。
(2)硬膏剂:
又称膏药。
常温下呈固体状态。
36℃~37℃时则溶化,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同时亦起机械性保护作用。
用法简单,携带、贮藏方便。
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及外科疮疡的方剂可采用本剂型,如狗皮膏、追风膏、万应膏等。
此外,又有以橡胶为主要基质,与树脂、脂肪或类脂性物质(辅料)和药物混匀后,摊涂于布或其他裱褙材料上而制成橡皮膏(又称橡皮硬膏)外用的,如伤湿止痛膏等。
5.酒剂
又称药酒。
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
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于祛风通络和补益方剂中使用,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五加皮酒等。
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6.丹剂
丹剂并非一种固定的剂型,内服丹剂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
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
常研粉涂撒疮面,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主要用于外科的疮疡、痈疽、瘿瘤等病。
7.栓剂(坐药、塞药)
系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的专供纳入肛门、阴道等腔道的一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执业 医师资格 考试 辅导 方剂学 知识点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