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7讲 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学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095909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871.18KB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7讲 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学案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7讲 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7讲 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学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难点
注意汲取和发扬家国热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
在漫长的岁月里,它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难,却总是能够转危为安,焕发生机,表现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从何而来?
它源自一份深广磅礴的家国情怀。
历代中华儿女无不对家国怀有拳拳之心,他们以国为家,舍家为国,展现了深厚的爱国精神、博大的民族心胸和热切绵长的乡土情怀。
这样的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部分,是一种使国家民族纵然处于苦难境况而终能屹立不败的不朽凝聚力。
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汲取和发扬这样的精神传统,为我们的人生之梦和民族的复兴之梦注入精神动力吧!
1.经典导读
“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
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本课的经典原文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
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经典原文: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文化雅苑
辛弃疾勇闯敌营除叛徒
辛弃疾不只是一个优秀的词人,还是一个有着优秀的军事才能的帅才。
辛弃疾早年的时候生于金国的殖民地之中,但是从小就立志恢复中华,还我华夏大好河山。
在金国大举南侵的时候,辛弃疾带着2000多人起兵反金,后来辛弃疾和南宋接触,受到南宋的礼遇,也就留在的南方。
但是那儿是主降派的地盘,辛弃疾毕竟是一个渴望杀敌报国的人,和那群整天想着求和的人并不相投,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
虽然如此,但是辛弃疾还是致力于抗争到底,向皇帝上奏了著名的《美芹十论》和《九议》,其中客观的分析了当时双方的战力差距,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增强大宋实力,力图恢复中原的好举措,但是他的上疏并没有得到上层的重视。
辛弃疾一生报国无路,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财产,可以说是有得有失。
辛弃疾的诗词内容丰富,有的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揭露黑暗残酷的现实、有的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这些作品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拯救大宋,驱逐鞑虏。
辛弃疾一生有着不少的奇闻轶事流传下来,其中最令人感到震撼的就是他带着50人强闯5万人的敌军大营,强行带走叛徒并且劝降了数万的敌军的威武事迹,这样的战绩现在想来也是不可思议的。
故事是这样的,当时辛弃疾是耿京手下的大将,而耿京使当时最大的反抗金国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当时辛弃疾受命联系南宋一起对抗金国,谁知道带着好消息回去的路上,就得知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的消息,起义军也因此分崩离析,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辛弃疾知道后悲痛不已,就告诉手下的人“我们要去抓住张安国这个畜生,为耿京报仇”,此时的张安国躲在金国的大营之中,有着5万的金兵驻守,怎么想也是不现实的,但是辛弃疾去意已决,于是带着50个勇士一起快马加鞭,等到金兵大营附近的时候已经是黑夜了,一行人趁着天黑偷偷的潜入,当时张安国正在饮酒作乐,辛弃疾等人很快就找到了他,不给张安国反应的机会,辛弃疾迅速的把他捆绑了起来,当时那座大营中有着不少的驻守士兵都是起义军被招降的,辛弃疾见状就大喊着劝降了他们。
在那些真正的金兵反应过来之前就带着叛徒走了。
辛弃疾一行人将张安国带到南宋的地界斩首示众,因为这件事,年纪轻轻的辛弃疾名声大噪。
中国古代有着杰出成就的诗人很多都是仕途不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的才华真正的展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而不是绽放在一朝一代。
辛弃疾也是如此,一生立志报国的他没能得到重用,满怀着悲愤的心情,辛弃疾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词。
辛弃疾为人正气凛然,慷慨激昂,他率领50人强闯5万敌军带走叛徒的故事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考点2报国之志
人生就像一艘航船,理想和志向就是风帆,没有高扬的风帆,人生的航船就无法驶向远方。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有人立志做探究宇宙奥秘的科学家,有人希望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有人向往做一个环游世界的旅行者,有人只是想背着吉他浪迹天涯……这些理想就像太阳,照耀着他们的人生,鼓舞他们不断前行。
理想志向有不同的层次,有些人的理想不仅可以照亮自己的人生,还能为他人带来温暖,甚至为国家和民族带来希望。
这样的理想志向,是气势恢弘的凌云壮志,是民族和国家的脊梁。
古往今来,这样的凌云壮志并不少见。
孟子的志向是“达则兼善天下”,曹植的志向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的志向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的志向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这些仁人志士的远大志向,造就了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也推动了民族和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树立报效国家的凌云之志。
本课的经典原文选自刘向《古列女传·
母仪·
邹孟轲母》与辛弃疾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孟母断机告诉我们要有决断性,一旦认为是错的就当机立断改正错误,同时只有好好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才。
辛弃疾的词作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一】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
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
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
“学何所至矣?
”对曰:
“自若也。
”母愤因以刀断机,曰:
“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二】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范仲淹先忧后乐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曾官至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
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其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二岁时死了父亲,母亲贫穷无依无靠,又嫁给常山姓朱的人。
范仲淹也被改名为朱说。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痛哭流泪,离开母亲去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里睡觉几乎都没有解开过衣服,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
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义,情绪愤慨激昂的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终于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参军之职,将母亲接回奉养,自己也改回了本名。
后来相继担任过县令、通判、知州等职。
康定元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了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出任参知政事,进行改革。
两年后改革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
皇祐四年,范仲淹在赴任颍州知州的路上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考点3兴亡荣辱
当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也许还不能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对于我们的意义。
但是,当我们打开视野,了解到世界各国民众的生活,了解到历史上政权更迭之际百姓的颠沛流离,我们们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兴亡对于每一个国民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国家兴亡与个人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心生自豪;
国家衰亡,人民颠沛流离,满怀耻辱。
这样的兴亡荣辱之感,在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那些文臣武将,骚人墨客,无不发出深深的感慨。
杜甫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他前半生经历了“开元盛世”,目睹了唐王朝的发展巅峰,所以发出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豪迈感慨;
后半生深受“安史之乱”的荼毒,看到到国家衰落、百姓流离,所以发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凉之叹。
可见,国家兴亡深深地影响着个人的人生际遇和思想情感。
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都会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推动国家的兴盛和富强,也让自己的人生拥有莫大的光荣。
本节的经典原文选取了宋代的两首著名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和《好事近》,它们都表现了词人在国家衰落之时个人命运的沉浮,也是词人对兴亡荣辱的感叹。
【一】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好事近
平旦出秦关,雪色驾车双鹿。
借问此行安往,赏清伊修竹。
汉家宫殿劫灰中,春草几回绿。
君看变迁如许,况纷纷荣辱。
黍离之悲
历史上的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公元前771年的时候,昏庸的周幽王被杀死于骊山之下,周平王即位之后为躲避犬戎人侵侵,就将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
据说,周朝东迁后,位大夫重游故都镐京。
他站在故都的土地上,举目目四望,只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早已倾颓倒塌,遍种黍稷。
暮色渐起,秋风萧瑟,这位大夫抚今追昔,不禁怆然泪下,于是吟诵道: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这里描写的是眼前旧都的情景,他一定怀想着以前京都的繁华,以及这个国家曾有的光荣,这样的今昔对比才让他如此忧伤痛苦。
这首诗被称为《黍离》,收入《诗经・王风》。
后来,人们们就常用“黍离之悲”表达深切的亡国之痛。
老舍的《四世同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
被日军占领的北平城是怎样的?
这里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就是描写沦陷后北平城普通人生活的小说。
它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以小羊圈胡同里的住户命运来折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离别。
它记述了北平城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平民百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和惶恐及悲惨遭遇,也反映出百姓面对强敌时奋起反抗的无畏精神。
主权丧失,将带给每个人以强烈的耻辱感,老舍先生曾深切地刻画了祁家长孙祁瑞宣走在日军占领后的北平大街上的内心感受。
大街上并没有变样子。
他很希望街上有了惊心的改变,好使他咬一咬牙,管什么父母子女,且去身赴国难。
可是,街上还是那个老样儿,只是行人车马很少,教他感到寂寞,空虚,与不安。
正如他父亲所说的,铺户已差不多都开了门,可是都没有什么生意。
那些老实的,规矩的店伙,都静静的坐在柜台内,有的打着盹儿,有的向门外呆视。
胡同ロ上已有了洋车,车夫们都不像平日那么嬉皮笑脸的开玩笑,有的靠着墙根静立,有的在车簸箕上坐着。
耻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7讲 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学案 部编版 秋季 课程 初二 语文 17 传统文化 国情 怀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