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完整版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湾华控制中心施工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079658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1.41MB
精品完整版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湾华控制中心施工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完整版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湾华控制中心施工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完整版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湾华控制中心施工监测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施工条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必须在基坑开挖和支护期间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方案编写的目的就是保证施工监测顺利高效的实施,对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进行指导,也是施工过程中监测点位调整的原则性文件,同时也能保证在监测人员变更之后监测工作的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工作交接不到位导致监测工作中断或出现重大监测事故等。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的适用范围为湾华站控制中心基坑开挖的整个动态过程。
1.4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总承包单位:
中交佛山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EPC项目总经理部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监测单位: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湾华控制中心位于佛山市禅城区魁奇二路与西街村湾华大道交叉口的西北侧,东邻西街村湾华大道,北侧毗邻旧魁奇路(魁奇二路辅路),隔路为澜石大涌及魁奇二路主道,西侧为工业区水泥道路。
湾华控制中心由塔楼、裙楼(包括调度大厅和地铁公安办公楼)及档案中心组成,带三层地下室,总用地面积约11000m2,其中:
塔楼地上22层,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99.9m,拟采用筏板基础;
裙楼调度大厅地上4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3.9m;
公安办公楼地上5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9.3m;
档案中心地上13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59.7m;
地下室共三层,地下一层层高5.4m,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层高3.9米。
湾华控制中心基坑深约15.35~15.85m,基坑宽71.5,长112.9m。
西北侧为客家庄帝景湾酒楼,距离基坑最近距离约为27.7m;
西侧动力华新分条平板厂厂房,距离基坑最近距离约为17.6m;
东南侧为密集住宅楼房,距离基坑最近距离约为35.2m。
湾华控制中心范围内主要管线为DN300、DN500、DN800雨水管,施工期间将其迁出围护结构外。
2.2基坑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法
围护桩采用φ1000mm旋挖成孔灌注桩,桩间距1200mm。
围护桩外侧设置单排φ600@400mm密排水泥搅拌桩止水。
本基坑竖向设置二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砼支撑,设置于墙顶冠梁处,斜撑、对撑支撑截面均为800×
1000m;
第二道支撑采用钢筋砼支撑,设置于混凝土腰梁上,斜支撑截面为1000×
1000m,对撑截面尺寸为1200×
1000m。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3.1工程地质条件
场址区处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地势较低,场地标高一般在2.50~3.50m,场区周边地表河、涌较为发育,呈纵横交错。
地处佛山禅城较为中心区,因此建(构)筑物及人口相对密集,厂房或商铺林立。
2.3.2土质情况
根据钻探揭露、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场地地层自地表向下依次为:
第四系人工堆积成因(Q4ml)的素填土;
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淤泥质土;
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冲-洪积层(Q3+4al+pl)粉质黏土;
第四系残积成因(Qel)粉质黏土;
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㘵心组(E1-2b)泥质砂岩、砂岩。
现将各岩土层有关特征、性质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
<
1-1>
素填土(Q4ml):
灰褐色、杂色,松散~稍压实,稍湿,主要由砂、黏性土组成,均匀性差。
钻孔顶部为10~20cm的混凝土路面。
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浅表部,层厚1.80~4.00m,平均层厚2.89m,层底标高-1.04~1.09m。
属Ⅰ级松土。
2)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
2-1B>
淤泥质土(Q4mc):
黑灰色、灰褐色,流塑状,含较多有机质及腐殖质,土质较为均匀,黏塑性较好,具腐臭味,干强度低。
局部夹1~3mm韵律状薄层状粉砂。
该层呈薄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地层浅部,埋深浅、厚度小,层厚0.60~2.20m,平均层厚1.21m,层顶标高-1.04~1.09m。
属Ⅱ级普通土。
实测标贯试验击数2~3击,平均2击。
3)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冲积-洪积黏性土层(Q3+4al+pl,Q3+4al)
4-2B>
淤泥质土(Q3+4al):
主要为河湖相沉积淤泥质粉质黏土、黏土,灰黑色、深灰色,流塑状,主要由粉、黏粒组成,含较多有机质及腐殖质,具臭味,土质较均匀,黏塑性好,手感较为细腻。
该层呈层状分布于场区,层厚1.90~9.20m,平均层厚4.10m,层顶标高-10.86~-2.92m。
4N-1>
粉质黏土(Q3+4al+pl):
黄褐色、灰褐色,软塑状。
主要由粉、黏粒组成,土质均匀,黏塑性较好。
局部含少量粉、细砂。
该层呈薄层状分布于场区浅部,层厚1.00~6.30m,平均层厚1.84m,层顶标高-5.96~0.36m。
实测标贯击数6~8击,平均6.75击。
4N-2>
黄褐色、灰褐色,可塑状。
呈层状分布于场址区,层厚0.60~8.50m,平均层厚3.59m,层顶标高-13.23~0.04m。
实测标贯试验击数7~16击,平均10.40击。
4N-3>
灰白色、黄褐色、灰褐色,硬塑状。
主要由粉、黏粒组成,土质均匀性较差,局部含较多粉、细砂粒,手感较为粗糙,黏塑性较好。
该层透镜状零星分布于场区,层厚1.50~3.90m,平均层厚2.69m,层顶标高-13.16~-1.84m。
实测标贯试验击数16~29击,平均18.60击。
4)第四系残积层(Qel)
5N-1>
粉质黏土(Qel):
红褐色、灰褐色,可塑状。
由砂岩、泥质粉砂岩残积风化而成,土质风化均匀,黏塑性较好。
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址区较深部。
层厚2.30~2.50m,平均层厚2.40m,层顶标高-5.66~-5.46m。
实测标贯试验1次,击数15击。
5N-2>
红褐色、灰褐色,硬塑状。
由砂岩、泥质粉砂岩残积风化而成,土质风化均匀性较差,局部夹全风化岩,黏塑性较好。
呈层状分布于场址区较深部,层厚0.90~7.50m,平均层厚3.48m,层顶标高-19.33~-8.22m。
实测标贯试验击数15~32击,平均22.59击。
5)下第三系㘵心组泥质砂岩、砂岩(E1-2b)
按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及中风化岩,描述如下:
6-2-1>
全风化泥质砂岩(E1-2b):
红褐色、灰褐色,原岩结构可辨,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岩质极软,手捏即碎。
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址区深部,厚度1.20~13.30m,平均厚度6.30m,层顶标高-28.07~-5.74m。
属极软岩,Ⅲ级硬土。
实测标贯试验击数29~45击,平均33.28击。
6-2-2>
全风化砂岩(E1-2b):
黄褐色、灰褐色,原岩结构可辨,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砂土状,遇水易软化分解,岩质极软,手捏即碎。
该层呈透镜状零星于场区,厚度1.00~7.00m,平均厚度3.03m,层顶标高-24.03~-16.04m。
实测标贯试验击数31~47击,平均39.40击。
7-2-1>
强风化泥质砂岩(E1-2b):
红褐色、灰褐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质软弱,手掰易断,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
该层分布于场址区深部,厚度0.70~11.20m,平均厚度3.77m,层顶标高-46.02~-15.74m。
属软岩、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岩土施工工程等级为Ⅳ级。
7-2-2>
强风化砂岩(E1-2b):
灰白色、黄褐色,具明显细粒砂质结构,部分矿物发生蚀变,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岩质软弱,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或半岩半土状。
该层呈薄层状夹层或互层于场址区深部泥质砂岩地层中,厚度0.70~9.30m,平均厚度3.63m,层顶标高-44.13~-17.54m。
该层取岩石试样1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0.32~0.99MPa。
8-2-1>
中风化泥质砂岩(E1-2b):
红褐色、灰褐色,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质软,敲击易碎。
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
埋藏于场址区深部,但埋深变化大,已揭厚度0.70~25.50m,平均厚度5.39m,层顶标高-44.03~-14.52m。
该层取岩石试样41组,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4.73~16.06MPa,平均值8.92MPa;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4.27~12.30MPa,平均值6.39MPa。
属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岩土施工工程等级为Ⅳ级。
8-2-2>
中风化砂岩(E1-2b):
黄褐色、灰白色,细粒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质软,敲击易碎。
分布于场址区深部,已揭厚度2.60~4.40m,平均厚度3.40m,层顶标高-43.66~-25.54m,埋藏深度变化较大。
该层取岩石试样4组,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20.61~23.30MPa,平均值21.96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17~20.97MPa,平均值13.57MPa。
2.3.3水文地质条件
2.3.3.1地表水、地下水类型及赋存
场址区周边地表水体较为发育,主要为北江支流的澜石大涌及窦涌分别紧邻场地北、东两侧,澜石大涌宽约12m,深度约4~5m,岸坡以混凝土挡墙护坡,坡岸较稳定,水流较为平稳,受潮汐影响,潮差在1.5m左右;
窦涌河面宽约6m,深约3m,岸坡以混凝土挡墙护坡,坡岸稳定,水流较为平稳,同样受潮汐影响,潮差也在1.5m左右。
澜石大涌与窦涌在距场址区东北角约40m处交汇。
地表水体对拟建场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场地地势低洼,存在水头差,易诱发河水倒灌,引起基坑的涌水,威胁基坑施工安全。
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的类型结合含水层的性质,场地地下水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第四系松散地层孔隙水;
第二类是基岩风化裂隙水。
1)第四系松散地层孔隙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是埋藏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地下水。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主要分布有:
人工填土、软土、冲洪积成因的粉质黏土。
人工填土成分较为混杂且均匀性差,孔隙比大,属中等~强透水地层;
软土含水率较高,但渗透性差,属微透水性地层;
黏性土则属弱~微透水层。
场区内钻探并未揭露到连续分布的砂土地层,仅局部零星分布有粉土<
4F-1>
层,其黏粒含量相对较高,透水性亦相对较差,因此总体上讲,第四系孔隙水水量并不大,但场区毗邻河涌,尤其河涌水在丰水汛期、涨潮期或遇天文大潮期可通松散的第四系土层侧向向低洼地势排泄,因此基坑施工期间应做好相应的防渗措施。
2)基岩风化裂隙水
基岩风化裂隙水广泛分布于场区深部基岩节理、裂隙中,其赋水程度主要受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完整版 佛山市 城市轨道 交通 二号 一期 工程 控制中心 施工 监测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