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悲剧人物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078555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63.88KB
《史记》中的悲剧人物Word文档格式.docx
《《史记》中的悲剧人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中的悲剧人物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
”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
文侯问李克说:
“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
”李克回答说:
“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
有人说:
“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
”那位母亲回答说:
“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
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
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
“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
”吴起回答说:
“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
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
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
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
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
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
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
”武侯回答说:
“讲的好。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
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
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
“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
”田文说:
“可以。
”吴起说:
“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
“不如您。
”吴起说:
“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
”田文说:
“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
“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
“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
”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
“应该托付给您啊。
“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
”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
公叔的仆人说:
“吴起是不难赶走的。
”公叔问:
“怎么办?
”那个仆人说:
“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
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
‘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
’武侯就会说:
‘那可怎么办呢?
’您就趁机对武侯说:
‘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
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
’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
”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
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
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
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
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说之客。
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
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
向西又讨伐了秦国。
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
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
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
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
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太史公说:
社会上称道军旅战法的人,无不称道《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书,社会上流传很广,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
俗话说:
“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
”孙膑算计庞涓的军事行动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却不能预先避免刖足的酷刑。
吴起向魏武侯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可叹啊!
李陵之祸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
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
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
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
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
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
他对汉武帝说:
"
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
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
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
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
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
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
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
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
这是我的罪吗?
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
"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
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
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
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
腐刑"。
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
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
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
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
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
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
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
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
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史记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首创纪传体——纪传体,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这在史书体例上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创举。
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按照秉笔直书的观点,《史记》并没有回避人道与天道的共存,而“究天人之际”则是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故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时,指出这是因为“天所助”;
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
《史记》严谨的神学哲学思想,就是为探索“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反映出的深邃智慧思想。
作者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
《汉书o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
《隋书o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
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
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
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
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
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生平年表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10岁,在夏阳耕读。
《太史公自序》:
“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1岁。
窦太后死,汉武帝罢黜黄老之言,发动尊儒。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12岁。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元朔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中的 悲剧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