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077843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39KB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教案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教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愤然写下了这首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并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
3.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
4.指名朗读诗歌。
5.学生齐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
1.诗人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得以抒发与升华,你能找出这些意象吗?
点拨:
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即成为意象。
明确并板书:
鸟:
诗人自己
土地:
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
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
象征光明与希望。
歌唱“土地”,表赤子忠心
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是一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4.“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
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5.“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如果用“嘹亮”好吗?
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
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四.拓展延伸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五.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推荐阅读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北方》。
七.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嘶哑的喉咙歌唱:
土地
河流
风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黎明
我常含泪水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
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
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
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雄鹰,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
这让春雨所滋润着的土地,这永远奏响着世界的和谐的乐章,这无止境的上天入海的豪情壮志,和那静谧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然后我一飞冲天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含微笑,因为我对这片土地无比眷恋……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土地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意象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光明与希望
13.我爱这土地
授课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体味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深沉的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艾à
i青;
嘶sī哑yǎ:
声音沙哑。
汹涌:
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滚。
激怒:
jīnù
发怒,受刺激而发怒。
温柔:
wēnró
u温和柔顺。
腐烂:
fǔlà
n指物质由于长期经受风雨或细菌的侵害而败坏。
姹紫嫣红:
chà
zǐyānhó
ng姹:
美丽;
嫣:
美好,鲜艳。
形容各种花卉娇艳、美丽。
(附文)
一泻千里:
(yí
xiè
qiānlǐ)泻:
水往下直流。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同“一泻万里”。
(附文)
三、课文朗读:
我爱这土地(深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痛苦)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悲愤)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柔和)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低缓、沉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沉)
四、课文导语: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
“读诗使人聪慧。
”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经历一次神奇而激动人心的诗歌之旅。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艾青的一首诗《我爱这土地》先来感受一下现代诗歌的魅力。
五、常识(分发)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
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
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
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
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
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
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艾青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坚定地汇入人民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一名时代的鼓手、吹号者。
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他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六、课内问题--串讲:
(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
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第一节诗歌当中,鸟儿除了歌唱土地,还歌唱了哪些事物?
还歌唱了“河流”“风”“黎明”。
3、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
(课文练习一)我们已经知道,诗中的“土地”象征祖国,那这里的“河流”“风”“黎明”又分别象征了什么呢?
请简述理由。
鸟——自己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
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也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行。
4、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
前面的内容是讲生前,此处是讲死后。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5.诗歌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或: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
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
诗意层层递进。
6、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文中两个省略号和破折号所起的作用。
回答: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情深绵绵。
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7.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由“爱”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
8、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诗歌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9.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怆而深沉的。
10、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全诗共六节。
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两首 新人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土地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