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二上学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069701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87.61KB
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二上学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二上学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二上学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分)韩非子把历史分为上古之世。
中古之世。
近古之世三个时期。
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的,不会倒退,复古是不可能的。
据此可知。
韩非子( )
A.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B.强调治国应根据现实变化调整策略
C.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讲述治国的道理
5.(2分)相传,东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
躬执勤苦,事父尽孝。
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
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
太守刘护表而异之,并署“门下孝子”。
这反映出( )
A.孝道开始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B.当政者注重维护社会人伦秩序
C.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代表
D.儒家伦理思想对于人性的压抑
6.(2分)南北朝时期梁朝梁武帝,在建康设立主要招收寒门子弟的五经馆,免除他们的生活费,考试合格就赐予官职。
因此,每馆很快招收到几百名学生,梁武帝安排五经学者分别教授学生儒家经典。
梁武帝实施这些举措的背景是( )
A.国家分裂局面开始出现
B.社会动荡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C.佛教动摇了儒家的地位
D.梁武帝全面改革了科举制度
7.(2分)东晋时期,楷、行、草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出现。
王羲之的主要贡献一是开辟了草、楷相结合的书法发展形式;
二是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唐朝对他的书法推崇备至。
据此可知,王羲之( )
A.是古代从事书法创作的第一人
B.使书法成为了一门艺术
C.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
D.引领了唐朝书法的发展
8.(2分)据学者估计,宋代刻木当有数万部,所刻书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道、天算、医药类丛书等。
丰富多采、品类齐全。
清代以来藏书目录中著录了七八种宋活字本书籍。
这表明,在宋代( )
A.活字印刷术得到全面普及
B.对书籍印刷与销售管理严格
C.雕版印刷书籍占主导地位
D.科学技术处于高度发达时期
9.(2分)潘耒在《日知录》序言中写道:
“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贵者。
读是书而憬然觉悟。
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
如第以考据之精详。
文辞之博辨。
叹服而称述焉。
则非先生所以薯此书之意也。
”潘耒的序言意在说明,《日知录》( )
A.是清朝考据学兴盛的主要原因
B.强调学问应联系“当世之务”
C.主张推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促进了经世致用局面的形成
10.(2分)“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数焉”。
这说明古代数学( )
A.被其他科学借鉴B.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C.一直领先于世界D.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11.(2分)1605年利玛窦辑著《乾坤体义》,被《四库全书》编者称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
当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主要在少数士大夫阶层流传。
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是( )
A.天朝上国观念的盛行
B.当时中国居世界领先地位
C.有选择学习西方科技
D.闭关锁国基本国策的影响
12.(2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张之洞的“西学为用“,胡适的“全盘西化“,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孙中山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些时代鲜明的旗帜( )
A.体现了近代中国全面近代化
B.说明了近代中国抛弃了传统文化
C.说明了工业文明获得了完胜
D.反映了国力衰弱导致文化力衰减
13.(2分)郭嵩焘认为,中国贫弱的真正原因是“纪纲废驰”。
“吏治不修”。
“故夫政教之及人本也。
防务末也。
而边防一事,又有其本末存焉……如练兵、制器造船,理财,数者皆末也;
至言其本,则用人而已矣。
”据此可知郭嵩焘的主张是( )
A.“重农抑商“的农本观B.“本末并举”的富强观
C.“中体西用“的洋务观D.“天朝上国”的中心观
14.(2分)如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体意识的观点。
据此可知( )
表人物
主张
洪仁玕
与番人并雄
梁启超
自强保种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B.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C.民族革命成为首要革命任务
D.革命派与顽周派斗争激烈
15.(2分)孙中山在论及民生主义时说:
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
人民的贫困甚于的代也不止数千倍。
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米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利弊。
据此可知,孙中山( )
A.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B.实现了一生当中最伟大的转变
C.关注民生应防止西方社会弊端
D.放弃了走英美式革命道路主张
16.(2分)五四以后,在中国出现的种种主义和主张,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社会政治思湖的输入使中国的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思潮争奇斗艳。
各种政治方案都呈现在中国人的面前,任由国人比较取舍。
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十月革命产生的国际影响
C.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D.“问题与主义“论争的推动
17.(2分)如图所示的毛泽东文章,其提写的背景是当时中国( )
A.以俄为师成为全社会共识
B.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到武汉
D.大革命失败后要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18.(2分)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恩主义。
这个理论指的是( )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9.(2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调了正义的工具性。
说明正义需要树立理性的权威,不能把人仅仅视为有欲望的动物。
柏拉图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 )
A.突出人和人性B.加强奴隶主统治
C.发展商品经济D.维护城邦的利益
20.(2分)亨利八世(1491﹣1547)因与王后凯瑟琳离婚遭到罗马教皇拒绝。
与罗马教廷决裂,随后进行宗教改革,确认离婚合法。
这表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
A.是对马丁。
路德改革的继承与发展
B.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的婚烟问题
C.导致罗马教权影响在英国完全消失
D.有利于英国成为完全的民族国家
21.(2分)意大利画家委罗内塞于16世纪70年代创作的《利未家的宴会》中,基督与一群欢闹的人一起用餐,其中包括几个酒鬼,还有侏儒小丑、犬、猴等被宗教法庭认为是不能出现在神圣场景中的角色。
委罗内塞的画作( )
A.否定了宗教的作用B.蕴含理性主义色彩
C.具有浪漫主义画风D.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2.(2分)有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运动时说:
希腊学术复兴的主要收获是。
思维方法从迷信教条变为按照逻辑进行独:
立思考;
民族文字诞生的主要收获是以活的白话文代替死的拉丁文;
民族文学勃兴的主要收获是文学摆脱教会和教条的束缚。
这位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是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
B.天主教的影响力逐步消失
C.主要影响的群体是知识分子
D.影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23.(2分)在世界近代史上,科学界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诸如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
这三位科学家的贡献,所彰显的共同作用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24.(2分)达尔文指出:
“自然选择的作用,必然在于选取在生存斗争中比其他类型更为有利的那些类型,因此,任何一个物种的改进了的后代,在每一个系统阶段内,总有排挤及消灭它们的前驱者和原先机型的趋向。
”材料意在说明( )
A.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巨大
B.人类是动物进化的必然结果
C.自然进化规则是“用进废退“
D.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
25.(2分)某派画家主张美术创作由室内走向户外,去捕捉瞬息多变的自然光,画面不刻意强调形体轮廓甚至模糊物体的结构、表达更为主观和感性一些。
下列美术作品属于该派画风的是( )
A.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1830年)
B.
库尔贝的《石工》(1849年)
C.
米勒的《拾穗者》(2857年)
D.
莫奈的《日出印象》(1872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满分50分..
26.(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迁抨击“天道”及正统的道德规范“仁义”,肯定“利”“欲“,对人们所不齿的游侠敢于肯定,为他们作传,“较人于厄,振人不瞻,仁者有乎;
不既信,不信言,又者有取焉。
”司马光谴责游快“北公死党”、废“守职奉上之义“,是“德之贼“乱之所生也。
”对于燕丹使荆轲刺泰王一事,认为:
“此其又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安也哉!
“司马光却以为:
“燕丹不胜一朝之忍以虎狼之泰,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之不祀忽诸,罪孰大焉!
“
﹣﹣摘编自武少民《司马迁与司马光史学思想之异同》
材料二:
《易经)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说法。
“变通久”的思想代代相传,每当社会环境激变之时,它便结合时代的需要突显出来。
近代较早提出“变局”思想的是黄遵宪、丁日昌、郭嵩焘、李鸿章等人,有学者统计,1861﹣﹣1900年间,意识到并深深优虑于“变局”的人不少于37位,虽则37人成不了思想主流,但这毕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思想启蒙力量。
主张变局论的士大夫纷纷认识到中国正处于深刻的内外危机和前所未有的时局变化之中,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倡导在改革中寻求出路。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与司马迁游侠评价的不同点。
开简要说明产生这神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思想界产生变化的社会条件与主要影响。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0年以后,在中国,形成了一个“主义时代”,“希望以某种主义去指导、规范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活动”。
在“思想纷争”思维背后,往往都牵涉到对“主义”的不同选择,思想与政治更紧密结合在一起。
李大钊指出:
“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同的理想、主义,作他们实验自己生活上满意不满意的尺度。
”
﹣﹣摘编自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等
围绕材料,结合近现代中国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28.(15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华创办教会学校,逐步彤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二上学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 学年 安徽省 池州市 上学 期末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