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防护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067072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72KB
职业卫生与防护文档格式.docx
《职业卫生与防护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与防护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病疾患
(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
伤残与死亡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职业性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作用条件和接触者个体特诊三个因素联系在一起,才能对人体发生职业性损害。
6.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
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必须有效“治疗”有害的工作环境。
7.职业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原则: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针对职业人群而言,一级预防就是让从业人员根本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即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2).二级预防为早发现病损,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时,尽量作到三早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或工伤的患者作出正确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防止伤残,促进健康。
同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一定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8.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具体内容:
(1)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2)职业卫生服务(3)职业流行病学调查(4)为职业卫生立法提供依据(5)人员培训和健康促进教育
第二章
1.疲劳的定义:
在劳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器官或全身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的状态。
2.疲劳的预防:
(1)改革生产技术和设备
(2).合理运用体位(3)锻炼与练习
(4)改善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5)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卫生保健
3.疲劳的消除:
1.工间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可以有效地减轻疲劳程度。
2.轮班工作制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外界环境的时间变化一致时,人体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3.劳动以外的休息工作后或节假日要合理安排,才能消除疲劳,补偿工作和家务劳动中多余的能量消耗,达到恢复体力和作业能力的目的。
(一)流行病学及工效学调查分析
(二)采取正确的劳动过程中引发疾患的预防:
4.
作业姿势(三)改善人机界面(四)避免和减少负重作业(五)减少压迫和摩擦(六)作业人员的选择和培训(七)合理进行工间休息(八)优化劳动组织(九)改善作业环境(十)健康促进
第三章
1.绝对致死量(LD):
指能造成一群(个数在10个以上)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100剂量(或浓度)。
2.半数致死量(LD):
指能引起一群(个数在10个以上)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50剂量。
3.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
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最灵敏的检测方法和观测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4.中毒阈剂量(toxicthresholdlevel):
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某种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出现异常变化或是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浓度),也称为最小作用剂量。
5.中毒:
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
6.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生产环境中,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毒物进入途径,其次是皮肤,也可由消化道进入。
7.铅中毒预防原则:
(1)降低铅浓度
(2)加强个人防护和卫生操作制度(3)职业禁忌症
8.铅中毒处治原则:
(1)铅吸收,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
(2)轻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可恢复工作,一般不必调离原工作;
(3)中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原则上调离铅作业;
(4)重度中毒,必须调离铅作业,并给予治疗和休息。
9.氯气中毒预防原则:
从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入手,定期检查设备,防止跑、冒、滴、漏。
设备、管道保持负压,加强通风,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10.氯气中毒处治原则:
(1)立即脱离现场,保持安静和保暖。
(2合理氧疗(3)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4)维持呼吸道通畅(5)对症支持治疗(6)皮肤和眼灼伤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清水冲20——30分钟。
11.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原则:
设立一氧化碳警报器;
防止管道漏气;
生产场所加强通风;
加强个体防护,普及自救互救知识;
进入危险区戴防毒面具。
12.一氧化碳中毒处治原则:
1)纠正缺氧2)防止脑水肿3)改善脑组织代谢4)对症支持治疗5)迟发脑病的治疗
13.甲醛中毒预防原则:
生产场所加强通风和局部换气,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设备密闭化: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甲醛溶液;
加强作业环境监测,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
有呼吸系统疾病、眼病患者及对甲醛过敏者,不得从事接触甲醛的职业。
14.甲醛中毒处治原则:
1)立即脱离现场,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再用肥皂水清洗。
2)对接触高浓度的甲醛者可给予0.1%淡氨水吸入;
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3)保持呼吸道通畅4)合理氧疗,对症处理,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5)轻度中毒中毒者经过短暂休息,一般可从事原作业;
对甲醛过敏者调离原作业;
重度中毒看恢复情况,酌情安排不从事接触毒物工作
第四章
1.生产性粉尘:
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其粒径多在0.1—10μm。
2.粉尘的分类:
1).无机粉尘a金属矿物粉尘:
铅、锌、铝、铁、锡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等b非金属矿物粉尘:
石英、石棉、滑石、煤等c人工合成无机粉尘:
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2.)有机粉尘a植物性粉尘:
木尘、烟草、棉、麻、甘蔗、茶等粉尘等b动物性粉尘:
畜毛、羽毛、角粉、角质、骨、丝等c人工有机粉尘:
树脂、有机染料、合成橡胶等粉尘
3).混合性粉尘:
指上述各类粉尘的两种或多种混合存在。
3,含1010mg/m%以上游离二氧3.我国规定车间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
化硅的粉尘则为2mg/m4.生产性粉尘对的人体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尘肺、粉尘沉着症、上呼吸道炎症、游离二氧化硅肺炎、肺肉芽肿和肺癌等肺部疾病。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2)局部作用:
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腺分泌增加,以阻留更多的粉尘,长期则形成粘膜肥大性病变,然后由于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造成萎缩性病变,呼吸道抵御功能下降。
粉尘产生的刺激作用,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皮肤长期接触粉尘可导致阻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
金属粉尘还可引起角膜损伤、浑浊。
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3)全身中毒作用:
含有可溶性有毒物质的粉尘如含铅、砷等,可在呼吸道粘膜很快溶解吸收,导致全身中毒,呈现出相应毒物的急性中毒症状。
5.生产性粉尘的控制与防护:
1)法律措施是保障:
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充分体现了对职业病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控制粉尘危害和防治尘肺病的发生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粉尘:
a.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b.湿式作业,通风除尘c.抽风除尘d.化学抑尘3)卫生保健措施,开展健康监护。
根据《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的规定:
a.就业前体检b.定期体检c.脱尘作业检查
案例一、某燃气发电厂化水系统包括:
(1)化学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为全自动化控制,地表水经絮凝、过滤、超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及EDI处理后送至主厂房用水点。
(2)化学加药处理。
为防止热力设备及管道的腐蚀,向凝结水、给水中加入氨和联氨。
(3)水汽取样。
为及时、准确地监督机炉运行中水、汽品质变化情况,诊断系统中的设备故障,以保证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设置完整的水汽取样分析装置,设置必要的取样点、在线分析仪表。
(4)循环冷却水处理。
根据水量平衡和冷却水补充水水质,为防止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采用加水质稳定剂和加酸的联合处理方案。
(5)废水处理。
全厂废水集中到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
废水处理站主要利用酸、碱中和来进行废水处理。
单选:
1.化学加药处理间最主要的职业危害防护工程措施是(A)。
A.员工佩戴防毒口罩B.员工佩戴防护手套
C.员工佩戴防护眼镜D.通风排毒设施
2.在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方面,下面(C)做法不正确。
A.有良好的通风排毒设施
B.加药员工佩戴防毒口罩
C.接毒作业员工定期进行日常体检
D.车间内有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的警示标志
案例二、某汽车生产厂焊装车间主要承担白车身总成的焊装、铆接、铰接、螺柱焊接以及磨光检验等工作。
主要焊接总成有:
白车身总成、前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发动机框架总成、车身下体梁架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前车门、后门总成、尾门总
成及发动机盖分总成以及其他移动件分总成等。
焊装车间主要工艺流程为:
地板焊接—>
左右侧围焊接。
车身主焊接、调整、四门二盖焊接。
一、单项选择题
1.电焊烟尘可引起《职业病目录》中的(B)职业病。
A.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B.电焊工尘肺
C.职业性哮喘
D.黑变病
2.为了预防职业病,焊装车间最主要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是(A)。
A.通风设施B.降温设施
C.喷淋设施D.眼冲洗设施
二、多项选择题
3.该车间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ABC)。
A.电焊烟尘B.高温
C.电磁辐射D.苯
4.该车间应采取的主要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有(ABC)。
A.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如通风设施等
B.个体防护措施,如电焊面罩
C.职业健康监护措施,如职业健康体检等
D.定期旅游度假
第五章
1.减压病:
在高气压下工作一定时间后,转向正常压力时,因减压过塑、降压幅度过大所引起的一种职业性疾病,此时人体的组织和血管中产生气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合组织损伤。
2.电磁辐射的物性特征及分类:
根据电磁波能否引起生物组织发生电离作用而将其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包括由射线装置或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χ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以及中子,此外还有不常接触到的质子、裂变碎片和重核等。
—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等。
单选:
气象条件不良是作业场所存在的一类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
下
列职业病中,属于由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是(D)。
A.尘肺B.苯中毒C.噪声性耳聋D.高原病
多选:
1.纺织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有(ACDE)。
A.粉尘B.有毒气体
C.高温D.噪声E.振动
2.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包括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和生物性有害因素等,下列属于物理性有害因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卫生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