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诉》艺术分析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064914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8.14KB
琵琶曲《诉》艺术分析Word格式.docx
《琵琶曲《诉》艺术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曲《诉》艺术分析Word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诉;
艺术分析4404
Pipa&
quot;
tell&
artanalysis
Abstract:
&
Tell&
rdquo;
isafamouspieceofpipamusicwhichcombinestraditionalpipamusicandmodernrhyme.ThisarticlestartswithTell&
rsquo;
scharacteristicsandanalyzesit&
scharacteristicsthroughbackground,structure,tune,playingskillsandemotionhandlingbasedonrelevantliterature.TellisthesuccessfulmodelofthecollaborationofChineseclassicalmusicandmoderncomposing,andalsoaclassicalpieceamongmodernpipamusic.Thepaperishelpfulformusicloversandprovidesreference.
KeyWords:
pipa&
;
formanalysis;
artisticfeatures
摘要1
Abstract1
一、琵琶曲《诉》的曲式分析2
(一)创作背景2
(二)曲式结构3
二、琵琶曲《诉》的艺术特征5
(一)音乐个性鲜明5
(二)创作手法多样6
(三)演奏技法丰富7
琵琶曲《诉》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厚元先生,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为素材蓝本,创作于1983年的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
乐曲唐诗《琵琶行》中描述的是,琵琶女曾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后因年长色衰嫁与贾人妇的悲惨身世。
乐曲的副标题是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也就是作者在读了唐诗《琵琶行》之后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抚今忆昔作了丰富的遐想与发挥创作了此曲。
乐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新的音乐类型、观念、思想从国外传来,因为这些新的东西跟人们以往的思想观念有所冲击,致使人们感到迷茫,开始以更广的视角思考音乐创作中的问题。
为了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新的音乐审美观念,乐曲在题材、风格、演奏技巧、音乐语言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新颖的选题、清晰的乐思、节奏变化多样的节奏和隽永洒脱的旋律,成为了这个时期琵琶音乐中的代表性作品。
作者选用诉作为乐曲的曲名,充分体现了旧社会女性那种欲语还羞的心理状态,表现了琵琶女欲向世人倾诉心中的哀怨,而又羞于倾吐的复杂心里。
更能体现叙述者凄婉,悲切的情绪,从而与听众达到心灵上的共鸣,让听众不由自主的跟着音乐来听诉。
在乐曲中,乐段与乐段衔接的地方,作者运用一些打破常规的乐音,使乐曲的旋律更加多变,富有转折性,音乐情绪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二)曲式结构
乐曲由引子、慢板、快板、尾声四部分组成。
乐曲选择性的继承了中国传统曲艺的音乐板腔结构体式,并创造性的吸取了西方音乐中的奏鸣曲式结构。
(详见图1)
段落引子慢板快板尾声
起止小节1&
mdash;
1516&
124125&
233234&
257
乐曲从第125小节到233小节是乐曲的快板部分。
快板在快速急切,如暴风般的扫轮中迸发出来。
铿锵有力的扫轮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
ldquo;
催促&
下,表现出了宫廷中欢快的乐舞场面,令人应接不暇。
而后,频繁出现的递进和对比句,犹如奔涌的洪水汹涌而来,更加突出了乐曲快板洒脱、利落、层层递进的音乐特点。
这段乐曲的创作结合了京剧唱腔的音乐特点,丰富了乐曲的艺术表现力,使乐曲的旋律更有张力。
在整个快板的演奏中,扫弦应做到果断有力,快速弹跳应做到连贯清楚,推弦时应做到细腻快速,长轮应做到有力又不失美感。
演奏此段时音色应该做到清脆有力、颗粒性强、穿透力强、有足够的爆发力和张力。
此乐段中,运用了多个三连音给人以心灵上最强烈的撞击,将乐曲的音乐情绪推向最高峰。
快板部分虽然节奏明快,但这明快的节奏背后确是叙述者内心最悲切情感的爆发。
所以快板音色在处理时,音色的处理要明亮、清脆、具有穿透力。
快板演奏要做到快而不乱,快速而清晰。
慢板和快板链接的部分,演奏要流畅,情感处理要自然。
乐曲从第234到257小节是乐曲的尾声部分。
在狂风暴雨般的高潮旋律之后,乐曲进入了尾声。
这时乐曲的旋律突然慢了下来,叙述者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一段节奏自由的长轮三连音在音色低沉的四弦上演奏,把听着带回了低沉,幽暗的音乐气氛中。
引子部分的泛音与尾声中出现的泛音相呼应,有所不同的是尾声部分中,加入了空一弦的浅唱低吟,运用古琴的技法,在四弦上模仿古琴悠远,古朴又不失韵律的琴声。
乐曲结尾两个分开演奏的泛音,暗示着乐曲中描绘的繁华乐舞景象一去不复返了,把听者的思绪永远定格在对叙述者宿命的哀叹中。
二、琵琶曲《诉》的艺术特征
(二)创作手法多样
乐曲以变化多样的节奏、凄切哀婉的情感基调、优美质朴的旋律塑造了其多样的音乐创作手法。
乐曲中节奏变化多样,时快时慢、时紧时松、强弱交替、虚幻交替,节奏慢时如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看似波澜不禁,实则暗潮涌动。
节奏快时催促如雨下,情感瞬间喷涌而出、难以抑制。
乐曲的引子中音乐情绪低沉、哀怨,并且运用了半音的创作手法使旋律感层层递增,节奏变化多样,时紧时松,乐曲的第2到第7小节为抒情的慢中板,节奏自由,第14小节到15小节慢起渐快,渐强。
仿佛是琵琶女意欲诉说而又找不到听众的苦闷心情,现在心中积累已久的情感终于可以娓娓道来了。
乐曲的慢板部分中,节奏变化多样。
第16小节到37小节为抒情的慢中板,第38小节到48小节,慢起渐快在渐慢,第49小节到67小节,回归原速,音乐情绪较前面=高亢明亮,第68小节到83小节由快速到渐慢,在回归原速,情绪高昂。
乐段中用自由的吟诵式散板和一段华丽的富有舞蹈性的旋律来回忆宫中热闹的乐舞场面,然而在这华丽的景象背后却带有深深的伤感之情。
乐曲的快板部分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也是乐曲情感最强烈的部分,琵琶女在回忆了自己辉煌的往昔之后,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这巨大的落差使琵琶女内心积累已久的情感,再也难以抑制,瞬间如瀑布般全部倾泻出来,使听众深感叙述者内心的痛苦,不禁为琵琶女悲惨的命运感到忧心。
在强烈的情感爆发出来之后,叙述者的情绪慢慢的恢复了平静,音乐把听众又带回了引子幽暗,低沉的情绪中。
乐曲结尾的两个泛音,使听众的思绪停留在对琵琶女命运的惆怅中难以自拔。
乐曲中的旋律典雅、柔美、隽永、洒脱、超凡脱俗。
全曲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却丝毫没有矫柔造作、故弄玄虚、繁杂艰深之感,反而让人感到质朴无华、洒脱大方、恰到好处、回味无穷。
乐曲中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刻画音乐人物的内心世界,声情一体,情景交融。
乐曲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但又不拘泥于传统音乐作品中强调的和谐性创作原则,而是大胆的加入了一些变音,把中国古典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手法相结合,使乐曲别具一格、独具匠心,是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的成功典范。
乐曲运用丰富多样的演奏技法,淋漓尽致的诠释了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体现了琵琶这种民族乐器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新颖音乐形式的流行与传播,以及人们音乐审美观念的改变,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影响。
如何使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社会元素相融合,在创新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是值得音乐学习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以分析琵琶曲《诉》的艺术特征为研究点,探索该曲将传统音乐变现形式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的创作手法,试图总结出适合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与创新的模式,以期能更好的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琵琶曲《诉》艺术分析(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曲 艺术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