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喇叭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064406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7.47KB
小学二年级语文《喇叭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小学二年级语文《喇叭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喇叭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根据要求,划出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
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能按照要求摘抄词句。
3、感受喇叭花的美,体会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
2、找出文中描写喇叭花的句子,感受喇叭花的美丽,并尝试读好相关的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种植花草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
小朋友,一到春天,大地上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像小姑娘的脸蛋一样红的桃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的蝴蝶花好像在翩翩起舞!
瞧!
喇叭花也来凑热闹啦!
(出示喇叭花的图片及喇叭花三个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喇叭花是怎样的吗?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充满学习的欲望。
2、学生简单交流。
3、师:
喇叭花的样子我们大体上了解了,喇叭花三个字会写吗?
来,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遍。
(师板书课题43喇叭花)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书中是怎样描写喇叭花的呢?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再轻轻读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喇叭花的句子。
2、交流,出示三句话:
①听人介绍,喇叭花要到暑假才能开,花儿可漂亮呢,就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紫红的,有蓝的,有白的。
②一天早晨,我照例来到院子里,欣喜地发现在那缀满了花骨朵的绿叶中,开了一朵紫红色的喇叭花,又娇嫩,又鲜艳。
③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花布。
3、轻轻读读这三句话,想想三句话都是围绕着喇叭花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美颜色:
紫红、蓝、白、鲜艳、花布(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姹紫嫣红、万紫千红……)
形状:
喇叭(用“……就像……”来说一句话。
)
多缀满(学习“缀”,正音,查字典理解;
用“缀满”造句)
这一环节我把几句描写喇叭花的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目的是让学生对喇叭花有个整体的了解,并学着从整体出发来考虑问题。
4、指导读句。
5、挑你喜欢的一句再读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6、师:
是呀,稠密的绿叶间开满了一丛丛、一簇簇色彩斑斓的喇叭花,有的开在花架上,有的开在屋檐上,有的甚至开在了邻家的院子里。
(学习“檐”“邻”)
7、出示说话练习:
看着开得这么茂盛的花朵,我___________。
本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语言实践机会。
8、我很高兴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蹲下身子(学习“蹲”)仔细每天早晨都要去看照例(理解)找竹竿、搭架子(心情很好才会搭架子,同时也可以看出种植喇叭花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指导读句子)
9、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种植喇叭花也挺辛苦?
第一小节:
天天浇水(指导读句子)
10、是呀,种植喇叭花的过程的确很辛苦,但看到开出的姹紫嫣红的花儿,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啊!
四、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你或你的家人种植过什么花草吗?
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2、做“喇叭花儿朵朵开”的游戏,复习字词。
3、指导书写“缀”。
4、摘录文中描写喇叭花的一句句子。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喇叭花》教学反思
学生问:
天天给喇叭花浇水,种子要烂的,发不出芽芽来的。
为什么要搭花架?
叶子怎么成了一垛绿色的墙?
经过一些同学及我的解释,虽然学生没有了问题,但是浪费了一些时间,使得本课的重点没能好好地体现。
尤其是“屋檐”这一词,任凭我怎么比划,学生就是不明了,后来,还是有一位同学看着图解说了一下,学生才恍然大悟。
由此我在想,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毕竟不丰富,我们还是应该给他们以具体事物让他们来形象地感受一番,比如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呀,实地带学生观察呀等等,只有在学生对事物有所感知的情况下,才能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识。
这样做,老师要增加好多工作量,但是为了能上好令人满意的课,没有太多遗憾的课,只有在课前充分地准备,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决不能凭着老师的臆想。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必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集合9篇
这次参加校级教研活动,听了三位数学教师的公开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针对这三节课,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
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发和唤醒,所以老师要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折扣》一课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逛大世界商场购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问题处处存在。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情感铺垫。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新课标强调: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
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不能一问一答的大包大揽。
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的激励到位
三位老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
如“你说的真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
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四、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三位老师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并给足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动手折一折中,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
在《可能性》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在抛硬币、转转盘活动中领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六。
练习设计有层次性
练习设计重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如《折扣》一课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打几折表示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销售;
然后设计已知原价和折扣,求现价的问题;
再设计已知现价和折扣,求原价的问题以及已知原价和现价,求折扣的问题;
最后又出示已知原价和折扣,求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钱的问题。
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每个问题都是扎扎实实得到解决。
总之,本次校级教研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感触很深,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加强学习,在实践中加强探索总结,争取进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
例如:
①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3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②图书室有故事书3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①中3000册为共有数,题②中3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
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
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
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
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
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
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
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
(300+350=650)。
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
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
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
因此,可安排下列一组题进行对比教学。
[page]-->
①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占梨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②果园里有梨树240棵,占苹果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③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④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⑤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3,有苹果棵多少棵?
⑥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多1/3,有苹果树多少棵?
两数相比较,以后面的数为标准数,前面的数为比较数,即与谁相比谁为标准数(通常设标准数为1)。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几之是多少,求这个数。
这两类应用题的相同点是:
都知道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
不同点是:
前者是已知标准数求比较数,后者是已知比较数求标准数。
题①、③、⑤都是苹果树与梨树相比较,梨树的棵数为标准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比较数,梨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因此,它们属于前类用乘法。
题②、④、⑥都是梨树与苹果树相比较,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树为比较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数为比较数,苹果树的棵数题目中都不知道,因此,它属于后类用除法。
题①、②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已经知道,计算时不用“括号”,题③、④、⑤、⑥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知道,需由1加几分之几和1减几分之几求得,因此计算时需加“括号”。
四、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
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重视自编应用题的教学,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低年级进行简单应用题教学时,就让学生了解一道应用题总题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两部分组成,因此,可进行填空练习。
如:
(1)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动员153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37人,?
(补问题)
(2)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动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喇叭花 小学 年级 语文 原文 教案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