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057200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1.26KB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说一说怎样测量物体长度?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看一看,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厚是多少?
3、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4、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
二、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1)除了厘米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
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
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
(3)3小格是多少毫米?
7小格是多少毫米?
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
(4)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2、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
(1)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
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
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2)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设计依据与意图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非预设生成
当
堂
检
测
检测题设计:
1、课本p22的“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1、2题。
练习具有层次性,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典型错题诊断:
板书设计:
例1: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分米的认识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练习:
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一只长颈鹿高约2()
一只猫高约40()一头大灰狼长约8()
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
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
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你怎么知道的?
为什么叫分米吗?
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
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
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
用手势表示一下。
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
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
学生交流。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
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等于10分米。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复习,学生巩固巩固学过的长度单位,激发求知欲望,为系统整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通过估测、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并探究分米和米的关系。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分米产生的意义,认识分米并了解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练习五的6题。
2、练习五的9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分米的认识
例2: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长度单位的换算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说一说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2)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
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10分米=()米
3、2个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5个10厘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例3:
出示教材5角硬币的图片。
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
可以怎样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
出示课桌图片。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
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
思考:
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
比较刚刚学习的厘米换算成毫米与厘米换算成分米的情况,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你发现了什么?
(1)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厘米换算成毫米,是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计量,换算时乘以单位间的进率。
(3)厘米换算成分米,是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计量,换算时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
2、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复习旧知,为新授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通过学生交流分析,总结出换算方法。
1、课本p23的“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4、8、10题。
通过习题梯度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例3:
2厘米=20毫米
80厘米=8分米
千米的认识
计算课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
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猜一猜,这里住着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吗?
刚才我们回想了长度单位中的四兄弟,那么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朋友——千米。
1、建立1千米的表象。
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你能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吗?
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
2、估计1千米的距离
(1)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3)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千米也称公里,用符号km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
3、课件出示例5。
(1)这两道题你们能独立完成吗?
(2)交流、概括换算方法。
4、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
千米。
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四、课后延伸
1、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写一篇数学日记:
《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过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知,逐步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1、课本p26的“做一做”。
2、课本p27的“做一做”。
3、练习六的第1—9题。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理解,并通过换算的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千米与米的关系。
例4:
1千米=1000米
例5:
3千米=()米
5000米=()千米
例6:
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吨的认识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建立“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一、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
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课件出示例7。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1吨有多重呢?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3)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4)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
吨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三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