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055369
- 上传时间:2022-11-1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04.80KB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制造行业(自动化领域)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电气工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能,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后能够在自动化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工作。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英语和计算机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基础知识;
(3)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仪表检测与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及测控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
(4)具有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策略组态、投运及运行维护等专业技术知识;
(5)具有电气识图、生产工艺及设备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基本知识;
(6)具有工厂供电、建筑供配电、供用电系统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7)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8)具有电机与电器产品制造工艺、检验方面知识;
(9)具有电机与电器产品、生产工艺编制及电机与电器产品的生产组织管理知识;
(10)具有高电压测试技术和测试手段,熟悉现代高压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能力结构
专业能力
(1)具有工程制图、电气识图和绘图能力;
(2)具有常用电器设备及电器线路维修工作的能力;
(3)具有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故障处理、技术改造和管理的工作能力;
(4)具有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成的初步应用能力;
(5)具有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策略组态、系统运行维护、故障处理和管理能力;
(6)具有对自动控制设备进行选型、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
(7)具有简单的单片机测控系统设计与调试的能力;
(8)具有中小企业、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能力;
(9)具有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安装、调试能力;
(10)具有电机与电器产品的质量检验、性能测试、维修以及技术支持的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具有较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政治敏锐力较强;
(2)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
(3)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能适应艰苦工作需要;
(4)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5)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6)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有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善于组织协调,能适应各种社会环境,不断开拓创新。
(三)职业面向
本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企业工程部门常规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工业企业生产部门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维护;
电气控制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部门的生产设备操作、产品测试检验和生产管理;
机电一体化设备、电气控制设备及电子设备生产和销售企业营销部门的营销和售后服务。
具体从事的首次就业岗位为:
电气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岗位。
可持续发展就业岗位为:
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维修岗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岗位。
四、毕业条件
为更好地实现“产教对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三证书”制度。
学生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毕业:
完成对口的顶岗实习,获得工作经历证书;
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获得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修满规定的160学分,获得毕业证书。
五、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学院“三线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产学对接、实岗历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设计,坚持“职业能力本位、适于个性发展”原则,通过深入合作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岗位设置、工作对象、典型工作任务和典型职业能力进行深入调研,归纳出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学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专业相关的电气设备装配工、自动化设备装调维修工、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人员、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等职业资格标准体系,重新整合课程体系。
设置公共基础平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
设置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
设置专业核心模块,培养学生胜任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
设立包括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技能鉴定、专业认知与实践、技能竞赛、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的个性化培养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从而构建出“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兼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兼顾”的课程体系。
并根据专业岗位的核心技能确定《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变频器调速系统设计与实施》、《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编程与实施》和《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调试》四门课程为核心课程,培养学生PLC系统编程调试、变频器技术应用、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等核心专业技能。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重视个性化及创新精神培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实现“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三线贯穿。
(二)“两个平台+两个模块”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将基于工作岗位的任务、项目贯穿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将创新精神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
贯彻“职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三线贯穿的培养要求,遵循人才培养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构建“两个平台+两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暨“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核心模块、个性化培养模块”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平台培养专业所需要的数学、英语、计算机、文字表达等基础应用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专业大类平台培养学生对工程制图和电气识图绘图能力、常用电气设备安装能力、电气线路维修工作的能力,初步培养遵章守纪、团队合作、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职业素质。
专业核心模块培养学生较强的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成的初步应用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职业素质培养。
专业方向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自动化和供用电两个就业方向的选择。
个性化培养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扩大专业知识领域、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
1.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设计
通过专家座谈、集体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核心职业岗位——电气设备装配工、自动化设备装调维修工、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员、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分析、序化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教育教学规律,构建专业主干课程,如表1所示。
表1专业主干课程构建表
核心
岗位
工作任务
能力、知识、素质
典型工作
任务
主干课程
电气设备装配工
自动化设备装调维修工
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员
自动化系统工程师
识别、安装和调整电气控制元件(接近开关、编码器、光电开关、温控器);
识读控制系统图;
按图样要求进行自动化设备控制线路的配线和电气安装工作;
对常规电控设备进行正常调试、维护,并填写相应记录
一般电器系统的简单选型和计算;
常用传动系统(包括变频器、直流驱动器、伺服装置等)安装调试;
PLC控制系统设计、故障诊断和排除;
工业级人机界面的编程;
编制单体控制系统技术文件;
协助安装和调试工业现场网络系统;
自动化设备维护人员培训;
制定设备检修计划,贯彻质量管理条例
能力:
电气绘图识图能力
电子电路分析装配能力
电气电路分析装配能力
*PLC系统编程调试能力
电气CAD应用能力
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
*变频器技术应用能力
*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能力
*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能力
知识:
成套电气控制柜总装、调试、维护
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工程电气设备设计与施工测量
交直流调速系统应用
素质
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
组织协调能力;
口头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创新能力;
职业拓展能力;
吃苦耐劳和责任心强。
电气仪器仪表的使用、检测与维护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电气施工工艺实施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器的应用及编程
电气安装规划与实施
电子线路分析与实践
中小型企业供电系统设计与维护
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
单片机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编程与实施
变频器调速系统设计与实施
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
注:
核心职业能力以*标示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职业技能成长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到专项、由单一到综合逐级递进,构建出由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构成的“能力进阶”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组织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专项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大量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电气自动化专业“能力进阶”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计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围绕创新精神培养,在专业教育及必修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元素,由“个体—全体”,开展特长生导师制、社团活动、技能竞赛、选修课、创新创业实践等个性化培养,鼓励创新发明、创新设计及创新成果转化,将创新教育贯穿高职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大力促进学生创业实践,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科学素养、创业发展类通识课程进行创业引导;
加强“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践课程,以专业教育为载体,融入创新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鼓励跨专业选修,提高创业潜力;
开放实验、实训环境,为创业实践提供平台和载体,鼓励创业实践,激发学生创业活动的热情。
图1电气自动化专业“能力进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示意图
图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示意图
3.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设计
以中华美德教育活动为引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载体的作用,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素质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素养课程,开展党团教育、社会实践,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自动化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