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专项方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039766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31.75KB
隧道通风专项方案Word下载.docx
《隧道通风专项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通风专项方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崤山隧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灵宝市寺河乡及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进口位于灵宝市寺河乡城烟村附近,右侧有G209国道通过;
出口位于卢氏县官道口镇车家岭附近,位于S323省道边。
部分山区有乡间水泥路通过,仅局部地段交通较为便利,其余地方通行仍较困难。
本隧道起止里程为DK694+053(YDK694+045)~DK716+804(YDK716+816),为两条单线隧道,左线
1233
32
1-1
隧道全长22751m,右线隧道全长22771m,隧道内除出口约2km段为下坡外,其余为上坡。
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10m。
隧道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属控制性重点隧道工程。
城烟隧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灵宝市川口镇城烟村境内,出口位于灵宝市寺河乡细岭口,为燕尾式隧道。
隧道右侧有G209国道通过,进出口距G209较近,交通较方便。
左线隧道进出口里程为DK691+361.6、DK694+029,长度为2667.4m;
右线隧道以燕尾段小间距YDK693+530.1为起点,出口里程YDK693+994,长度为463.9m。
2、自然特征
2.1地形地貌
标段所经区域地形地貌主要为中低山区地貌,山峦叠嶂,地形险峻,沟谷狭长,多呈“V”字型,山坡自然坡度一般30°
~70°
,区内海拔标高一般为600~1400m,最大海拔约为1470m,。
深切沟谷内多发育溪流,沟底出露基岩,植被较发育,沿沟谷局部分布农田及村社。
2.2地质条件
崤山隧道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
4
)中更新统(Q
2
)下更新统(Q
1
),
震旦系下统龙家园组下段Z1lj1震旦系下统高山河组上段、中段、下端(Z1g、Z1g、Z1g),下元古界熊耳上段群龙脖组(Pt1xl)、下元古界熊耳群上段群马家河组(Pt1xm)、下元古界熊耳群中段鸡蛋坪组(Pt1x)、下元古界
熊耳群下段群许山组上段(Pt
x)、许山组中段(Pt
x)许山组下段
(Pt
x)元古代次火山相(λπ
)侵入体等。
2.3气象及水文
隧道所处地区内属温暖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具有南北过度的特点,属于豫西山地温凉湿润区,地势较高,气候温凉。
多年平均气温摄氏12.6度左右,最高气温42.1°
,最低气温-19.1°
,历年平均降水量647.8mm,年最大降水量1011.7mm(1958)年,由于受地形和气候带的影响,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
三、通风设计标准
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
⑴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3
2粉尘容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3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
;
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开挖
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
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
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以下。
4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5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6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的最小风量,每人应供应新鲜空气4m/min。
四、通风设计的原则
4.1通风系统
隧道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用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连通风。
隧道需要的风量,须按照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分别计算,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隧道施工中,对集聚的空间和衬砌模板台车附近区域,可采用空气引射器气动风机等设备,实施局部通风的办法。
隧道在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
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机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2通风设备
压入式通风机必须装设在洞外或洞内新风流中,避免污风循环。
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应在15min内接通,保证风机正常运转。
必须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备用通风机,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隧道掘进工作面附近的局部通风机,均应实行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及风电闭锁、瓦电闭锁供电。
隧道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
风管口到开挖面的距离应小于5m,风管百米漏风率应不大于2%。
4.3施工通风控制条件
33
根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中的规定,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卫生及安全标准:
隧道内氧气含量:
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粉尘允许浓度: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
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为6mg;
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为10mg;
有害气体浓度:
一氧化碳不大于30mg/m,当施工人员进入开挖面检查时,浓度为100mg/m,但必须在30min内降至30mg/m;
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超过
0.5%;
氮氧化物(换算为NO
)5mg/m以下;
洞内温度:
隧道内气温不得超过28℃,洞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洞内质量要求:
隧道施工时供给每人的新鲜空气量不应低于3m³
/min,采
用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应低于3m³
/(min.kw)。
4.4通风布置方案
按照隧道施工安排,崤山隧道和城烟隧道共划分6个施工区,即城烟隧道及崤山隧道进口、前孟家斜井、后孟家斜井、前场斜井、蔓草窝斜井、出口共6个工区。
施工通风根据施工进度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
进出口采用风管压入式通风,施工长度较长后,结合左右线之间横通道采用巷道式通风。
斜井施工进入正洞之前采用风管压入式通风,开始施工正洞后采用巷道式与混合式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斜井快进入正洞时,开始对辅助坑道进行分隔,下部为行车道和上部为隔层风道,通过隔层风道排出污风,通过行车道送人新风,在掌子面附近设置风机将污风抽人隔层风道,排出洞外,并在相邻工作面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
(1)正洞进出口通风
在施工前期,在隧道左右线进出口各布置1台轴流风机,配置Φ1.8m软风管,进行单机单管压入式通风,新鲜空气经风机和风管进入开挖面,污风沿洞身排出洞外,左右洞之间的横洞均采用风门进行封闭,防止左右洞之间串风,保证左右洞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
进出口通风示意图见下图1。
左线
右线
图1进出口通风示意图
(2)斜井通风方案
第一阶段开始斜井施工时,在斜井洞口设置一台通风机,在斜井洞身施工时采用压入式通风;
第二阶段在斜井及斜井支洞与正洞连通后(斜井与斜井支洞之间正洞先不贯通),斜井担负正洞施工将洞口风机移至斜井中部并增加一台风机,供给正洞工作面风量,并在正洞掌子面处两侧设风机排风。
斜井内设置隔板进行分割,上部为排风道,下部为行车道及新风道,排风道铺设1mm厚钢板,钢板之间以及钢板与混凝土应按照风管制作要求进行密封处理,槽钢以及钢板连接固定,分隔板用玻璃胶加粘胶密封,分隔板与斜井边墙连接部位采用107胶与腻子粉混合料或者玻璃胶密封,每隔50cm采用铆钉锚固,风道边缘下方采用喷射砂浆、上方采用普通砂浆进行密封,加大密封程度已经降低漏风。
钢板风道支撑设计风压荷载为400Pa,当现场按照风机风压较大时,应进行检算,必要时可在风道内布置小型增压风机,风道接缝处应包括钢板连接、边墙接缝等处应采用密封胶封堵,减少漏风、提高通风效率。
在进入正洞(15-20m)设置端头封隔板,风管尾端采用圆形內撑固定在封闭端板上,施工通风风道板布置图见图4-图9;
第三阶段其中一正洞已贯通,斜井已开始通过横通道对另一正洞进行通风,利用横通道和斜井形成通风巷道,正洞内工作面为独头压入式通风,正洞风机置于掌子面前方,向工作面压入新鲜风流,并在另侧布置射流风机,靠掌子面方采用硬质风管,通过射流风机把污风抽至斜井横隔板上方污风通道,使污风经隔层风道排出洞外。
其通风布置见下图2-图9。
图2斜井辅助正洞施工通风示意图
硬质风管
掌
子
面
增压风机安装在侧壁距洞口不小于200m
图3相邻工区贯通后通风示意图
图4斜井风道板布置断面图
图5斜井与正洞交叉段风道板布置图
图6正洞通风布置图
图7风道隔板平面布置图
图8风道隔板Ⅰ-Ⅰ剖面图
图9风道隔板Ⅱ-Ⅱ剖面图
5、通风量计算
⑴计算依据
通风量计算按新鲜风从洞外压入掌子面,污风从斜井排出进行。
具体计算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1)按洞内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所需要的新鲜空气,计算出Q1;
2)规定时间内稀释一次爆破使用最多炸药量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到允许的浓度,计算出所需的风量Q2;
3)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坑道内规定的最小风速,计算出所需的风量
Q
4)当隧道内采用内燃机械时,按施工作业隧道内的内燃设备总功率,计算出所需的风量Q4。
按上述方法计算后,以其中的最大值Qmax,再考虑风管的损失率,最后确
-1
22
定洞内所需的总供风量。
⑵需风量计算
现以本标段最长的前场斜井为例进行通风方案的设计。
前场斜井与线路交点里程为DK707+100,斜井长2646m,通过斜井分别向三门峡和荆门方向施工至里程DK705+268、DK709+545处,独头掘进长度分别为4478m、5091m,计算风量时独头掘进长度取最大值。
1)按洞内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计算
Q1=qmk
式中:
q—洞内每人每分钟所需新鲜空气,取3m/min;
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正洞取70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1.15。
=3×
70×
1.15=241.5m/min
2)按洞内同一时间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计算风量
2.25
t
G(AL)b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通风 专项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