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022388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2.31KB
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
《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经济实力连续跨越新台阶
经济总量30年跨越五个千亿台阶。
30年来,天津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82.6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050.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7.4倍,年均递增10.6%,高于同期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
1980年,全市GDP首次超百亿,达到103.53亿元。
到1996年,天津经济总量迈上第一个千亿元台阶,达到1121.93亿元,提前4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率先完成了“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第一项。
到2002年,用了6年时间,天津经济总量迈上了第二个千亿元台阶,达到2150.76亿元。
此后5年,实现了3个千亿的突破。
2004年达到3110.97亿元,2006年达到4344.27亿元,并提前4年比2000年翻一番,顺利完成天津“三步走”战略第二步总量发展目标。
2007年,迈上了第五个千亿元台阶,全市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为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均生产总值30年攀升两个发展层次。
30年来,天津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由1978年的1133元,增加到2007年的4612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9.0%,高于同期全国增速0.4个百分点。
80年代,天津人均GDP不及1000美元,处于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过渡阶段。
1993年,天津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007美元,进入下中等收入地区行列。
2003年突破3000美元,达到3086美元,圆满完成天津“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跻身上中等收入地区行列。
2007年达到6065美元,提前3年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三步人均总量发展目标,成为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的地区。
财政收入30年迈出三大步。
30年来,全市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9.2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04.65亿元,年均递增12.5%。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全市财政收入始终在100亿元以下低速徘徊。
1994年全国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995年达到117.3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2004年超过500亿元,达到502.17亿元;
2005-2007年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均递增200亿元以上,到2007年突破千亿大关,迈上新的增长平台。
(二)运行质量不断取得新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整体经济素质明显提高,经济运行呈现增长不断加快、波动逐渐减小、质量不断提升、物价走势更加平稳、能源消耗持续降低的良好态势。
经济增长跃居全国前列。
80年代,天津GDP年均递增7.3%,90年代提高到11.5%,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加快到14.2%。
从1994年开始,天津经济增速已连续1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7年天津经济增长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4位,步入了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行列。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80年代,天津经济增速波动幅度达到17.7个百分点,90年代波幅缩小为8.9个百分点,新世纪的7年进一步缩小到3.8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加快的同时,经济增长波动逐渐减小,呈现在高增长平台上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财政收入增长大幅提高。
80年代,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0.9%,低于经济年均增幅6.4个百分点。
90年代财政收入年均增长提高到18.5%,高于经济增幅7个百分点。
新世纪的7年进一步提高到24.8%,高于同期经济增幅10.6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更加平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在经济增长提速的同时,物价涨幅明显降低,天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由80年代、90年代5%以上降到5%以下,新世纪前7年年均仅上涨1.6%。
节能降耗在全国名列前茅。
2007年,天津万元GDP能耗为1.02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4吨标准煤,下降率连续第二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二位。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源利用率稳步提高。
“八五”时期,天津万元GDP能耗从3.28吨标准煤下降到2.58吨标准煤;
“九五”时期,从2.19吨标准煤下降到1.64吨标准煤;
“十五”时期,又从1.53吨标准煤下降到1.11吨标准煤。
1991-2007年,天津能源消费总量年均递增5.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市GDP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滨海新区迅速崛起,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1994年建区以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服务辐射功能进一步完善,一个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新区迅速崛起。
2006年,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为标志,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滨海新区成为全市最大的增长点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1993年,新区生产总值为112.36亿元,占全市比重20.9%;
经过9年高速增长,到2002年实现生产总值862.45亿元,占全市比重提高到40.1%,提前1年实现“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目标,也标志着天津“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提前1年全面实现。
2007年,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2364.08亿元,占全市比重已达46.8%。
14年来,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20.6%,高于全市同期10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新区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
新区工业总产值从1993年的212.9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282.83亿元,年均递增27.3%;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3年的15.2%,增加到2007年的59.8%,年均提升3.2个百分点。
14年来,滨海新区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和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群。
2007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18.65亿元,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的63.6%;
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产值规模占新区比重超过1/3。
开发区和保税区比翼齐飞。
1994年以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8.9%,主要经济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始终保持领先,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开发区之一;
天津港保税区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保税仓库和物流分拨功能,生产总值以年均42.5%的速度迅猛增长,国际物流通道和进出口基地的作用日益突出。
2007年,开发区和保税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39.40亿元和289.45亿元,合计占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二)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日渐显著
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
1994-2007年,滨海新区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累计达451.44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为61.4%;
外贸出口总额累计1169.37亿美元,占全市的61.4%。
作为天津对外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始终坚持高水平集约化发展,引进和启动了一批项目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集聚效果好、带动作用突出的重大项目,成为世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007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占全市的74.4%。
14年来,丰田汽车、三星手机、飞思卡尔芯片、LG化工、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中新生态城等大型项目相继落户滨海新区。
在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对外开放门户。
(三)辐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随着25万吨级航道工程的竣工,天津港已成为世界最大人工深水港。
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93年的0.37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3.09亿吨,增长7.4倍,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集装箱吞吐量从1993年的48万标准箱,增加到2007年的710万标准箱,增长13.8倍。
国内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东疆保税港区,实现首期4平方公里封关运作,使滨海新区整体的辐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成为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成功运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正式开通,在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地区设立了“无水港”,“一站式”通关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辐射服务功能向腹地进一步延伸。
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从1993年的125.0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90亿美元,其中外地经由天津口岸进出口货值占到56.9%。
三、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中心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
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6.1:
69.6:
24.3,优化为2007年2.2:
57.3:
40.5,工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天津作为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一)现代沿海都市型农业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增长。
天津农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03亿元,增加到2007年110.19亿元,年均递增6%。
以粮为主的生产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种植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80.4%,下降为2007年的48.8%,而养殖业比重则从18.9%上升到47%。
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从1978年的85.8%,下降为2007年的67.3%,而经济作物比重则相应上升了18.5个百分点。
1984年开始实施的“菜篮子”工程成效显著。
2007年全市蔬菜产量274.37万吨,比1978年增长1.2倍;
肉类、禽蛋和水产品产量也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
奶类产量67.21万吨,比1978年增长38.1倍。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截至2007年,有76%的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达到270个。
以“十二镇五村”为重点的示范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城市化率达到52%,按照国际划分标准已进入城市化进程中级阶段。
30年来,相继实施了“351”劳动力培训、饮水管网入户、户厕改造等一系列农村公共事业工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实现地域全覆盖,人口覆盖率达到89.2%。
(二)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
老工业在嫁改调中焕发新活力。
天津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4.3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661.87亿元,年均递增1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3%。
经过嫁接、改造、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1978年,机械、化工、纺织、冶金为天津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占全市工业的70%以上;
80年代,为了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政策加以扶持,到1990年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52.1%;
90年代以来,逐步确立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现代冶金、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辉煌 历程 天津 改革开放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