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美学原理讲演录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009013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1.50MB
叶朗美学原理讲演录Word文档格式.docx
《叶朗美学原理讲演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朗美学原理讲演录Word文档格式.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什么是美学
今天我们讲一个开场白,就是这个绪论叫:
什么是美学?
美学这个学科,它的名称Astetik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不能说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
美学,在鲍姆加通之前没有美学,事实上无论是东方和西方美学思想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个学科的名称和学科本身的历史是两个问题,应该加以区分。
很多学者,比如法国的大哲学家杜夫海纳,还有波兰的一位美学家塔塔尔卡维奇,他们都认为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这些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是柏拉图他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辩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
塔塔尔卡维奇说:
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涉猎范围更广。
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的大师。
他在美学领域中的兴趣、论述和独创的思想,范围非常之广,在柏拉图那里,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列入到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里。
伦理学就是我们讲道德的。
柏拉图他把什么东西是美的和美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分开、区分开来,他又在美的现象后面寻找一个抽象的、不变的美的本质。
所以从柏拉图开始,在西方美学史上就形成了一个讨论美的本质的传统。
关于这个我们以后讲美的本质的时候会讲,我们就不讲了。
西方美学的历史和中国美学历史,我们这门课都不讲了。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
一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轮廓我分三段来讲。
第一段就是近代,大家知道从一般的分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近代。
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他们三个人的共同的特点都是热心的学习和介绍西方的美学,主要是德国美学。
并且尝试把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结合起来,其中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叔本华的影响,王国维的境界说,以及他的几本书,像《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这些著作对中国近现代美学以及中国近现代的整个学术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蔡元培先生他的贡献主要是在他担任教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的期间,大力的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
他不仅在北大亲自讲授美学课,而且组织画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音乐传习所。
这个音乐传习所不是一个社团,它是一个招收本科生和师范生的这么一个,等于是我们中国最早的一个高等音乐学院,当时叫音乐传习所。
冼星海,他就是这的学生。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实际的推行美育,蔡元培的理论和实践对北京大学的影响十分的深远。
正是由于这种影响,我们北京大学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视美学研究和重视美育的优良传统。
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影响也很大。
蔡元培在提倡美育方面产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当代。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现代。
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两位美学家,就是朱光潜和宗白华。
他们的美学思想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走向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的一个趋势。
第二,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这个天人合一我们是借用中国的一个词,后面我们以后会讲这个问题。
第二,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在刚才提到的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所开辟的中西美学融合的道路上,他们两位可以说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朱光潜他对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都有精深的研究,他在30年代出版两部影响最大的著作,一部叫《谈美》,一部叫《文艺心理学》。
主要是介绍西方近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克罗齐的“直觉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距离说”。
这个我们以后可能会介绍。
他的另外两部著作《悲剧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理论,以及佛洛伊德、容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
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介绍佛洛伊德、介绍尼采,实际上很早朱先生就在我们国内介绍过尼采、叔本华还有佛洛伊德他们的理论。
60年代,他又写了2卷本的西方美学史,书中对某些西方美学家的研究,不仅处于当时国内学术界的最高水平,而且对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有突破,譬如说,他对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们的分析,我个人认为就超过了当时苏联的一些学者的他们本国的学者的分析。
朱光潜先生还翻译了一大批西方美学经典著作。
譬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黑格尔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一共三大卷,四册,还有维柯的《新科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等等。
我这插一句,就是朱先生翻译黑格尔的《美学》在文化革命以前,他就翻译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翻译了一部分,后来文化大革命里头,这个稿子被红卫兵抄家,把它抄走了,当时我们听说以后都非常的担心,文化革命后期我在咱们这个图书馆的前面碰到朱先生,我就问他,我说这个东西找到了没有,他说还没有找到,幸好后来找到了,文化革命以后他又把这个书把它翻完了。
那个时候,朱先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他把黑格尔的《美学》三大卷四册都翻完。
后来他到了晚年,他又翻译维柯的《新科学》,他认为这本书对我们很重要,那时我到他家里去,他在楼上,这个桌子上全是稿子,因为他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地上也有很多稿子。
后来朱师母说,朱先生把他的生命全部耗在这部书上,这部书出版的时候,朱先生已经看不见了。
这个是朱先生对我国美学学科建设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朱先生精通好几国西方语言,又精通中文,他是桐城人,大家“桐城派”知道吗?
中国的古文。
同时他对西方文化、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有极广博的知识。
所以他这些翻译、这些译著都称得上是翻译史上的经典。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翻译像黑格尔《美学》这样的经典著作,只有朱光潜先生才能胜任愉快,朱先生来翻译才能胜任愉快。
朱先生在介绍西方美学的同时,又在努力的寻求中西美学的融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的《诗论》这本书,在这本书里头,朱先生企图用西方的美学来研究中国的古典诗歌,找出其中的规律。
这就是一种融合中西美学的努力,这种努力集中的表现为对诗歌意象的研究,《诗论》这本书就是以意象为中心,“意”就是“意义”的“意”,“象”就是“形象”的“象”,意象为中心来展开的。
一本《诗论》可以说就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朱先生他研究美学,主要采用的是心理学的方法和心理学的角度。
他影响最大的一本美学著作,刚才讲了,名字就叫《文艺对话录》(城骁按:
叶朗此处显然是口误,朱光潜影响最大的美学著作应为早年的《文艺心理学》,他后来编译出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也说明了这一点。
心理学的方法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分析审美心理活动十分重要。
但是心理学的方法和角度也有局限,最大的局限是往往不容易上升到哲学的本体论的和价值论的层面。
宗白华先生他的美学的立足点是中国美学。
他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属两个体系。
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需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
生命的体系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
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出发,他也提出了美在意象的观点。
美在意象。
他说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这个灵境就是意象世界。
意象世界是情和景的结晶,“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他又说“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
”——宗白华这句话非常重要,说得非常好,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
我写的这本美学书,前面引了几段话作为我的书的主题点题的,其中有古代的一些哲学家的话,当代的话我就引了宗白华这个“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
就是意象世界照亮了一个充满情趣的真实的世界,在这个意象世界中,人们乃能够了解体验人生的意味和价值。
宗白华先生同样对中西美学有很深的理解和研究,他翻译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翻译了一个德国人编的《西方现代派画论选》,他写了研究歌德的论文。
宗先生对歌德的人格和艺术做了独到的阐释。
在我们中国来讲应该是非常高的,很少人能够超过他。
同时他写的一系列研究中国美学的论文,这些论文后来收集成一本书叫《美学散步》。
这个《美学散步》后来又有一种别的版本,比如有的叫《艺境》,“艺术”的“艺”,“艺境”,还有《美学与艺境》,反正这些书你找到一本就可以,内容都差不多,所以我们现在在北大搞了一个“美学散步”的文化沙龙,也是想继承宗白华这种精神。
宗白华先生的这些论文,对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做了极其深刻的阐释。
宗先生也一直倡导和追求中西美学的融合,早在“五四”时期他就说过一段话,这段话说得非常好,“将来世界新文化,一定是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而加之以新创造的,这融合东西文化的事业,以中国人最相宜,因为中国人吸取西方新文化,以融合东方,比欧洲人采撷东方旧文化,以融合西方,较为容易,以中国文字语言艰难的缘故。
中国人天资本极聪颖,中国学者,心胸思想,本极宏大,若再养成积极创造的精神,不流入消极悲观,一定有伟大的将来,于世界文化上一定有绝大的贡献。
”——宗白华他说将来世界文化一定是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所谓两种文化就是东西方的文化的优点而加之新创造的。
这融合两种文化的事业以中国人最相宜,融合中西方,中国人来做最好,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人吸收西方新文化宜融合东方比欧洲人采集东方旧文化宜融合西方较为容易,以中国文字语言艰难的缘故,因为中国的文字太难。
然后他说中国人的天资本极聪颖,中国学者心胸思想本极宏大,若再养成积极创造的精神,不流入消极悲观,为什么是不流入消极悲观呢?
因为那个时候也是“五四”时候,大家一开放看到外国太先进了中国太落后了,很容易就很悲观,他要去掉悲观的思想,那么一定有伟大的将来,于世界文化上一定有极大的贡献。
我一看到这话,我觉得宗先生“五四”时期讲的话,很多话讲的很准确。
你比如说,他说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他不是把两种文化拿来就算了,是把两种文化的优点加以融合,还要进行新的创造。
这段话不仅提出了东西方文化融合而成为世界新文化的伟大理想,而且指出:
中国学者在实现这个理想中,可以做出自己特殊的别人不能替代的贡献。
那么我觉得宗先生这个话,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教育和启发。
因为他指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说中国学者在学术文化领域包括美学领域,应该有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宗白华宗先生,那么这两位先生,我认为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的两位学者。
而这两位学者都在北大。
在中国现代除了朱光潜、宗白华,还有一位在美学领域做了很大贡献的人物应该提到,那就是丰子恺。
丰子恺是大画家,同时又是音乐教育家、文学家,他在美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方面写了大量的普及性的文章和著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我这为什么要提到丰子恺,就是普及工作非常的重要,现在我们很少有人来做这个工作,因为我自己小时候,我就是读这些像丰子恺、叶圣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原理 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