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题数学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973053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4.47KB
信息技术课题数学Word下载.docx
《信息技术课题数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题数学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面貌
党员
性别
年龄
行政职务
教研组长
专业职称
小学高级
学科专业
学历学位
起止时间
2014年3月30日至2015年3月30日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
商丘市睢县第一实验学校
邮政编码
476900
固定电话
0370-*******
814354142@
移动电话
137********
主
要
参
与
者
姓名
专业职称
学科专业
工作单位
女
33
数学
本科
30
34
预期成果 (在选项上打“√”或加黑)
A.专著B.研究报告C.论文D.其他
预计完成时间
2015年3月30日
一、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提出
1、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尤其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因而也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部也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了具体的规划。
毫无疑问,使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21世纪全球基础性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2、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的人作准备的,然而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情况却不容乐观。
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正逐步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正逐步完善,但“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现象却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跟着教师转的现象与“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学习、讨论、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
作为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学校教育,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在信息社会的教育职能。
作为学校,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信息时代学习特点的学习环境,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发布信息以及对信息创新应用的能力。
3、学校的教育装备日趋完善,硬件的初步信息化为我们实现信息技术下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我们以期信息技术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机整合和嫁接来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就将通过《信息技术下学生探究性学习》这个课题的研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力求在信息化平台这个基础上,构建开放式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研究性学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综观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一些发达国家从1994年开始,就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活动,最早开始实施的“基于网络开展跨国界协作学习”,全世界就有3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网上协作的学习。
1995年,日本开始实施著名的“百校计划”,日本全国有111所中小学参加了这一基于网络的学校间的共同学习计划。
1996年美国提出“教育技术规划”,计划在2000年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系上信息高速公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网络接受服务。
此外,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技术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一些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已开始利用网络改革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冲击,学校教育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全面优化和推动各个学校的学科教学,从而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值得我们思考。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简要含义为:
把要学习的内容,分解为一组基本成分,然后再以之为基础,进行多样层次的组合——即组合成各种模型、模式、语义。
对于学习者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的实质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他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这种建构是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而成的。
因此,教师应该从以往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他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来由,并以此为根据,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梳理并探索,引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质疑,使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调整、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理解,以建构过程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
由此来看,根据建构主义者理论,要有效地完成知识建构过程,学生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注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
当个体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出现“高峰体验”——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给人以最高的喜悦,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最高的奖励。
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信息技术将为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信息资源提供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调者和鼓励者。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并通过教师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形成一种能够支援学生学习的网络系统。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获取、吸收、存储、提取、评价及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具有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应用网络资源进行独立地探究学习或与同伴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个人的兴趣与爱好。
4、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原则
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完成,但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促进者和鼓励者。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有效地对学生指点迷津,点拨方法,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2、基础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信息技术下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果不掌握计算机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何谈在信息技术下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因此,我们还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3、自主性和协作性
在如今的信息产业,科研活动越来越趋向性集体攻关,一项复杂的工作已很难靠一两名杰出的任务完成,而协作能力则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
在研究活动中,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学会与各种人群交往和团结合作,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增强群体人员中的凝聚力。
4、激励性原则
老师要能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感到老师在关心自己,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上下功夫,并通过肯定性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产生成就感,从而不断增加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三、课题研究程序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六、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建设,开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性研究以及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建设
目前我校已建立校园网,两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网络教室,70%的班级实现班班通,但这些还是无法满足教与学的需求。
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让网络真正能进入,让学生随时都能和网络“亲密接触”,随时能进行学习。
(二)开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资源
传统的教育是灌输式的教育,教育教学资源是定向的、枯燥的,而在探究性学习中,应有足够的教育教学资源,多渠道的教育教学信息,多样的教与学的资料,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而这些,则是传统教育无法提供的,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则安全可以满足这种需要。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借助最新的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之长,以保证课题研究有深度。
2、行动研究法。
采取边实验研究、边总结,使实验方案不断完善,使实验措施更可操作。
3、经验总结法。
依据每位老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一些鲜活生动的教育案例,定期举行交流会,总结成功经验,以实现课题研究目标。
4、个案研究法。
以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一种情景或一组教育对象为对象的收集信息的方法、个案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是特殊的典型,以一点带动全面,进行多角度的比较挖掘,推及到普遍意义上的结论。
5、比较法。
以一个时间段,进行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对比,综合统计学原理,分析实验结果。
八、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2014.3——2014.4)
⑴进行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确定研究课题。
⑵制订、论证课题研究方案和具体实验计划,组建课题组,创设实验环境。
2、实施阶段。
(2014.5——2014.12)
⑴学习理论。
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学习有关“信息技术”及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更新观念,提高理论素养。
⑵专家指导。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和课题的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专家进行课题的理论指导或课题研究现场指导,确保研究工作正常有效地进行。
⑶课堂实践。
根据课题,定期进行公开研讨活动,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⑷阶段总结。
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工作,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做好阶段总结。
3、总结阶段。
(2015.1——2015.3)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主编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2)《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研究》学林出版社主编李省思彭光亚(1998)
(3)《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六)科学出版社主编张爱玲张孝天(2000)
(4)《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2000年11、12期潘小明
(5)《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王吉庆编(2001年7月)
(6)《小学数学分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银声音像出版社(2003)
(7)《网络教学中互动现状的反思与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课题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