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精品卷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docx
- 文档编号:1597073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5.20KB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精品卷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docx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精品卷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精品卷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精品卷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训练精品卷
1.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
由此可见他所处时代( )
A.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
B.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仍处原始蒙昧状态之中
C.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D.民主政治的繁荣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
解析:
选A 智者学派把人从神和自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故A项正确。
2.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
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解析:
选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两者均以人及人性为研究的主题,此为人文精神,故A项正确。
3.在信仰问题上,普罗塔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地理由。
这实质表明两人( )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态度,实质上反映了二者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故D项正确。
4.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
论点
论据
甲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乙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
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
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
解析:
选D 智者学派只是强调人的作用,而苏格拉底主张将知识与美德结合起来,因此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乙的论点错误,故D项正确。
5.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
“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材料( )
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解析:
选B 材料“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表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材料“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表明他对死亡的超然态度,苏格拉底把道德(好人)与死亡连接了起来,故B项正确。
6.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
“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
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
”这一主张( )
A.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B.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
C.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
解析:
选A 根据材料中“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和“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得出材料强调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说明柏拉图的思想蕴含着分权制衡思想,故A项正确。
7.“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来说,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的“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趋衰落
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解析:
选A 此题的时间为文艺复兴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正确;罗马天主教会势力衰落是在宗教改革之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是在17、18世纪;人们追求理性、民主、自由是在启蒙运动时期,B、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8.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
“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
”这表明伊拉斯谟( )
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
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
解析:
选B 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根据“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反对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文艺复兴追求世俗享乐主义,故C项错误;追求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主题,故D项错误。
9.“中世纪基督教所谓的生活是为来生做准备的人类形象,已经不再适用。
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把人推向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
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普及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的教育。
”这一新思想的实质是( )
A.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C.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D.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解析:
选C 材料“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反映出这一新思想是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A项属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D两项属于启蒙运动主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故C项正确。
10.在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欧洲人首先要做的是( )
A.推翻王权统治B.宣扬人文主义
C.否定宗教神权D.注重内心反省
解析:
选C 据题干材料“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处在纱幕下”可以判断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的“纱幕”就是指占支配地位的基督教神学。
推翻王权统治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故A项错误;宣扬人文主义本身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但是本题强调的是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故B项错误;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首先必须要否定宗教神权,才能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注重内心反省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故D项错误。
11.马丁·路德提出:
“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
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对于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利。
”这一主张在当时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
A.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神学的迷信
B.顺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有利于各民族国家的形成
D.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特权
解析:
选D 马丁·路德强调的仍是宗教的信仰,故A项错误;材料与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国家,故C项错误;路德剥下了教士神圣的外衣,否认了他们的特权,体现了人与人的平等,故D项正确。
12.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这一思想的提出( )
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
D.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
解析:
选D 材料将对上帝的信仰(即宗教)与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世俗生活)相提并论,故D项正确。
13.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
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
这反映了古希腊( )
A.提倡民主排斥专制 B.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
C.注重法治反对人治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解析:
选D 材料前半部分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而“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又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故D项正确。
14.苏格拉底说:
“普罗塔戈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
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
而普罗塔戈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
A.否定神旨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D.轻视教育
解析:
选B 根据材料“而普罗塔戈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说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B项正确。
15苏格拉底认为:
“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
A.美德即知识B.拯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D.追求生命价值
解析:
选C 美德即知识强调人的内心是有善性存在的,但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才能体现,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心灵的信息,故B项错误;“反求于己,研究自我”表明了主张理性地看待自己,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故D项错误。
16.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
他还论证说:
“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的。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
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
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法律
解析:
选A 材料信息“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义务,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迷信色彩,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正义,而不是神的作用,故C、D两项错误。
17.古希腊一位思想家曾说: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苏格拉底B.普罗塔戈拉
C.亚里士多德D.屋大维
解析:
选A 从“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可知,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主张,故A项正确。
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故B项错误。
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高于一切”,故C项错误。
屋大维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人物,不是古希腊思想家,故D项错误。
18.古希腊有人设想:
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
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
A.理性高于感觉B.关注人的世界
C.认识源于感觉D.美德即是知识
解析:
选A 洞穴之喻是设想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而当他们有一天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才知道自己在洞穴里面看到的是不真实的。
洞穴中的世界对应感觉世界,是虚幻的;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对应理性世界,是真实的。
由此说明理性高于感觉,故A项正确。
19.从11世纪起,欧洲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必修 专题 训练 精品 蒙昧 中的 觉醒 神权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