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人修养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970296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7.40KB
浅谈个人修养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浅谈个人修养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个人修养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
虽然历史讲得是过去的事,但它和现实关系密切,故事性较强,贯穿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可以再设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学好历史可以得到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增强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改革后的教材,图文并茂,直观性强,这些都有利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针对发展水平和特点各自不同、但却有巨大潜力的学生,必须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用爱心、责任感,开发“差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史动机,并使之内化成学史动力。
区别对待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如知识掌握多或少的量关系上,而且体现在知识钻研的深与浅、思维能力的高与低上。
如小字部分、方框中的原始资料,都可以有弹性地增减;
以某个历史事件为例,如果说差生只需掌握时、地、人、事、议,而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可要求在背景、影响或作用等问题的分析上多下些工夫。
区别对待不是降低对差生的要求,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他们引入正轨后,逐渐对其加码,促其赶上其他学生,使全体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再次,注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历史发展过程的因果联系,偶然性和必然性、多样性与统一性、曲折性与规律性等,无不反映着辩证思维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能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评价能力,这是人们较一致的看法。
传统的历史教学把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作为宗旨,从一个方面讲,这里有宝贵的经验。
因为学生学习、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历史知识为根基,但是没有重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包括分析历史的能力、比较能力、表达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训练、无疑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五项能力要求中的第五项侧重在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上,强调历史地、客观地认识社会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是逻辑的、辩证的、理论的思维能力,这既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也是历史学科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历史学科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吸收摄取加工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作为最佳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
首先是学会阅读。
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读教材,读相关的史料、图画、图表等。
可以从教材入手,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揭示本质,最关键的表述往往只一句或几句话。
要善于引导摄取、加工教材中最有断语意义的语言即最主要的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是使学生注意集中在所提问题有密切相关内容上的主要手段。
对低年级学生,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问题前置,如“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么?
”问题一提出就把“秦末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了。
对需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一般在阅读后问题后置提出效果更好。
如比较汉唐对外关系的异同点,说明唐朝比汉更强盛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在阅读中探索提取、加工等思维,逐步得出结论。
阅读过程中不提问题、单纯阅读的方法不可取,问题是设置悬念,给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阅读有利思维发展。
阅读中应提倡多问、大胆质疑、人人参与。
可引导学生对教材或史料中不理解、不明确的问题质疑,对教材不同论点质疑,对尖子生还可引导能质疑又能释疑,充分开发潜能。
其次学会讨论。
讨论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
学生参与讨论历史问题,它的益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争鸣,达到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
例如布置了“应该怎样认识殖民侵略的两重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这个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充分的分析、综合、比较,课本没有现成答案只限于结论,但与现实联系密切,同学们热切希望了解这个热点问题。
课堂上学生争论激烈、形成两种不同观点,史学家也有不同看法,但通过唇枪舌剑,统一了认识,得出:
侵略造成殖民地的贫穷和灾难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化是以殖民地化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目的是要把殖民地变成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劳动市场,并不是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变成发达国家。
在侵略过程中产生资本主义只是客观后果,不能把功劳记在殖民者身上。
讨论使学生理解了历史的要义,训练了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观点,又解决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学会了历史思维,从而达到提高素质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吕达主编,新课程改革研究丛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版
[2]郑金洲主编,中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9月版
[3]赵亚夫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版
摘要:
在这个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都离不开礼仪,而在众多礼仪中,个人礼仪是各类礼仪的基础,它指的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事的原则。
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方方面面,个人礼仪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而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古代的一些礼仪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塑造完美的自我。
个人礼仪礼貌用语修养
一、坐立行走
在古代,坐立行走都是是有讲究的,就说坐吧,席地而坐是古人一种日常起居习俗,它起源于商周时期,并一直延续到我国的唐代时期,长达2000多年。
而其坐姿又有不同种类,如下:
其一是席地而坐,其坐姿是这样的:
两膝跪在席上,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坐姿有点像跪。
这种姿势,我个人认为,有点接近日本的跪礼中的“正座”;
其二为跽,也称长跪,姿势为:
在席地而坐的姿势时,臀部离开脚后跟,上身笔直,这时人的身体似乎加长,故又称长跪,这是一种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有时也表示对别人尊敬的意思;
其三为蹲踞,也称居,具体姿势是:
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像我们现在正常蹲下一样;
其四为箕踞,具体为:
臀部贴地,两腿分开平伸,上身与腿成直角。
只是一种特别随便的坐法,也是古代也是最不恭敬的坐法之一,这也许和现代坐时跷二郎腿是一样不受欢迎的吧。
而现在,我们虽然不需要有遵循那么严格的规矩,但还是要懂得最起码的坐姿,便是要上半身挺直,放松双肩,双膝并拢,给人一种大方、优雅之感,这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同学喜欢跷二郎腿,并已经形成习惯。
翘二郎腿不仅仅会影响腿型,而且会给人一种太过随意,不尊重别人的感觉,我曾经听说一个真实的事情,一个素质很高的学生在老师的推荐下去公司面试,结果却令老师意外,学生并没有被录取,询问原因才知道,他开始时表现很好,坐姿很标准,回答问题流畅自然,老板对他很满意,可聊着聊着,他便翘起了二郎腿,背也很自然地蜷起来,最后被老板驳回了。
这就说明很重要的一点,不要临时抱佛脚,注意自己平时的一些礼仪的细节,养成好的习惯,那么无论出现什么状况,我们总会从容不迫去面对,并取得成功。
再说古代的站姿,自古以来“站似一棵松”是受人赞美的,在《礼记·
曲礼上》记载,“立如齐”“立勿跛”“立不中门”说的意思就是站的时候要呈立正姿势,不能站在门中间,就是在现在,我们的长辈还会教导我们不要站在门中间的门框上,是不礼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
所以我们在站立的时候要懂得一些忌讳,并且姿势要优美,放松并挺直腰板,给人一种自信、大方的感觉。
在古代的行走也分多种,行指走路,走即是跑,步是徐行,奔是跑,趋是小步快跑,而趋在古代是比较有讲究的,它是一种恭敬的动作,一般情况下都需要趋,特别是在长辈、老师、君王面前等。
平日里,我们不需要像模特走路一样优美夸张,还是需要抬头挺胸,走直线。
我觉得在和长辈一起走时,应配合长辈的步伐,不能自己走得飞快或很慢,显得不礼貌,也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二、礼貌用语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当中,仁和礼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曾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即有博大宽广的胸怀,宽容爱人,尊重别人,和他人和睦相处,克制自己的言语,约束自己,符合礼的要求,在这种言语要求的情况下,人们之间往往形成和睦友爱的和谐关系,而礼貌用语正体现了这一点。
古代很多礼貌用语如宾客到来的时候,主人会说“光临”;
请别人接收东西时,会说“笑纳”;
求别人指点时,会说“赐教”;
身体不适时,会说“欠安”赞美别人的见解会说“高见”等等。
这些礼貌用语在现代几乎不常用了,但它的影响还在,如我们在向别人咨询时,通常“请问,你知道xxx怎么走吗?
”当向别人请求帮助,表示感谢“让您费心了!
”当需要考虑一下再回答别人问题时,“我再斟酌斟酌。
”
而大学生在言语方面的改变是紧随潮流的,带有时尚感,例如,当见面时,不再说“你好/您好!
”他们认为这样会显得过于死板生硬,过于正式而带有一种距离感,而是说采用带有随意色彩的英文“Hi/Hello!
”或“嗨!
”这样显得热情,讨人喜欢。
当陌生人见面时,不再询问“您贵姓?
”而是直接询问“Hi,你叫什么名字啊?
”或稍微委婉些“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当熟人见面的时候,是这样说的“Hi,去哪儿啊?
”“美女/帅哥,最近咋样啊?
”言语中所采用的“美女/帅哥”等这样的词语早已在大学中习以为常,并不显轻浮,反而是对对方的一种赞美和肯定,也是一种礼貌的用语。
与对方说话时也要也应注意一下仪态,语气要亲切并且态度落落大方,最好能够面带笑容,不是虚伪的笑,而是非常自然、友善的笑,从心底发出的笑往往目光带有含笑脉脉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三、个人修养
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个人礼仪,那么个人有良好的修养,才会在礼仪上表现出好的一面来,所以加强个人修养是很重要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畅游书海,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在学识方面日益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首先就是个人的形象气质。
不要过分清高,孤傲冷僻的气质只会让人想要远离,要温和淡然。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外在美不一定就会吸引众人,而气质美才是真正的美,才能真正展现个人的魅力。
其次在平日与人交往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为诚实守信,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靠的便是诚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努力做到,这是一种懂礼仪的表现。
其二为谦虚宽容,自古以来,谦虚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的人才受大家欢迎,在生活中要懂得宽以待人,总会有人伤害到你,但若无伤大雅都要适当地给予宽容,也正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其三为亲切友善,学会发自内心去爱别人,关心帮助别人,待人和善亲切,让大家感受到自己的真心便足够了。
在生活的一些琐事上,也会不经意间体现个人礼仪,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说的爱护公物,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做不到,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
有同学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
垃圾桶被踢翻;
课桌椅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古人云: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体现了个人修养的缺失,那么外在的礼仪也就没有达到好的标准。
其实,我们要做到的很简单:
吃完的东西不随手乱丢,看到流浪的小动物能够用一颗善心去爱护它,给饥饿的它们喂喂食,在图书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个人修养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