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参考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957677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1KB
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参考教案Word格式.docx
《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参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参考教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具与学具
教具:
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
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
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
教师总结:
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
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
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
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
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
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5.教师展示作品:
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
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
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
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
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
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10.教师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文人画作品,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
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11.课上或建议学生在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
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
请一些学生讲述一下活动的完成情况。
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要点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
指出,从“审美自律”这一趋势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希望摆脱社会中流行的艺术程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阿拉伯幻想曲》,请同学们运用感悟式鉴赏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3.研究教材第40页关于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
注意把《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和《自由引导人民》这两件作品跟表格中的文字描述对应起来。
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4.教师进行总结,并做一些必要的补充。
5.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教材第41页的“思考与交流”。
可以把学生对比《浴女》和《阿拉伯幻想曲》的结果跟教材提供的表格进行对比,看对两个流派的特点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6.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
请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
7.教师展示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请同学们与新古典主义作品进行比较(用形式鉴赏法和比较鉴赏法完成这一活动)。
8.学生研究并分析教材:
教师请同学们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第41页关于印象派的材料。
◆注: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
你认为印象派在当时为什么会引起观众的震怒和批评家的指责?
9.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分析)。
10.教师总结:
印象派画家由于突破了当时流行的绘画程式与人们的欣赏习惯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11.深入研究:
请学生深入研究印象主义画家在哪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绘画程式。
12.学生分析并回答,教师总结。
13.完成“活动建议二”。
教学资料
自由引导人民 (法国)德拉克洛瓦
欧仁·
德拉克洛瓦(1798.4~1863.8)于1816年到巴黎学画。
先进入古典派画家格罗的画室,后又研究普吕东。
这幅《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8日》,260厘米×
325厘米),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
画上所展示的这幕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是他在自己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
这里除了参战的市民、工人以及那个象征阿莱尔的少年英雄之外,画家在正中还设想了一个象征自由的女性形象,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里吉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擎飘扬着的三色旗,正转身号召民众向君主专制王朝冲去。
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也是这幅三角形构图的制高点。
德拉克洛瓦选择这个造型优美的自由女神形象作为全画的主人公,是他浪漫主义想像力的表现。
在创作上,德拉克洛瓦追求的是个性解放。
在社会改革上,他向往的是自由、平等。
而要反映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要热烈歌颂人民群众争取自由的斗争,就必须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理想形象。
采用历史或神话素材正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色,因此,他在这里选择“自由女神”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象征。
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
右侧那个身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是大学生,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对自由的渴望(有人认为这就是画家本人),在他身后有两个高举战刀怒形于色的工人形象。
前景上除了倒毙在瓦砾堆上的禁卫军尸首外,还有一个受伤的青年匍匐着想站起来,仰望着女神手中的三色旗。
远处是处在晨雾中的巴黎圣母院。
如果仔细观赏,还可隐约看到北塔楼上飘扬的一面共和国旗帜。
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也极其紧凑,色调丰富炽烈,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拾穗者 (法国)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兴起,当以巴比松画派为先驱。
在这个画派中,最能真实地表现农民与自然的关系与矛盾的,应首推米勒。
这幅作品便是他表现此类题材的系列作品之一。
这幅表现农民境况的《拾穗者》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
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蕴有政治意图,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
有人评论说:
“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三个司命运的女神。
”甚至还耸人听闻地说:
“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在被法国革命风暴席卷过的巴黎,一幅画、一篇文章往往会被从中附会出政治色彩。
发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
据同代人回忆,米勒是允许他的革命伙伴按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作品的主题的。
这一事实,足以说明米勒对于当代革命事件至少表示过同情。
此幅《拾穗者》的草稿有二十余幅。
可见,米勒在艺术上对法国农村现实的表达,并非只体现一种安于天命的思想,而是寓强烈的呼声于无声之中。
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
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
“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
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
它不像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
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
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
”这段话给我们欣赏、分析和研究这幅《拾穗者》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历史见证。
它的力量产生于真实,因为它不是谎言,就能使敌人丧胆,让人民振奋。
这就是米勒这一幅《拾穗者》的艺术意义所在。
兰亭序 (东晋)王羲之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51岁风格成熟时的代表之作。
它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我国魏晋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历代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后移居会稽山阴(今绍兴),遂为浙江人。
他是司徒王导的侄儿,初为秘书郎,累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被尊为“书圣”。
会稽佳山丽水,当时不少名士居于此地,吟咏性情。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山阴兰亭(故址在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流有东山再起名满天下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名理精湛游心物外的高僧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
这天风清云淡,名士们分坐在蜿蜒的溪水两旁,司令的人将斟满的酒杯从上游顺流漂下,停搁在谁的跟前,谁就得饮酒赋诗。
宾主兴致盎然,成诗37篇,众公推王羲之作序以存念。
这篇流传千古的美文妙墨,当时即以蚕茧纸、鼠须笔乘兴所作。
手稿共28行,324字,前松后紧,间有顺手涂改数处,极为自然随意,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圆融境界,加之酒后微醺,如有神助。
醒后曾再书,竟不能复得。
此帖传为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本,纸本,故宫博物院藏,素称“神龙本”。
千百年来,流传有绪的《兰亭序》已深入人心,并孕育了以“中和”为极则的书法审美观念。
其书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用笔秾纤得体,遒丽天成;
章法如斜反正,纵横自如。
文中“之”字重复达二十多次,然字字意殊,极尽和畅变化之美。
从书法美学上讲,表现为空灵、自然,以韵为尚;
流露在笔尖墨端,则是任情适性,天真烂漫。
早春图 (北宋)郭熙
《早春图》是宋代郭熙的代表作之一,它敏锐地展现了严冬刚过,大地复苏的细微变化。
远处峰峦高耸,山谷间雾气弥漫。
中景楼阁,瀑布高悬,涧水奔流。
近处河流刚刚解冻,渡口山路上旅客行色匆匆,枯瘦清简的松树有主有宾,攲正多姿,新芽初绽。
画家运用纯熟的技巧,展现了季节的特点,细微地表现出悄然而至的早春气息,环境优美舒畅,意境深远。
《早春图》山水灵秀,构图幽奇,变化多端,既有“春山艳冶而如笑”之姿,又给人“可游可居”之感。
虽然篇幅不大,所画之图是兼具三远的全景式山水,但布景立意,妙合自然,几乎无懈可击,体现了郭熙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也是郭熙绘画理论的一个很好诠释。
郭熙是宋代杰出的画家和卓有建树的山水画理论家。
他的理论成就见于其子郭思辑录的《林泉高致》一书。
他主张继承前人的成果,反对“局于一家”和“蹈袭”;
主张“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
他认为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不应仅限于技术的追求,一个优秀的画家还应力求做到“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要广泛接触生活,深入实践,师法自然,并且还要撷取典型,创造典型,绘制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世界。
他指出:
“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认为自然山水变化万端,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无不相异。
对于山水画的构图,他认为“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至于溪谷桥径、渔艇钓竿、人物楼观等,都须分布合理。
特别重要的是,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取景的三种形式: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郭熙把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自身的山水画创作上。
千里江山图 (北宋)王希孟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
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
”清人宋荦《论画绝句》中提到的这位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大成就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王希孟就创作了这件宏幅巨制,时年18岁。
《千里江山图》是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留下的惟一的作品。
它以一匹整绢画成,交替运用深远、高远、平远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展现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术 鉴赏 第三 单元 第五 进入 历史 参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