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基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942649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276.23KB
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基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Word格式.docx
《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基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基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育品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速成论’’和“沉淀论"
供读者思考。
第四章
深入分析了新东方品牌传播策略。
品牌文化差异性传播、口碑传播、公关传播和
全员参与传播是新东方品牌传播的“四大利器"
。
第五章阐述了结论和文章的不
足之处。
本文对一些教育机构和有志于从事教育品牌传播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东方;
教育品牌;
品牌传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使全球范围的竞争越
来越激烈和复杂。
从某种意义上讲,竞争越来越表现在品牌的竞争,谁拥有强势
品牌,谁就能在某个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继企业品牌形象理论之后,近几年来教
育品牌讨论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然而成为热点并非偶然,有深刻的社会
背景。
一、企业品牌形象的启示
经济全球化以及新经济的影响空前地激化了市场竞争的强度、广度和深度,
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异质减小,全球市场步入买方阶段。
在这种商品极大丰富、差
异性不明显的买方市场下,企业或其产品如何树立自身的特色以区别竞争对手,
如何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吸引用户,目前企业界达成的普遍共识是树品牌、塑形象。
而这一思想也强烈影响到教育领域,在教育界,英国的剑桥、牛津,美国的哈佛、
西点,我国的北大、清华等等都被称为名校,经过历史的演变,这些院校都形成
了一套创建、管理、经营名校的方法,并对经营教育品牌形成了一套传播、维护
的方法。
然而,从社会“教育品牌意识”的普遍性和关于教育品牌的研究来看,
在中国,教育品牌时代还处于初始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各国教育被迅速推向国际大市场,教育由单纯消费
性公共事业正逐渐变成有利可图的产业。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对教育经济
的论述中指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作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
服务部门具有产业属性。
’’∞很显然,一个R渐繁荣活跃的国际教育市场正在形
成并不断发展,中国再也无法逃避更不应该放弃这个日益壮大的市场。
二、中国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影响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由政府实行一元化管理,一切由政府投资、
管理。
这种传统的国有办学模式一方面造成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使学校缺
乏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活力和动力,无法使潜在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
利用。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办学
体制进行了新的描绘:
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
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①1997年国务院发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社会
力量办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力
量办学工作的领导,将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易组织,我国在V/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
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均做出了承诺。
根
据这些承诺,中国的生源除向国外流动外,其他国家的办学实体,如中外合资办
学、外商独资办学、外资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实体逐步进入国内教育市场,形成
公办、民办、国际办学三方共同竞争的新格局。
所以,未来教育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也是教育品牌越来越受到关注的
原因之一。
三、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办学体制的改革使教育供给方式发生多元化,而教育生源却在日渐减少。
就
基础教育而言,中小学的生源呈现减少的趋势(见表1)。
生育人口的减少以及
办学体制的多元化,使受教育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的教育消费也更理性,教
育行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
学校要生存、发展,必须打造一个优质的教学
品牌,才能站稳脚跟。
国家和政府也日益重视对教育品牌的创建和维护。
(2003—2007年教育振兴
行动计划》第38条第二款提出“实施中国教育品牌战略’’,这是教育品牌概念第
一次见之于国家政策性文件,也是国家对当前全球化大背景的回应。
综上所述,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教育品牌
的发展,“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让别人知道"
的意识渐渐增强。
因为树立良好
的教育品牌形象可以赢得家长、学生的信任,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会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为教育机构改善办学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激烈
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必须理性地审视、分析和预测中国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
和挑战,借鉴其它产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来树立和强化教育品牌意
识,及早打造优秀的教育品牌。
第二节教育品牌相关研究概述
教育品牌研究最初始于学校品牌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教育
形式和组织的多样化,比“学校品牌"
内涵更广的“教育品牌"
才渐渐广泛可见
于相关研究中。
由于教育品牌涵义甚广,专以“教育品牌’’为名的研究资料较少,
教育品牌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学校品牌和其他教育机构品牌。
笔者按这两个类别对
其进行了整理归纳。
一、教育品牌一学校品牌的研究
在内地,学校品牌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当时中小学校长
培训的需要,一些讲授“学校公共关系"
专题的老师开始涉及到“CIS"
和“学
校形象”之类的话题。
①
真正把品牌和学校连接在一起,论及“学校品牌"
这一话题,从目前所查阅
的资料看,是两篇记者对学校的采访见闻:
张玉阶的1999年在《教育发展研究》
发表的《特色,一所学校的品牌》和徐桂生2000年在《人民教育》发表的《“独"
字当头创品牌,“特"
字为上谋发展》。
不过这两篇文章并没有论述到学校品牌相
关问题。
吴钊、路新平200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的社会科学版发表了《高
校品牌战略探析》,该文对“品牌的内涵、高校品牌的价值、高校品牌的作用、
创建成功的高校品牌"
等四个方面作了分析,可以算是一篇比较早从品牌角度研
究高校发展的论文。
从2002年开始,“学校品牌’’一词便频频见之于书刊报网。
2004年,连续
出版了一些关于学校品牌研究的期刊、著作和论文;
2005年3月,由北京永博
明研究院主办的《学校品牌管理》出版;
同年5月,庞茂军和彭亮主编的《学校
品牌建设与管理》由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
同年6月,余明阳、朱纪达、吴
玫编著的《大学品牌》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
从2003到2005年,一些高等院
校的硕士论文也开始选择“学校品牌刀及其相关闯题进行研究。
在学校品牌传播研究方面,2000年天津师范大学张连生在《学校形象论》
中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学校形象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在该书
的第八章,作者提到学校宣传和宣传推广所要遵守的守则。
这是相关著作中比较
早明确提到学校品牌与传播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外的教育机构不断地通过各种媒介与我国的
高等院校争夺生源,国内的高等院校,尤其是普通高校面临着危机。
因此不少学
者开始运用品牌传播学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发展问题。
如:
2002
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陶晓瑛在《高等学校形象的建树与传播》中明确提出,
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并进行传播是高等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学校要
增强实力,凸显办学理念与特色,树立品牌形象,同时加强对外联系,通过传媒
扩大影响,以取得社会公众的信赖;
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的丁家永发表《打
造强势品牌学校的战略性思考》,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打造品牌教育的主要传播
方式。
‘在研究中,不少学者还研究运用CIS来提升高等院校的品牌传播。
2003
年,广东教育学院的闫德明在{ClS与学校品牌形象策划》一文中,提出将CIS
应用于学校品牌形象的策划中,提出学校行为识别的外部系统主要有人际交往活
动和专题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主动创造机会,引导舆论,传播学校的良好品牌
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盘活办学资源,促进学校的发展"
2003年桂林
4第一章绪论
电子工业学院的葛俊杰、宋冬慧在《谈高等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中提出,以高等
学校形象为核心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塑造和传播高等学校形象,可以显示独特
的学校个性。
对职业院校与民办院校的品牌传播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
由于我国民办教
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民办教育的兴起是教育品牌传播得以在更大更广的范围
内引起重视和探讨的又一个原因。
民办学校多为新建,因而学校品牌的建设和传
播成为了学校生存的根本前提,市场的竞争和需求是职业院校和民办学校需要解
决学校品牌建设的传播的动力。
而大多数职业院校由于实力不强以及缺乏对市场
和传媒的了解,没有建构良好的品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职业教育的品牌
建设和传播问题越来越尖锐地摆在办学者前面。
因而,两者在研究成果中尽管其
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及高等院校的研究,但其数量却是最多的,据中国期刊网相关
资料统计,在400多项与教育、品牌相关的论文中,其中四份之一是对民办院校
与职业院校的研究。
另外,对中小学的品牌传播的研究也在兴起。
然而对中小学校品牌传播的理
论不多,除了张连生的《学校形象论》外,其余与品牌建设和传播相关的多是学校
改头换面的外宣资料或学校建设的经验总结。
2003年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中国首届
教育策划研讨会,从策划学的角度对中小学校品牌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探讨。
除此之外,一些对学校品牌传播的批判性文章也出现,说明了学校的品牌传
播有趋于理性的趋势。
2005年,北京教育学院院长研修学院陈丽在《学校品牌
塑造策划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指出,一些教育品牌传播忽略学校品牌的内涵个性,
忽视学校品牌的实质,将学校品牌等同于视觉形象,或者自我张扬过度,品牌管
理缺乏统一和长效机制。
二、教育品牌——其他教育机构的品牌研究
在其他非学校教育机构中,外语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研究占相当大的比重。
目前,英语和IT是目前教育培训业的两大支柱。
仅是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
市每年这两个领域的培训产值之和就分别达到10亿至20亿元人民币,英语培训
产值占其中80%。
基于这个因素,从品牌角度研究相对较多的也是以英语培训为
主营业务的培训机构品牌。
在中国加入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成为世界
制造业中心等学英语利好因素的推动之下,我国英语培训市场将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保持快速的增长。
当前,国内的英语培训市场尚处于地方品牌占主导地位、市
场割据的局面,但根据市场营销理论,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将出现高度的整合和
集中。
因此品牌至上,适度集中将成为未来英语培训市场发展的总趋势。
据2005
年度中国英语培训市场调查报告,有望进行培训的被访问者选择学校最看中教学
品牌(占总数的78.4%),排在首位,远远高于教学质量(占67.9%)。
由此可见,
品牌建设将越来越受到培训机构的重视。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
目前英语培训产业主要由四种力量组成,一是各大高校延伸出来的英语培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品牌 传播 研究 基于 新东方 集团 策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