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941487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23MB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Word文档格式.docx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种房屋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分为上、中、下三层或仅上下两层,有些下层紧挨或依靠着山体,有些以竹木或石头围护,形成家畜棚,是关牲畜家禽的地方,中层住人,顶层用来晾嗮作物或作客房。
其基本格局为,人畜共同生活在一个建筑空间内。
广西各少数民族如壮、瑶、苗、侗、毛南族等还根据各自的居住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与特色,如全干栏、半干栏、半边楼、吊脚楼等。
吊脚楼
在广西这片土地上谋生以求最简单的温饱不难,因为山岭平畴、河沟湖汊,所在皆不乏衣食,只需用勤劳和血汗去换取即可。
随处搭一间竹篱茅舍以避风雨也极为容易,因为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唾手可得。
但就一般家庭而言,如果要建一座像样的、能传诸后世的土木结构或者全木结构的房屋,往往需要一辈甚至几辈人的劳作积攒。
纹饰
民 歌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
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
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
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
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
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
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
(一)壮族民歌。
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
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
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
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
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民歌、学唱民歌,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民歌中了解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历史,学习和体验本民族的祖先布洛陀这位“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和“歌仙”刘三姐的斗争意志和生存智慧,而且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本身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对象的活动,是一种善于体验生存意志和情感,善于享受生命快乐的一种智慧。
对于世代生活在壮乡的人们来说,民歌氛围给了民众很好的文化体验土壤,即使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是乐唱善歌不但给了人们热爱生活的理由,还在深层次上使人们的文化身份在不断认同中清晰、明朗、深刻起来,从文化自在发展到文化自觉,进而在文化认同中主动进行自身的文化身份塑造和再塑造,从而优化、美化和完善自身。
通过民歌音乐,壮族人民能将自身品质、思想、行为等提升到较为完美和高尚的程度。
1.壮族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具有寓乐于歌、寓教于歌的特点。
壮族民歌把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向往追求美好生活。
“赞美歌”以歌赞山、赞水、赞村、赞事、赞人;
“迎客歌”主人要以歌迎客,自谦自责;
“猜谜歌”具有相当高雅的美学鉴赏价值,它融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是比知识、比才能的对歌;
“劝世歌”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行为规范、劝告世人尊老爱幼、尊纪守法;
“古歌”用来歌颂民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等。
总而言之,壮族民歌的题材与内容,是由时代、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斗争、生息等决定的。
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农耕百事等内容。
2.壮族民歌的特点还在于表达感情上。
壮家儿女勇于唱情,善于唱情,爱情、友情、亲情都唱得淋漓酣畅,动人心魄,使听者随之而喜怒、而哀愁,达到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艺术效果。
所有这些都是壮族传统民歌的精髓,也是壮族精神文化的缩影,反映了广西壮族人民悠久的社会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3.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独特。
就形式分,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
从内容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
壮族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调,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如:
欢、西、加、比、论等。
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其中有叙事用的平调;
有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特别是靖西马隘及田阳古眉山歌调、马山山歌调、环江山歌调等尤其著名。
在壮族聚居的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而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
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100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广西6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
壮族多声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艺术形式上比较成熟和完美,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的一种形态,是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突起的高峰,也是壮族劳动人民生活经验、思想精神和艺术智慧的结晶。
4.壮族民歌之所以美,之所以诱人,还在于壮族人民的开放、容异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
艺术来源于生活,代表其文化,各民族文化就有各民族的特点,“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
壮民族具有开放、容异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
他们不排外,欢迎外族人来壮族本土居住,且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壮人不固步自封,善于取长补短,大有海纳百川之势。
比如,自古及今,壮人一直以学会汉字汉语为荣。
历史悠久的方块壮字有不少是借用汉字或对汉字加以改造而成的。
又如,在广西各地,壮族与瑶族、壮族与侗族、壮族与苗族、壮族与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仫佬族等各族聚居的村寨比比皆是且和睦共处,歌唱民族团结的民歌亦不绝于耳,凡此种种,都充分展现了壮民族开放、包容的民族心态与文化。
而歌者美的心灵,是构成壮族民歌永久不衰的细胞质,是壮族民歌生命的蛋白质。
所以,壮族人民独有的文化特质以及壮民族美好心灵所唱出来的歌,将打动世界。
二、苗族民歌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苗族自古有歌,并且种类很多。
从大的方面讲,有山歌、婚礼歌、祭祀歌三大种类。
这些歌,世世代代都由艺人们口头传授得以传承下来,形成社会的特色文化。
这些特色文化,是苗族人民不可抹灭的财富。
苗族民歌中隐藏着很多深刻、简练、感染力及强的语言,这些语言组成的词汇,表达出来的内容,哲理性和逻辑性都很强,有的是用汉语言不能够表达的。
苗族民歌,历来都是靠口头传承的,又基本是传统腔调口头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苗族的民歌也随着发展,甚至有了改革。
改革后的民歌,就演化成为了歌曲,有文字依据。
各个不同的苗族区,都有他们自己自编自唱的歌。
苗族人民热情大方,
1、广西融水苗族民歌之所以好听,在于它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句式多变,不仅有三言、五言、七言,而且还有杂言句和散文体等。
歌词以五字句居多,有的押调不韵,有的押韵不调,有的既押韵又押调,吟诵时声调与节奏都有一定的规律。
苗族民歌比喻丰富、生动(如“苗山的树林嫩青青,北京的太阳暖人心”),讲究排比(即用一系列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并列的句子去表现内容)、对偶(将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的词句对称地排列起来,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2、广西融水苗族民歌有其独特的地方,它的歌均为单声部旋律,多为单乐段结构。
曲调和语言的结合相当密切,旋律线条依附于诗歌朗诵的声调,滑音与变化音较多,尤其是七言句和自由体唱词的曲调带有吟诵式的特点,融水苗族民歌演唱的方式接近于讲话,并且带有浓厚的鼻音和装饰性的喉头颤音。
它的曲调音域在f─d[sup]1[/sup]六度之间,也常出现g─d[sup]1[/sup]、a─d[sup]1[/sup]等四度、五度音程的上下跳跃以及一些变化音程,从而构成它独特的风格。
融水苗歌主要有羽、徵两种调式,每个乐句落音一般都在调式主音上,调性比较鲜明。
苗族民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歌与舞蹈并行。
芦笙舞就是一种比较欢快的集体民族传统舞蹈。
斗牛节时,人们跳芦笙舞,表达一种节日的喜庆,抒发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人们传唱苗族民歌,跳苗族舞蹈,表现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苗族文化的内涵。
“民族服饰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又是世俗化的宗教礼仪,是连结鬼神与人间的媒介。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某种自然灵物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遗留”,这些特殊的衣服饰物一般与御寒、遮羞、美观、财富、权力等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在服饰中拥有一种崇高或神秘的意味,包含有民族宗教信仰传统意识。
在服饰所反映的信仰崇拜中,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
有些服饰在宗教仪式中就是最好的祭物或法器,感通着天地人神、江山社稷,影响着族运变迁,人生命相。
通过这一外在表征的服饰,人们可以透视各民族的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领悟各少数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及情感体验。
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与这个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紧密联系着,服饰也就成了这个民族经济生活精神载体的一个方面。
一、壮族
壮族服饰充分显示了壮族信仰文化,使其信仰理念具象化的是其纹饰,那些花纹、龙纹、鸟纹等等都蕴含着深层的信仰意象,体现的是壮民原始自然崇拜观念。
花是壮族服饰最为常见的装饰图案。
衣裙、胸兜、围腰、壮锦、绣球、儿帽、背带,均绣有各色花朵,多为常见的牡丹、梅花、茶花、木棉花、菊花、荷花、葵花及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花,更有以花为组图的图案,如蝴蝶朝花、凤穿牡丹、飞字夹梅、凤凰花树、石榴夹牡丹、孔雀闹梅、喜鹊登梅、四宝围兰、五彩花卉等等。
壮族多用从织的洋布干衣料,格式多种多样。
壮族男子的服卸个别替一身蓝白,裤角稍严,尾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巧的围裙;
大伙子多脱错襟下衣,腰间解一条腰带。
龙胜县龙脊一带壮族姑娘的传统冬卸,上红高青,用料多为粗棉布,当初也有用绢和洛纶的。
上衣格式为仄领、对襟、西袖。
中襟缀二只布扣,手农精致,有蝴蝶形、菱形等款式。
袖筒中腰和袖口绣无“花栏杆”,用丝战配色极为讲求,花形也多种多样。
衣衫腰身部位比拟宽紧。
裤子为青色,严筒,裤筒中腰也镶有两讲宽约一寸的“花栏杆”,多为锻带减绣花色。
壮姑脱上这套衣裳,配上线内情花胸围战方形法洁印花尾巾,耳挂串珠环,腕摘文银镯,走在城间路上,给人以洒脱、天然、协调的内蕴美感。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壮族服饰就这样与宗教信仰结伴而行,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
作为一种基本而普遍的文化模式,服饰“既是一个以为能增加巫术效果的逼真形象,又能从这种由模仿得来的外观创造,以及所产生的幻觉真实中导源出一种愉快的感觉。
”
二、苗族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广西 传统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