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北师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941407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04KB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北师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北师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北师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课堂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讨论、分析拿破仑战争并给其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了解,认识到:
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
而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使拿破仑又走向了失败,正是“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
探讨中认识:
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前期反抗反法同盟的干涉,战争具有正义性;
后期拿破仑将战火烧至其他国家,使战争具有侵略、非正义性的一面。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1、本课讲授性信息较少,教师的发挥、展示空间相对狭小。
因而宜将课堂适当让与学生。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收集拿破仑的信息、故事,通过学生主动的学解决书本中大部分的学习任务。
授课中,教师可采取学生讲故事、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较好的互动气氛中完成教学。
2、本课教案设计时,我个人认为不应受教材的局限,可对整篇课文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为拿破仑人生的四步曲:
崛起—称帝—征战—败亡,使学生对拿破仑的人生轨迹有大体认识,
然后利用拿破仑对自身评价的话引至《拿破仑法典》的讲解。
(二)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
复习提问:
1、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2、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制宪会议颁布的文献是?
3、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
(在屏
幕上依次打出下列名言,指导学生
体会每一部分的名言折射出名人的什么品质)“名人名言赏析”。
第一部分:
1、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2、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三个字只有在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3、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学生欣赏名言,回答问题。
生1:
这个人是非常自信的。
生2:
非常坚强、勇敢,不怕挫折。
生3:
也非常好胜。
第二部分:
1、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
2、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这个人还是很有眼光的,能认识到中国的潜力,很不简单。
热爱祖国,崇尚文明。
第三部分:
1、统一指挥是战争的第一要事。
2、总司令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静的头脑。
3、伟大的统帅应该每日自问数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现敌人该怎么办?
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称职的。
这个人一定是个杰出的军事家。
具有丰富的
作战经验和非凡的指挥能力。
谨慎、严格要求自己。
师:
很好,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品质和能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些名言也是出自一人之口,你能猜到这个人是谁吗?
(学生先是惊讶,接着很快在教师的引导下猜出是拿破仑)
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了解拿破仑的生平,说说“我眼中的拿破仑”。
讲授新课:
教师:
著名笑星潘长江有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幽默之中说明:
个头矮小的人也能成就大事。
我们都知道拿破仑并不像其他欧洲人那样身材高大魁梧,但他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时刻让法国人至今仍然引以为自豪。
拿破仑是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人物,我们对他有一点了解,更多的还是对未知部分的兴趣。
同学们都按照我的布置分组回去查阅了大量资料,每个组都非常愿意与其他的组分享成果,下面就让每一组的代表给我们做精彩展示。
1、崛起
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拿破仑”、“拿破仑就任第一执政”,下面请第一组的A同学为我们展示收集成果。
学生A:
拿破仑(荒野雄狮的意思)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科西嘉岛当时刚刚被卖给法国。
他的家族是当地的
一个贵族世家,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
拿破仑一开始自认是一个外国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国独立出去。
16岁时他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
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受到雅各宾派的赏识。
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毕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
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
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
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凯旋而归。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
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
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xx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
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
“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
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
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
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
巴黎。
1799年11月9日,回到法国的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拿破仑生来个子矮小,性情古怪
;
他出身贫寒,却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从一个炮兵上尉一跃而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因此,被称为“科西嘉怪物”。
(学生参照课本32页内容,结合老师所展示的两幅图片,给大家介绍拿破仑的一些事迹,主要是他人生早期的成长之路及“雾月政变”;
准备充分的学生可能会介绍一些拿破仑的其他小故事,上述内容仅为参考,可删
减)。
教师:
对学生讲解进行点评,多肯定多鼓励,以激发后面几组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称帝
多媒体展示图片拿破仑《加冕》。
请第二组B同学上台。
学生B:
1804年12月2日清晨,寒风裹携着雪花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
参加拿破仑登基典礼的客人从凌晨6点开始就已经陆续从家里出发,前往巴黎圣母院。
圣母院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务必使每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事实上,从5个月前开始,他们就已经为此而忙碌,登基典礼上的每一个步骤与细节都由通晓礼仪的资深外交官——一名旧王朝的后裔精心设计。
上午9点,教皇庇护七世准时从下榻的杜伊勒里宫出发。
他乘坐的马车由法国骑兵队护
送,按照惯例引领仪仗队的是教皇的使节——但这次的使节却骑在一头驴子的身上。
这
项故意的安排引起了两旁市民一路的嘲讽和讥笑。
拿破仑从来都不喜欢罗马教廷,但为了使自己的统治能因得到教会的支持而变得稳固,他还是选择了像曾经建立欧洲帝国的查理大帝那样接受教皇的加冕,只是他不会自己前往梵蒂冈,而是希望教皇能亲自来巴黎。
早在8月份,教皇已经接到了拿破仑的邀请。
他本来不想答应这个法国人的“无理要求”,但与拿破伦邀请他的原因类似的是,教皇考虑到妥协可能改善教会在欧洲受革命浪潮影响日渐衰退的处境,而且说不定还能趁机讨回被法军占领的封地。
他最后还是答应在11月初前往巴黎,为此,皇帝的登基典礼不得不从拿破仑最喜欢的11月9日(雾月革命纪念日)推迟到12月2日举行。
11月25日,拿破仑身穿猎装,在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迎接教皇的到来。
相互拥抱之后,拿破仑的马车突然开始前行,他自己则率先从一侧跳上马车,然后才邀请教皇上来——孰尊孰卑一开始就被安排得清清楚楚。
12月2日正午12点,几束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巴黎市苍白阴冷的天空。
拿破仑和约瑟芬金碧辉煌的马车刚刚缓缓驶到巴黎圣母院,而庇护七世此时已经在清冷的宫殿里等待了将近两个小时。
拿破仑在宫殿门口披上沉重的冕袍,与拖着长长裙裾的约瑟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在描述这次盛典时,都称之为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舞台剧”。
在典礼举行的几个星期以前,拿破仑和他的妻子约瑟芬已经借助玩具娃娃和模型熟悉了典礼上的每一个细节。
坐在圣餐台前等候加冕的拿破仑,身着镶嵌着银鼬皮的紫色天鹅绒礼服,佩戴着据说是查理大帝登基时曾经用过的宝剑,手执权杖。
按照拿破仑的计划,这些装饰应该让它看上去更有威力。
弥撒过后,教皇为拿破仑夫妇的头上和手心分别施了涂圣油礼,并且为他们的王冠赐福。
关于加冕的那一刻,史学界最新的一种说法是:
拿破仑自己从圣餐台上拿过桂冠,亲手为自己戴上。
这是事先同教皇商定好的。
而之前由法国19世纪另一位历史学家提出的说法是:
拿破仑从教皇手中抢过王冠,戴在了自己头上。
整个加冕仪式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在沉重的礼服下,拿破仑自己也不时表现出困倦的表情,好几次控制不住地打着哈欠。
几乎所有在场的嘉宾后来都抱怨这个加冕仪式过于冗长,而巴黎圣母院的宫殿也太过寒冷了。
(本段内容主要起串联作用,教师在课前适时加以引导,学生主要了解一些拿破仑加冕称帝时的趣闻佚事)。
刚才B同学声形并貌地向我们描绘了拿破仑加冕称帝时有趣的故事,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伟人的另外一面。
拿破仑闻名于世,使后人记忆深刻的还是他的战功赫赫。
3、征战
教师:
现在请我们的第三组C同学为我们解说“奥斯特里茨战役”。
(同时出示图片)
学生C:
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拿破仑的军事杰作,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这次战役的经过。
(战争过程略)
奥斯特里茨战役,法军获胜。
至此,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帝国的铁蹄踏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
(展示拿破仑帝国鼎盛时期的形势图)
4、败亡
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拿破仑来说,决定他一生命运的是“战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
接下来请第四组同学给我们讲一讲决定拿破仑人生成败的最后两次战役“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
学生D:
“莱比锡战役”(内容略)
学生E:
“滑铁卢战役”(内容略)
生活中我们常用遭遇“滑铁卢”来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挫折或失败。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典故与拿破仑有关。
但我们不禁要问:
戎马一生的拿破仑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失败?
学生1:
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
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 历史 上册 拿破仑 文韬武略 教案 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