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2讲义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922467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6.52KB
历史岳麓版必修2讲义Word格式.docx
《历史岳麓版必修2讲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岳麓版必修2讲义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土地制度:
1、商周时期: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2、春秋战国:
随着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包括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土地兼并现象贯穿始终。
三、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生产模式看是精耕细作;
2、从经济结构看以种植业为主;
3、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是小农个体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三:
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②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结合;
③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的优点有二:
①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②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局限有二:
①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脆弱,易破产、。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金属冶炼业
1、“青铜时代”从夏朝到春秋末期,长达15个世纪:
数量多、规模大、种类齐、技艺精;
2、“铁器时代”从春秋开始,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3、“冶炼燃料”煤开始于西汉,普及于北宋;
焦碳的使用开始于南宋,普及于明朝。
二、纺织业
1、西周技术突飞猛进;
2、汉代开通丝绸之路,中国被成为“丝国”,发明提花机;
3、唐代发明缂丝技术,南方成为丝织中心;
4、“棉织”宋元发展,黄道婆改进技术,松江成为全国棉织中心;
5、明清时期南京、苏州、杭州成为全国三大丝织中心。
三、陶瓷业
1、“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发明彩陶、黑陶、白陶。
2、“瓷器”:
①东汉晚期烧出了青瓷,魏晋南北朝发明白瓷,②隋唐、白瓷成熟并形成“南青北白”体系,③宋代出现景德镇等地方瓷窑体系,④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⑤明清瓷器和丝绸一起成为出口的大宗产品。
四、生产组织形式
1、“官营手工业”从西周到明代前期一直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管理统一、生产集中、原料供应、产品指定、工匠世袭;
优点是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技术高、资金足;
局限是缺乏竞争、不计成本、强制劳动、效益低下。
2、“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唐以前主要是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形式,唐宋时期商品化程度提高,明代中叶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五、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1、手工业发展一直受农业发展的制约;
2、、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欢迎;
3、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组织形式并存;
4、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商业的发展
1商朝出现专职商人和货币;
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对商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3、春秋战国出现高潮:
私商崛起,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4、隋唐时期蓬勃发展:
运河开通,都会众多,外商云集,外贸繁荣;
城镇商业实行坊市分离制,政府对商业的时空统一管理;
5、宋元时期出现新高峰:
①城镇商业在空间上打破市坊界限,乡村允许设市贸易;
②商业经营时间取消限制;
③官府放松了商业监管;
④四川出现纸币交子;
6、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
①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②大量经济作物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③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业群体崛起。
二、城市的繁荣:
1、周秦迄唐代:
(1)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
(2)坊市分开
(3)城市职能:
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2、宋:
(1)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
(2)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明清: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三、古代商业特点
1、古代商业起源较早,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繁荣;
从发展趋势上看,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行政限制逐渐减少;
3、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护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②直接原因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重视农耕经济稳定税源兵源、加强中央集权相冲突;
2、表现:
①战国商鞅变法开始:
贬低身份,限制范围,征收重税;
汉代发展;
②汉高祖和汉武帝沉重打击私商;
③明清时期强化,限制经营,强行摊派,征收重税,限制外贸等。
3、评价:
①在初期有利于保护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②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国长期停滞于自然经济状态,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二、海禁政策
①根本原因是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
②直接原因是清初统治者思想上盲目自大,并在军事上防范外来侵略者和人民的反清斗争。
2、影响:
①沉重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
②失去了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③堵塞了中国科技和经济接受外部刺激的渠道;
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
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
2、农民长期遭受沉重剥削,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狭小;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阻碍了海外市场和商业资本的扩张;
4、明清统治者昧于社会发展大势,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社会进步。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课标要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对黄金白银的需要增加;
2、《马可波罗游记》促使欧洲人到东方寻找黄金和香料;
3、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欧洲人渴望另劈新的商路。
4、欧洲各国强化王权,积极推行扩张政策;
5、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地圆学说的创立。
三、过程:
1、葡萄牙:
1487年迪亚士抵达非洲南端好望角;
1497年达伽玛绕非洲到达印度;
2、西班牙: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
1519年麦哲伦船队历时三年环球航行。
四、影响:
1、对欧洲:
商业革命:
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东岸;
欧洲与亚非美洲建立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扩张: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获得资本积累,非洲和美洲深重的殖民灾难,白银流入刺激亚洲经济;
3、对世界:
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一、荷兰殖民史实:
海上马车夫
1、殖民范围:
2、殖民扩张的手段:
积极发展海外贸易,组建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大型商业公司,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
二、英国殖民史实
1、国家鼓励大肆进行海盗掠夺;
2、进行系列商业战争: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52—1674年进行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工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
1689—1763年进行四次英法战争;
到18世纪下半叶,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3、在殖民地的商业和掠夺:
建立商贸公司和奴隶制种植园等;
4、贩卖黑奴等。
三、殖民活动的影响
1、殖民掠夺、黑奴贸易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积累,开拓了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殖民活动给亚非拉殖民地造成深重灾难;
3、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全球联系由此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⑴政治前提:
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政治前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⑵市场:
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一系列殖民战争最终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空前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⑶资本:
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扩展掠夺、海外贸易、国内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⑷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⑸劳动力:
圈地运动使大批无地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2、技术发明:
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
过程:
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3、影响: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发生的国家、特点:
2、发明创造:
(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经济组织的变化:
(1)、工厂制度
特点:
生产资料、工人集中,采用机器生产,工人受严格纪律约束,又受机器支配。
(2)垄断组织(大企业):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经营模式: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生产效率
2、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形成过程:
①开始:
新航路开辟;
②初步: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③最终: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形成方式或条件:
①国际贸易发展:
条件有:
②资本输出的兴起;
③武力威逼:
3、世界市场形成的时间、范围:
4、评价世界市场:
⑴对欧美工业国:
⑵对亚非拉: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半封建化):
在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经济冲击下,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逐渐衰败,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
丝茶等农产品服从于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而日趋商品化,城乡商品经济加快发展,传统的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中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起步(半封建化):
19世纪60—90年代清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推行洋务运动,尽管自强求富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它使中国的近代企业开始起步,并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岳麓版 必修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