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与初中语文教学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915906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99KB
新课程标准与初中语文教学Word格式.docx
《新课程标准与初中语文教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与初中语文教学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费玲妹: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
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
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我想由自己刚才的话题展开。
我以为必须注意的第二点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
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
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
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
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我也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在唤醒主体意识上,首先,学法指导不应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
其次,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
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我还要来一点老生常谈,那就是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
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
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
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是啊,我们要用现代的、开放的、动态的、综合的教学方法来取代传统的、封闭的、静止的、孤立的教学方法,随机应变,因时定教,因人定法,尽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的“三味书屋”,扑向生活的“百草园”。
谈到这儿,我要提出新的话题了,课程标准中一个突出的板块就是课程的评价,张老师对这个问题一直很关注,张老师有什么高见呀?
张雪兴:
好吧,我就来说说自己的认识。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语文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
其实,这样的评价方式老师们也是很有意见的。
我在基层教研室工作了十多年,许多老师谈到这个问题,往往是慷慨激昂一阵后又不得不表示无可奈何。
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说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语文老师当初选择语文,除了他喜欢语文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一点。
面对语文教学的种种尴尬,他们的痛苦可想而知。
张老师,你所说的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为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对此如何把握呢?
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评价标准应全面而又有重点;
二是评价标准要重视动态的发展,运用中宜突出学生“这一个”。
高分低能的原因很多,评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语文课程评价的全面性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
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
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
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
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
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这些新的评价工作如何操作呢?
书写的问题比较好解决。
现在就有不少学校开设写字课,让学生练正楷,练行书,临摹名家书法,但这样的学校不是太多。
所以一方面要评价这类写字的活动开展是否正常,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杠杆作用,把学生的书写列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口语交际的评价,在以前,几乎没有,现在怎么办?
是否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做:
平时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评价;
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评价;
各类考试中的口语交际评价。
最困难的是考试中特别是升学考试中的口语交际评价。
我想,我们苏州的中考,外语已推行考口语,作为母语的口语考试也是可行的。
至于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口语交际评价,是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我评价的。
我也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说说。
初中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阶段,这一年龄段的阅读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所以,我个人认为,学生的阅读情况应该成为我们评价的一个重点。
我们以前的评价只停留在对学生的阅读考查上,很不全面,也很不科学,没有客观地评价好学生的阅读水平。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语文老师这一角度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评价学生: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从教育行政部门这一角度讲,要加强对教师这一方面的评价工作。
这一工作可以打开学生的成长空间,为我们的学生打好生命的底色。
评价的另一个重点是学生的课外练笔,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练笔不少于1万字。
这更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充满热情地开展练笔活动,而不是硬逼着学生完成任务。
二位谈得很有见地。
只是大家在为新课程标准叫好的时候就没有困惑与担忧?
我就听到有老师说新课程标准太超前,它都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吗?
要说担忧我也是有的。
比如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特别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指出要“加强形成性评价。
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我们这么多年来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语文的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虽然也有一些,但比较零碎。
好一点的有各次考试的分数记载,这些分数的变化也多少能反映出学生的语文发展情况。
差一点的就只凭老师对学生的印象而已。
我们比较多的目光是停留在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上,很少去注意评价学生学习语文的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
现在新标准要求语文老师为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个人档案,这无疑对学生的语文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但就目前来说,恐怕存在一些困难。
一是语文老师的工作本来就已很辛苦,增加的这一项费时也不少,老师的负担就更重了。
二是记录式的评价也应该说是比较烦琐的,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发展是不是一定要用这种形式,还可以进一步探讨。
张老师的质疑正反映了教学工作中的实情。
确实,有关部门评价一个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他的那个班的语文成绩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评价他的课堂教学,很少去评价他是如何关爱学生的语文发展的。
譬如有些语文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文学社团工作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也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绩,但就因为学生考试的成绩少了那么一点点,他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就得不到上上下下的认可。
所以,如果观念不更新的话,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工作还是很难实施的。
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不管评价工作有多大难度,我们也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谈到这儿,我们不妨把话题再延伸一下。
我们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改革当前的考试命题呢?
唐振奇:
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根据以上要求,考查学生掌握汉字的写法、读音,默写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仍是语文试卷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命题时应该更加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
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新课程标准也把语文阅读训练列为“重头戏”,提出了15个具体要求。
概括地说,对阅读材料要做到“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根据以上要求,命题者又在哪些方面重点关注和突破呢?
我以为重在三点。
一是命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选择阅读材料时,在坚持文质兼美的前提下,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以适合学生的各种“胃口”;
每一组命题要由易到难,阶梯式提升。
知识方面要求:
了解——理解——应用;
技能方面要求:
简单模仿——独立操作——自主迁移。
总原则:
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是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能力和创造潜能。
这是语文命题者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命题的原则是力求开放性和弹性。
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勇于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石厉思想。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命题时少出封闭性的题目:
要倡导多向思维,考虑到答案的丰富性。
如果一个题目有五种以上的答案,命题时可以这样表述:
“至少写出三种答案。
”既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使命题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命题时还可增加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在答题的过程中飞扬起来。
三是语文阅读命题除了取材于教材以外,也要选取一定量的课外读物。
这些材料可以是外国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可以是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情风俗、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热门话题,让命题与学生、与自然、与社会息息相关;
也可以是本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使命题具有“独特性”。
选取课外读物作命题材料的总原则是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另外,根据课程总目标要求,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涉及到许多中外名著,命题时可有意识地渗透课外读物的内容,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命题上也应有所突破吧?
对。
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要淡化文体,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提倡有创意地表达。
要根据七~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标准 初中语文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