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史料让语文教学更有趣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893882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3.97KB
巧借史料让语文教学更有趣Word文档格式.docx
《巧借史料让语文教学更有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借史料让语文教学更有趣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56381
联系电话:
内黄县六村乡新华希望小学袁翠言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感性的生活经验,小学阶段又没有历史课,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或与历史有关的课文时,他们往往觉得遥远陌生,很容易因此而生隔阂甚至淡漠之感。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又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因此,做为教师,就要想办法吸引学生走进教材,进而阅读教材,理解教材。
打个比方说,语文就是一道大餐,营养丰富,然而要想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儿,还需“佐料”来帮忙,那么,历史知识就是一味不错的“调料”。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历史知识,能有效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等均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大家做一下交流。
一.古诗词教学中的的文史结合
正如白居易所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任何一首诗歌的内容与风格,既有时代的烙印,又与诗人的身世经历息息相关。
古诗词大多语言凝练,含蓄隽永。
对小学生而言,能读出诗人在作品中明白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已属不易,再读出隐含于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更难。
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只有了解作者身世生平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诗人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风格的作品。
1、了解身世生平,把握诗人总体风格
一个人的家庭出身与生活经历基本上决定了他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又直接影响其诗作风格。
因此,在与诗人初次“认识”时,尤其对出面频率较高的诗人,要让学生大致了解其身世生平,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李白和杜甫同为唐朝诗人,而且交情颇深,但二人的诗作风格却截然不同。
李白生活在盛唐,出身于富商之家,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漫游中度过,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因此他是中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无论《望天门山》还是《望庐山瀑布》均为雄奇壮丽之作,雄奇的想象,豪迈的气势,书写出他人生得意时的豪放不羁。
而杜甫这个比他小十一岁的诗人,生活在晚唐,三十五岁科举应试无果,又赶上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文人受到的影响最大,杜甫的一生大多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因此,他的诗作更多的是对贫苦现实的写照,《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此类诗作。
了解诗人身世生平,学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其总体风格,有利于在学习中举一反三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其他诗作。
2、观照人生际遇,体会诗词言外之意
虽然人的性格是比较稳定的,但生活中的变数往往会影响人一时的心情,所以,古代文人的好多诗词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观照诗人不同的人生际遇,更容易体会其言外之意。
仍以李白和杜甫为例,《独坐敬亭山》是李白天宗十二年的诗作,当时他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
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漂泊,让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看透了世态炎凉,因而孤独苦闷是这首诗的主旋律,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就不难明白李白是在以山之有情反衬人之无情,借无言之景,抒无奈之情。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李白以行船之轻快抒写内心的轻松与喜悦,这种感情单从字面上理解,学生是体会不到的,因此我给学生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李白因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受牵连,757年被流放去夜郎,而且是长期流放,相当于现在的无期徒刑,到759年走到巫山时,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天下,死者从流放,流放以下则完全赦免,经过两年的辗转流离,李白终于又获得了自由,获赦后他立即乘船顺着长江疾驶而下,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
了解了这些,李白诗中表达的的思想感情便不言自明了。
一生多坎坷、困苦的杜甫,多写民生之艰,而《绝句》一诗,色彩明丽,视野开阔,意境优美。
如果单纯地把它作为一首描写春景的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就有失深刻,而如果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的话,学生对诗作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杜甫三十五岁科考无果,后来父亲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生活陷于困顿,流落到四川成都,借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里。
当时四川的剑南节度使仰慕杜甫之名,举荐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朋友还为他在浣花溪上游选了一片地方,修建了一座茅屋即杜甫草堂。
《绝句》描写的就是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
这样将历史背景还原,学生对作者内心的喜悦,就会感同身受。
再如《江雪》、《渔歌子》都以垂钓为题材,感情与风格却截然不同。
柳宗元曾参加过一场政治改革,因失败而被贬,心情压抑,却矢志不移,所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出的是他身处孤寒之界,足踏无人之境的孤寂苦闷,“孤舟”、“独钓”则道出了他内心的孤傲与执着。
相比之下,张志和这位“烟波钓徒”,则显得自由适意的多。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色彩清新又不乏柔和。
寥寥数语,悠然自适,高远淡泊之意就跃然纸上,为什么呢?
因为张志和16岁参加科举及第,很受皇帝赏识,皇帝对他特加提拔并赐名“志和”,可谓少年得志。
可正当他春风得意之际,却不小心得罪了朝廷而被贬,尽管不久后又遇赦,然而这件事却让他看破了红尘,不想再做官。
因此他趁家亲亡故之机,以奔丧为由请求辞官返乡,从此隐居江湖。
因此他的垂钓是超然脱俗的版本。
二.课文中的文史结合
1.历史为“饵“,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关的课文,小学生初学时往往没“胃口”,这就需要我们巧做“诱饵”,吸引学生。
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将”与“相”对他们而言比较陌生,文中的历史人物廉颇、蔺相如更让他们觉得遥不相干。
因此,学习一开始,我首先课件出示战国七雄分布图,介绍当时七国对峙的历史背景及秦国的霸主地位。
然后告诉学生,其它六国中只有赵国敢和秦国抗衡,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就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他俩分别是赵国的相和将。
那么,他们俩到底有多厉害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他俩的故事——《将相和》,也许这个故事能告诉我们答案。
这样导入,既让学生大致了解什么是“将”,什么是“相”,又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指学习重点,让学习变得要而不繁。
再如学习《再见了,亲人》这课时,我先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
1950年,中国应朝鲜的请求,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共同抵抗美国的侵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抗美援朝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要回国了!
他们就要回到祖国,回到家乡,见到日思夜盼的亲人了,年迈的父母,久别的妻子,可爱的儿女……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望眼欲穿!
归心似箭!
列车即将启程,我们来听一听中国人们志愿军们的心声:
列车呀,请慢一点开吧,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八年了,他们不想念家中的亲人吗?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远离故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舍不得离开呢?
让我们跟随当时的随军战地记者魏巍一起去看个究竟。
这样由介绍历史背景入手,让学生走近特定历史场景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揣摩他们当时的心理,进而与课文结尾的内容形成反差。
在此基础上,设疑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体会中朝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做了很好的铺垫。
2、巧插历史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因其写作背景特殊,文中一些语句含义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时,也要请历史来帮忙。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含蓄凝练,寓意深刻。
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60年代那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们,歌颂他们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也歌颂了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生对文章前半部分白杨形象的感受比较容易,而对文中爸爸心思的揣摩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感受了白杨外在形象的基础上,我插入了本课的写作背景:
《白杨》是作家袁鹰耳闻目睹了60年代初,内地大批官兵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的事实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地处边远,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
1954年,由17.5万名专业官兵组成的生产建设兵团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担负起建设边疆的光荣使命。
他们就像这戈壁滩上的白杨,深深地扎根边疆,不畏艰苦,努力创业,为边疆建设贡献出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终身,还有他们的子孙!
有了这一历史背景的铺垫,学生对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变得轻松了许多,他们不但理解了白杨的象征意义,还体会到了作者对边疆建设者们的热情讴歌。
再如学习《卖木雕的少年》时,学生质疑时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他们觉得这个少年有些奇怪,一是“我”为不能把构思其妙、栩栩如生的象橔带回国而遗憾,非洲少年为什么也感到遗憾?
二是“我”和他仅一面之交,并没有深入交往,他为什么专门给“我”送来他特意赶制的小象橔?
还不要钱?
这两个问题如果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就是因为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但具体是什么样的朋友,学生并不了解,因此,理解中非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是难点。
这时,我相机补充相关历史背景:
作者游览的是非洲国家赞比亚,中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桑尼亚到赞比亚的铁路,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为非洲人民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还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两国政府施工,这条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中方有64人在坦赞铁路的修建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学生就会觉得少年的举动在情理之中了,学生对中非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及国际理解有了深刻地认识,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
再如《长城》一课的学习,因为历史久远,学生对长城的构造往往去硬记,射口、瞭望口、垛子等对他们来说只是图片或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体会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是有难度的。
因此,学习时,我给学生介绍了长城的修建背景:
它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民族的侵袭而修筑的军事工程。
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射,长于野战,往往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
所以古代中国为了防御他们南下入侵,修建了长城。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为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建得到底怎么样。
这样,以审视的目光走近长城,学生纷纷读文,积极思考,找出了长城的伟大之处:
一是长;
二是高大坚固;
三是修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四是结构合理,瞭望口观察敌情,射口出击,垛子防守,堡内屯粮弹。
这样引导学生将长城的构造与其作用联系在一起,变被动识记为主动思考,其学习兴趣大增,搞清长城构造特点的同时,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有利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3,链接相关资料,拓展课外阅读
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丰厚的人文素养,仅靠书本上的几篇课文是难以培养出来的,所以要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在拓展中积累,在积累中养成。
教材中除了四大名著节选课之外,还有不少这样的课例。
如学习了历史故事《西门豹》之后,学生体会到西门豹用了将计就计的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惩治了恶人,又教育了百姓,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地方官。
其中他的反语运用是一特色,学生特别感兴趣,所以学习结束时,我趁热打铁: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人不止西门豹一个,本文节选自《史记》中的《滑稽列传》,“滑稽”在这儿的意思是能言善辩,机智多谋。
要想认识更多这样的历史人物,请你课下读一读《滑稽列传》的白话本。
这样将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
又如学了《再见了,亲人》后,学生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那比山还高、比水还深的情谊。
学习结束时,我这样问学生:
朝鲜人民为什么愿意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血的代价呢?
学生回答:
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帮他们抵抗美国的侵略。
我接着问:
仅仅是因为他们来援战了吗?
请大家课下读一读魏巍的另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它能告诉我们最真实的答案!
结果学生回家就找来读,既拓展了阅读面,又对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料 语文 教学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