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生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869971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286.71KB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生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生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生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实验记录要有校核的可能。
因此要清楚说明实验的时间、地点、条件和同时作实验的人员。
为了保证作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各个问题,提出如下的说明和要求:
1.实验前的预习工作
(1)阅读实验讲义,弄清本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根据本次实验的具体任务,研究实验的理论根据和实验的具体做法,分析哪些参数需要直接测量得到,哪些参数不需要直接测量,而能够间接获得,并且要估计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
(3)到实验室现场了解摸索实验流程,现看主要设备的构造,测量仪表的种类和安装位置,了解它们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最后全面审查整个实验流程的布置是否合理,审查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安装是否合适,测量仪表的量程、精度是否合适以及其所装位置是否合理。
(4)根据实验任务和现场勘查,最后规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操作程序。
2.实验小组的分工和合作
化工原理实验一般都是由4~6人为一小组合作进行的,因此实验开始前必须作好组织工作,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获得全面训练。
每个实验小组要有一个组长负责执行实验方案、联络和指挥,与组员讨论实验方案,使得每个组员各明其职(包括操作、读取数据、记录数据及现象观察等),而且要在适当时候轮换工作。
3.实验必须测取的数据
凡是影响实验结果或是数据整理过程中所必须的数据都必须测取。
它包括大气条件、设备有关尺寸、物料性质及操作数据等,但并不是所有数据都要直接测取的。
凡可以根据某一数据导出或从手册中查出的其他数据,就不必直接测定。
例如水的密度、粘度、比热等物理性质,一般只要测出水温后即可查出,因而不必直接测定水的密度、粘度、比热,而只要测定水的温度就可以了。
4.实验数据的读取及记录
(1)实验开始前拟好记录表格,在表格中应记下各次物理量的名称、表示符号及单位。
每位实验者都应有一专用实验记录本,不应随便拿一张纸或实验讲义空白处来记录,要保证数据完整,条理清楚,避免记录错误。
(2)实验时一定要等现象稳定后才开始读取数据,条件改变,要稍等一会才读取数据,这是因为条件的改变破坏了原来和稳定状态,重新建立稳态需要一定时间(有的实验甚至花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而仪表通常又有滞后现象的缘故。
(3)每个数据记录后,应该立即复核,以免发生读错或记错数字等事故。
(4)数据的记录必须反映仪表的精确度。
一般要记录到仪表上最小分度以下位数。
例如温度计的最小分度为1℃,如果当时的温度读数为20.5℃,则不能记为20℃;
又如果刚好是20℃,那应该记录为20.0℃。
(5)记录数据要以实验当时的实验读数为准。
(6)实验中如果出现不正常情况,以及数据有明显误差时,应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5.实验过程的注意点
有的实验者在做实验时,只读取数据,其它一概不管,这是不对的。
实验过程中除了读取数据外,还应该做好下列诸事:
(1)操作者必须密切注意仪表指示值的变动,随时调节,务使整个操作过程都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尽量减少实验操作条件与规定操作条件之间的差距。
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读取数据后,应立即和前次数据相比较,也要和其它有关数据相对照,分析相互关系是否合理,数据变化趋势是否合理。
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情况,应该立即共同研究可能存在的原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实验过程是还应注意观察过程现象,特别是发现某些不正常现象时更应抓住时机,研究产生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排除障碍。
6.实验数据的整理
(1)数据整理时应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舍弃一些没有意义的数字。
一个数字的精确度是由测量仪表本身的精确度所决定的,它绝不因为计算时位数增加面提高。
但是不允许任意减少位数,因为这样做就降低了应有的精确度。
(2)数据整理时,如果过程比较复杂,实验数据又多,一般以采用列表整理为宜,同时应将同一项目一次整理。
这种整理方法既简洁明了,又节省时间。
(3)计算示例。
在
(2)所列表的下面要给出计算示例,即任取一列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以便检查。
7.实验报告的编写
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必须写得简洁明了,数据完整,交待清楚,结论正确,有讨论、分析,得出的公式、曲线、图形有明确使用条件。
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1)基本项目
实验名称,报告人姓名、班级及同实验小组人员的姓名,实验地点,指导老师,实验日期等。
(2)实验目的
简明扼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本实验,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3)实验原理
简要说明实验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包括实验涉及的主要概念、重要定律公式及据此推算的重要结果,要求准确、充分。
(4)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简单画出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应包括主要设备、仪表的类型及规格)。
(5)实验步骤:
条理清晰,简单明了。
(6)原始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从测量仪表所读取的数值。
读数方法要正确,记录数据要准确,要根据仪表的精度决定实验数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7)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实验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将实验原始数据经过整理、计算、加工成表格或图的形式。
表格要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规律及各参数的相关性;
图要能直观地表达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8)数据处理计算示例
以某一组原始数据为例,列出计算过程,作为计算示例。
(9)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对结果作出评价,分析误差大小及原因,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应作讨论,对实验方法、实验设备有何建议也可写入此栏。
最后,明确提出本次实验的结论。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流体流经直管和阀门时阻力损失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流体流动中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e的关系,将所得的λ-Re方程与Blassius经验公式相比较。
3.测定流体流经闸阀等管件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ζ。
4.学会差压计、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5.观察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
二、基本原理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的存在,不可避免地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这种机械能的消耗包括流体流经直管的直管阻力和因流体运动方向改变所引起的局部阻力。
1.直管阻力
流体在水平等径圆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表现为压力降低。
即
湍流流体发的流动阻力,目前尚不能完全用理论方法求解,必须通过实验研究其规律。
为了减少实验工作量,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必须采用因次分析方法将各变量组合成准数关联式。
根据因次分析,影响阻力损失的因素有:
(1)流体性质:
密度ρ、粘度μ;
(2)管路的几何尺寸:
管径d、管长l、管壁粗糙度ε;
(3)流动条件:
流速μ。
可表示为:
组合成如下的无因次式:
令
则
式中hf——直管阻力,J/kg
l——被测管长,m
d——被测管内径,m
u——平均流速,实验测定,m/s
λ——直管摩擦阻力系数
当流体在一定管径d的圆形管中流动时,选取两个截面,测出这两个截面的静压强差,即为流体流过两截面的流动阻力。
根据伯努利方程找出静压强差和摩擦阻力系数的关系式,即可求出摩擦阻力系数。
改变流速可测出不同Re下的摩擦阻力系数,这样就可得出某一相对粗糙度下管子的λ-Re关系。
(1)湍流区的摩擦阻力系数
在湍流区内
,对于光滑管,实验证明,当Re在3×
103~105范围内,λ与Re的关系遵循Blasius关系式,即
对于粗糙管,λ与Re的关系均以图来表示。
(2)层流的摩擦阻力系数
2.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
(1)当量长度法
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因局部阻力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流体流过与其具有相当管径长度的直管阻力损失,这个直管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le表示。
这样,就可以用直管阻力的公式来计算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在管路计算时,可将管路中的直管长度与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如管路中直管长度为l,各种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之和为
,则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总阻力损失
为
(2)阻力系数法
流体通过某一管件或阀门时的阻力损失用流体在管路中的动能系数来表示,这种计算局部阻力的方法,称为阻力系数法。
即
式中,ζ——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u——在小截面管中流体的平均流速,m/s
由于管件两侧距测压孔间的直管长度很短,引起的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
值可应用柏努利方程由压差计读数求取。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实验装置
图1流体阻力实验装置流程图
1-底阀2-移动框架3-离心泵4-转速传感器5-测压差阀门及压力传感器6-涡轮流量计7-离心泵流量调节阀18-阀29-阀310-阀411-阀512-均压环13-光滑管14粗糙管15-局部阻力阀
16-压力表、压力传感器17-阻力流量调节阀618-温度计19-真空表、真空度传感器20-泵灌水口21-排水口(关)22-灌水阀23-放水阀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主要由离心泵,水箱,不同管径、材质的管子,各种阀门和管件、涡轮流量计等组成。
第一根为不锈钢光滑管,第二根为镀锌铁管,分别用于光滑管和粗糙管湍流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第三根为不锈钢管,装有待测闸阀,用于局部阻力的测定。
本实验的介质为水,由离心泵供给,经实验装置后的水通过地下管道流入储水箱内循环使用。
水流量采用涡轮流量计测量,直管段和闸阀的阻力分别用各自的压差传感器测量。
2.装置结构尺寸
表1装置结构尺寸
名称
材质
管内径(mm)
测试段长度(m)
光滑管
不锈钢管
29
1.5
粗糙管
镀锌铁管
28
局部阻力
/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
(1)关闭阀1、阀2;
(2)打开放水阀与灌水阀,给水泵灌水,灌好水后关闭放水阀与灌水阀。
打开总电源开关,打开仪表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离心泵。
(3)缓缓打开阀5、阀6,将测光滑管压差的阀门打开,然后排气。
(4)当装置确定后,根据Δp和u的实验测定值,可计算λ和ζ,在等温条件下,雷诺数Re=duρ/μ=Au,其中A为常数,因此只要调节流量调节阀,可得一系列λ~Re的实验点,绘出λ~Re曲线。
(5)缓缓打开出水阀门6,流量调至最大,待水稳定后,正确测取压差和流量等有关参数。
然后依次减小流量,正确读取不同流量下的测取压差和流量等有关参数。
(6)根据本装置特点,流量每次改变0.4m³
/h,直至2m³
/h左右,测量实验数据并记录,测完数据后整理实验数据并输入实验数据处理是软件处理。
(7)做完光滑管实验后,关闭阀5。
(8)同理,分别打开阀4、阀3,分别进行粗糙管及局部阻力实验。
(9)实验结束后,应将装置中的水排放干净,以防锈和冬天防冻。
2.注意事项
(1)在启动离心泵前要对水泵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原理 实验 指导 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