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研讨会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862122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52.06KB
高三复习研讨会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复习研讨会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研讨会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了解我国的疆域及行政区划;
记忆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与保护。
•理解我国农业分布、发展条件;
记忆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记忆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了解主要省外、省内、跨省区域的特征。
二.重难点及突破
(一)重难点:
1.进行准确区域定位;
2.区域特征分析与比较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气候、植被、水系、资源等
社会经济特征:
主要经济特征、工农业生产及空间分布、人口和城市及分布
(二)突破:
1.区域定位的方法:
(1)根据经纬度:
①.掌握特殊的经纬线(如0°
经线、180°
经线、120°
E、回归线、极圈、30°
N等)穿过的重要国家,河流等明显的特征以及这些经纬线的大致地形剖面图;
世界重要经线及经过地区
20°
W和160°
E:
东西半球分界线
0°
经线:
大西洋东部西欧英国伦敦;
直布罗陀海峡;
非洲几内亚湾。
30°
非洲尼罗河口;
非洲大陆东部(东非大裂谷)
60°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脉);
中亚里海地区。
90°
南亚地区东部(孟加拉国)
120°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
渤海;
长江口(上海);
台湾西侧;
澳大利亚大陆西部。
150°
澳大利亚大陆东部。
180°
白令海峡;
太平洋中部;
夏威夷群岛;
国际日期变更线。
50°
W:
南美洲东部亚马逊平原;
大西洋西部海域。
75°
美国东海岸地区;
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秘鲁寒流和秘鲁渔场)。
北美五大湖地区;
中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西海岸地区。
对中国地理而言,应重点掌握的几条经纬线经过地区:
国土四至点:
73°
E(国土的最西端)、135°
E(国土的最东端)4°
N(国土的最南端)53°
N(国土的最北端)
90°
吐鲁番盆地;
拉萨
100°
穿过青海湖;
横断山脉;
105°
贺兰山;
四川盆地中心;
110°
E:
中国轮廓的中分线;
黄河几字湾东侧;
雷州半岛;
海口;
120°
贯穿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长江入海口
20°
N:
北回归线:
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
30°
大致横贯长江流域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40°
黄河几字湾北侧;
北京;
②.利用特殊的点或线进行扩散性联想记忆,如世界几大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长江(30°
N,120°
E),尼罗河(30°
N,30°
E),恒河(北回归线,90°
E),密西西比河(30°
N,90°
W),亚马孙河(0°
,50°
W),四川盆地中心(30°
N,105°
E),秦岭(34°
N),天山(43°
N),南岭(26°
N)等等
(2)根据地理特征:
区域内部或周边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山脉、河湖、国家、城市、矿区、景点、疆界及周边邻近区域等):
如北美五大湖、埃及国界线、我国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东北河流及疆界分布、长江三角洲水系冲积岛和等;
根据特殊山脉的高度的数字:
如珠穆朗玛峰8843.44,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5895,勃郎峰4810,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6168,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山6962。
(3)区域轮廓形状
如日本列岛、马达加斯加岛、爪哇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红海、波斯湾、里海,我国台湾岛、山东半岛、内蒙古自治区、环渤海地区、海南岛等都有特殊易记的轮廓特征。
2.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
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多且繁杂,在复习教学中应特别把握好复习的“度”。
即掌握区域内自然环境中各大要素特征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经济特征,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形成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模型。
要求学生能根据试题中的区域地图或表格等提供的信息提炼出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尤其地形和气候)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分析区域内部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在区域基础上的综合分析,形成解题能力。
通过理解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助于掌握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也可避免学生单纯地死记硬背区域地理知识。
(1)通过对区域地图中经纬度或轮廓的判读,确定区域位置,结合所学知识,或对区域地图中提供的等高线、水系特征(流向、形状、流程等)等的判读,获取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通过区域图中提供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结合气候分布一般规律,或根据提供的降水和气温柱状图等判断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3)在前面了解的区域地形、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的基础上,从而推断该区域的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流向、水位变化、汛期、有无结冰期、含沙量等)、土壤类型、典型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4)通过对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了解,进一步推断工农业生产特点及交通、人口、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要素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自然条件等。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主要地理问题即地理特征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复习和考试的重点也不相同。
比如,西亚重点突出其位置和资源特征,非洲重点讲解其气候特。
不同的国家侧重点也应不同。
例如,日本重点讲清楚其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印度重点放在其农业发展上,而美国则应在工业与农业上都下足功夫。
三.本专题命题趋势:
1.区域为载体(平台)。
通过区域这个载体,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但不同区域所能反映的主要地理问题不同。
2.区域考查趋势:
区域定位和区域分布难度有所降低;
而区域描述(读图说话,说明分布事物、分布规律、特征)和区域地理问题分析有所加强。
四.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一般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地理知识,即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并能进行综合运用这些内容。
由于综合题往往具有多种题型的功能,又是多种试题类型的综合,考查的内容往往涉及自然、人文和区域的内容,所以必须全面审视试题,综观全题,以确定题意和解题方法、步骤。
(一)仔细审题
审题过程一般有:
一要细审试题的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数字、图例、比例尺、注记、图形等。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层次性,区域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必须先把地图读懂才能根据试题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去组织答案,所以审题要注重层次性,第一层次一般是确定地理位置;
第二层次是思考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属于哪方面的内容。
二要细审设问,包括设问的角度、限制性条件、所属知识范围,领悟命题者考查的意图,把握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从提供材料与问题的内在联系中找到突破口。
审题特别要注意准确性,高考地理综合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形成超强的能力。
所以,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特别是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细致的综合的分析,获得有效信息,这样才能不失分或少失分。
(二)理清思路
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从而解答试题。
在掌握有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地理思维,综合分析、解答问题。
解答问题时要运用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知识。
有时由于题目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
(三)注意层次
解答综合题,仍要把运用知识和能力放在解题的首位,经验和技巧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答题要科学、准确、完整,不可喧宾夺主。
当然,答案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切合题意。
(四)准确组织答案
首先是答案的方向性,就是试题要求与自己储备的基础知识的“对接”,分析解决问题所应用的地理原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其次是答案的逻辑性,就是将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背景材料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指向问题。
最后是答案的全面性,即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
例1.(2013年四川卷)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8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参考答案: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2分);
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2分);
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
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2分)
【解析】地理位置的描述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三个方面进行。
例2.(2014年四川高考卷)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
荒地>
林地B.耕地>
林地>
荒地
C.荒地>
草地>
耕地D.林地>
耕地>
草地
【答案】7、C8、C
【解析】7、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天山山脉西部地区,①、③位于伊犁河谷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西风到达这里所携带的水汽较少,在海拔较高的③处水汽受地形强烈的抬升作用,形成较多的降水,C对。
①地海拔较低,抬升作用弱,所以,A错。
②、④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海洋水汽难以影响到,降水少,B、D错。
8、读图分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内陆,降水少,年降水量在50—300毫米,气候干燥,沙漠面积大。
所以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荒地。
天山山脉以牧业为主,山地牧场广阔。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图示地区地形崎岖,不便于耕作,所以山区草场面积广。
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地形较平坦,形成绿洲,是主要的耕作农业区,所以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荒地>草地>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