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本质与真理的存在性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854315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7.49KB
1的本质与真理的存在性Word下载.docx
《1的本质与真理的存在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的本质与真理的存在性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1+1<
2(有时候2个人的办事效率会小于1个人的)
e)1+1=1(将1杯水倒入另一杯水中)
f)1+1=11
g)1+1=田、王
其他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在网上还有:
“1+1=0(一次生加上一次死,你什么也没有得到)
1+1=10(计算机二进制)
1+1=3(一只健康的公牛与另外一头母牛有了一个宝宝)
1+1=4(母牛怀的是双胞胎)
1+1=6(一家三口加上另一家三口是6个人)
1+1=14(一周加一周是14天)
1+1=120(一分钟加一分钟是120秒)
1+1=7200(一个小时加上一个小时是7200秒)
1+1=60(一个30天的月加上另一个30天的月是60天)
1+1=62(一个31天的月加上另一个31天的月是62天)
......
以此类推,答案有无数个,比如爸爸的一份爱加上妈妈的一份爱是无尽的爱;
一个学校加上另一个学校有多少学生也不是一定的;
世态总在不断变化,所以1+1从来没有准确的答案,谁也无法说出下一刻1+1,从这种角度来看会等于多少。
”
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有下列论述:
何新:
真正的精确性也许只有在初等数学中才能得到。
即1+1=2。
但实际上,就连这个等式也并非绝对无可争议。
例如把两桶水注入到一个大桶中,在抽象的意义,结果就是1+1=1。
记者:
有人会说,前面两个“1”与后面的“1”在质上不同。
然而“1”的本质是什么呢?
它不仅是数量上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一种“质”。
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以一个不知大小的数进行运算,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
如:
X=?
我们不必知道“X”是什么数,“
”的数值是无理数,也就是没有确定值的。
但我们以之作相除的结果却可以很确定,结果就是“1”。
为什么?
在这里,1并不是一个“数”,而是指示一种关系,即某物或某量,无论其多么大或多么小,其与自身的比例总是同等大小,这是一种“质”的相同。
这种关系就是“1”。
这样考虑的“1”,实际就已推翻了罗素、怀特海在《数学原理》中对于“1”的定义。
【何新《哲学思考》下卷,第33-34页】
我从c)、d),又可以导出为无穷大或者无穷小,而无穷的概念一出现,就可以得出该问题的无穷答案。
也就是说答案很多,不能穷尽,所以我以为是未知,因为每一种都可以有一个前提。
“真”是什么?
所谓真,当然指事物规律的、本原的天然属性和状态。
真理的、真相的、真实的、真正的状态。
然而一切的真都具有相对性。
鲜花是真的花,塑料花是真的假花。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个需要真实,却又经常靠虚幻来感知的宇宙中。
某天晚上我们抬头看见天上的繁星,此时你会觉得那些遥远的星星在你眼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但按照科学的解释,此时此刻的那些星星,可能已经并不存在了。
至少不是当前的这种状态了,它是一个若干万光年之前的存在体,在多少万光年前这颗星体发出了光芒,经过长久的运行来到了你的眼前,你才看见了它。
但从它发出光到你接受到这光的若干万年时间里,那颗星星已经发生了变化。
你看见的不是此时此刻的真实,你只是踏进了古人认为永远不可能是同一条的河中。
艺术是”真”的一种虚拟
看来,我们似乎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的真实中,你看见的并不一定是真实,而你没看见的真实却处处存在。
我们活着就是很艺术的活着。
艺术并不在这个问题上钻牛角尖,但是它似乎代表了这个世界最经常的一种处境。
艺术对真作虚拟的设定。
这里,我们可以把真,理解成某种现实的客观状态,而艺术往往要超越这种状态,凭着想象去虚拟另外的一种存在状态。
一切的绘画实际在这个意义上都是对真的虚拟。
本来画布画纸都是二维平面的,你之所以感到了空间,感觉到了物象的立体,是因为艺术仿真,没有这种虚拟,绘画就不存在了。
雕塑亦然。
科学的远期结果,往往是无法真实表达和描述的,一切对远期结果的表达或描述,不能不通过虚拟来实现。
这个手段就是不折不扣的艺术手段。
当科学的结果视觉化,它也就同时意味着艺术化。
眼见不实
真理有两种情景,一种是物化的客观存在反映于我们的视觉,一种是经验的判断和认识反映于我们的思维。
看见什么就印证什么的存在,这是视觉的真理。
视觉通常是验证“真”的首要条件。
科学要揭示的,就是我们看见或看不见的真。
诚然,真理、真相、真实,绝大多数情况还要诉诸人的视觉,只有出自视觉的真,才会被人实实在在地感觉到。
科学的判断和符合逻辑的推理的连续结果,以视觉的形态出现时,会出现所谓的“怪圈”。
这在荷兰画家埃歇尔的作品中,得到系列化的见证。
他的一幅作品画的是一个建筑上的水槽,水朝低处,流向远处,在呈Z字形的渠道里流淌,流淌到水渠断裂的地方变成瀑布倾泻而下,瀑布掉在了另一处的水槽里。
这似乎都是合乎逻辑的。
但在视觉上,它却形成了不可思议的背悖,瀑布掉下来的水槽却正好又是水源,它们又重复以Z字形流向远处的水槽。
按照透视的原理无可挑剔,按照哲学的思考却十分荒谬。
他用类似的矛盾空间表现方法,处理过许多合乎透视学,却背逆逻辑关系的画面。
它告诉人们,客观的真实靠视觉来接受与承担,有时却会得到一种虚假的表象。
如果仅靠视觉来验证与接收,并不能得到接近真理的结果,那么,就需要用心理的、逻辑的,也就是认识的、科学的、理性的判断标准来补充、来矫正。
这样,想象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一方面,科学绝对尊重客观的真实;
另一方面,在客观的真实无法视觉化体现的时候,只要凭想象的补充、导引。
艺术和科学,在想象的意义上,其直通的关系就是如此明显。
艺术联通虚幻、想象、梦境,留下了与科学的对驳接口,以善于虚拟真实的功能,并联合引领了科学。
科学不断扩充着艺术的内存,同时消弭二者的矛盾和段痕,令“假作真时真亦假”,提醒所以相信眼睛或相信心灵的人:
客观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都有意义。
绝对的真理是什么?
你可以说——“绝对的真理就是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但是,如果不存在,又何来绝对的真理?
真理似乎是不存在的,但是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
那么存在与否,和“有还是没有”一样,陷入了一个悖论之中。
1902年,当弗雷格的《算数原理》第二卷即将出版时,罗素写给他一封信。
信中指出:
在集合论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悖论。
通俗的说,这个悖论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解释:
有的集合不是自身的元素,例如:
“铅笔”作为一个集合概念,本身并不是一枝“铅笔”。
但有的集合则是它们自身的元素。
例如:
“概念”这个这个集合概念,本身则就是一个“概念”。
现在规定用M表示一切属于自身的集合,用N表示一切不属于自身的集合。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试问:
N这个集合,它应当被划分于M还是N呢?
第一,假定N属于N。
在这种情况下,N就是
属于自身的集合。
但是按照对M的定义,该集合即N应属于M。
第二,假定N属于M。
不属于自身的集合。
但按照对N的定义,N则应当属于N。
哥德尔后来也指出:
“罗素把康托集合论中的悖论剥去了一切数学上的技术性细节,而让大家看到——我们的许多逻辑直觉(如关于公理、类概念、存在、集合等直觉),其实都是自相矛盾的。
彭加勒就嘲笑罗素的“逻辑斯蒂”(又译“逻辑主义),说他的理论并不是什么也不长的不毛之地,它只生长矛盾。
【M·
克莱因著《古今数学思想》第4卷,第306页。
】
从根本上说,悖论的发生,是源于人类思维及语言本身的弱点——我们必须用割裂(意义被分割)的、静态的语言符号去描述(表象)和把握整体而活生生的存在的世界本身。
万物皆有可能
罗素自己就说过:
“数学就是这样一门科学:
在其中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我们所讲的是什么,也永远不会知道我们所讲的是不是真的。
按照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公理是难以被证明的,因为我们总是必须先要确定一个前提成立,而这个前提本身则难以被证明,所以公理可以是存在的,也可以是不存在的,它不能被证明。
既然公理的证明都如此困难,我们又怎么知道是否有真理、是否存在绝对的真理呢!
?
结束语
在一些年以后,我们才知道:
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最重要的。
其实自己真正成长,往往要在经历许多事情后才会明白。
人生很多时候必须放弃,因为世间还有其他的美好。
对于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常得而复失,而害怕放开那只有缘之手。
花有花开花落,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快乐也不快乐。
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明天我们也许会失去,请珍惜;
当我们沮丧的时候,明天我们也许将重新拾得,别放弃。
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个结尾,一道题可以有多种算法。
请别太在意一些事,珍惜眼前、过好现在!
万事未知,万物皆有可能。
对于明天,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
参考文献:
文中有一部分参考了以下的文章,在此向该文作者致意:
《艺术世界》2001年第3期,《我们离真有多远——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作者:
邹文。
于2011-08-1302:
22:
27
补充的说明: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讲了一个老人的经验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年事已经很高了,看上去,却面如孩童,很年轻,别人问他,为什么?
老人说:
我参透了圣人的道,必须有所守恃。
参悟七个阶段:
“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朝彻而后能见独;
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首先,“外天下”,就是要忘记天下所有牵绊的事物。
第二,“外物”,是要把物质世界的东西从心底剥除。
第三,“外生”,就是超脱生死。
这不是不重视生命,而是应该让一切顺其自然,从容的过好每一个当下。
第四,“朝彻”,就好像把屋子腾空、打扫干净。
这样,当阳光进来的时候,才会“虚室生白”,有了空灵之境。
第五,“见独”,是说达到洞察万物的道理,天下万事万物,在你眼里不再那么神秘,你的思维使你变得开放,不再孤立的看待问题,思想成熟了,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第六,“无古今”,是说你贯穿古今,没有了时间的限制、阻隔,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道理,在今天仍然让你感到温暖、感动、贴切,“道不远人”,就是“无古今”。
第七,“不死不生”,达到了一种永恒境界。
我以为就是可以“乘物以游心”,使自己的精神更加乐观、洒脱,就是通常所说的“放飞心情”,让你的心在自由的天空下翱翔——“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我2010年的时候,随便在纸上涂了些字,之后取了个名字《失去》,诗的内容写的是虽生犹死的一种状态,人的“自我”消失了,成了一个“假人”。
一直到看完几本书,有了新的感受。
再看到闫先生的回信,意思是不管环境如何,我还是我,一切未变,一切仍在!
心想此君果然机敏过人!
又看到其所撰文字,“因为无从说起,也说不清道不明”。
我理解,他应该是已经得道,懂得了某些人生的真谛,参透了生命的要义,总之,不是常人,不简单!
就像“1+1=?
”,我还写了篇文章,有似游戏,我的其他几篇文章也一样,比如《时间就是账单》、《穿越:
一只苍蝇的神奇之旅》、《从“鸡”的诞生浅谈宇宙的起源》,并不在于下一个结论,更像是讲故事,旨在告诉你不要从字面上去理解,而要放开思维,多角度看问题,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的东西。
当然,只是从思想上面说,在现实的人生,很多的事情,你必须遵守规则,所说的“乘物以游心”,并不是说可以为所欲为,是“外化而内不化”。
人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形体而独立存在,但是我们的心,却可以到的很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质 真理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