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的小故事集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847731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0.98KB
于丹论语心得的小故事集文档格式.docx
《于丹论语心得的小故事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论语心得的小故事集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为人之道。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
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
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
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处世之道。
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
《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
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
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
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
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
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
第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第二、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第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交友之道。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
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
《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
可见,通过《于丹
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
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理想之道。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
修身可理解为:
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
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
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人生之道。
孔子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
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于丹讲述的论语心得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篇二: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
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
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
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
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人生的理想是心
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
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就工作学习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
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
让我们的精神得以饱满,更从容,豁达,乐观的面对生活。
篇三: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通过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六个篇章,以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以此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读这本书,进一步增加了我对《论语》的了解,同时也很好地启发了心灵,帮助我冲破世俗的、利益的、外在的束缚,找到人生本该追求的努力方向和人生价值所在,下面我就讲两点体会。
一、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书中讲到对子贡问政一段的解读,子贡问政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安定平稳需要什么?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足够的粮食、强大的军队、人民对国家的信仰。
子贡又问:
一定要从三者中去掉两样呢,孔子的回答是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自古而今谁不死,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什么是政治?
政治并不一定让大家都过上一种物质文明上的发达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标志,真正来自于内心的那种安定和对于一种政权的认可,这些都是来源于信仰,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其实,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之无限之大我们每个人
都能体会到。
在中国,曾经因为有共产党人信仰,才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在美国,因为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信仰,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以其独(:
于丹论语心得的小故事集)立、理性成就了世界第一大国;
在日本,撇开爱国主义情怀,武士道精神不得不令人佩服。
然而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是信仰危机。
官员贪污腐败、政府执法不严、商人金钱至上等等社会风气的背后体现的都是信仰的缺失。
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民众必须有一致的、向上的信仰。
成功的政治来自民众内心对政权的认可,民众信仰的树立需要政府威信的树立。
在我看来,政府威信的树立最核心的是从执政党队伍抓起,也就是我们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只有这两支队伍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纯洁了,民众才会对党、对政府产生敬畏之心,进而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与政府保持一致格调,形成一股力量,实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乃至整个国力的提升。
从小的方面来讲,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这个人要么无所追求,残喘于世,要么无所畏惧,无恶不作。
因此,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于己于社会都十分必要。
二、做一个独立的人
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中写到这么一段话,是一位英国心理学的一个女博士写的一本书中的一段话:
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
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分离得越早,你就越成功。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论语》里面的仁爱之心也正是教给大家应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留一点分寸,留有一点余地。
看了这段话后,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孩子的培养问题。
前面女博士讲的话虽然是典型的西方家长教育理念,与我们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但我个人非常认同。
近几年我爸是李刚、我爸是某某等“拼爹”闹剧的上演正是中国“温室花朵式”教育最好的反面教材,“拼爹”两字足以体现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庇护、溺爱、纵容。
还有一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
因为富人家庭往往以溺爱取代了对孩子独立精神的教育。
从长远来看,拼爹的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立足,随时都有被社会淘汰的可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将会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摒弃将来孩子靠“拼爹”的思想,而是要有一种“拼孩子”的思想,从小培养孩子不靠给、不靠等、不靠帮的思想,让孩子学会物质上独立,精神上独立。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坚持独立观察和发现,社会就会拥有更多健全的人格,社会才更加充满活力。
作为一个单位人,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工作的能力。
具体从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懂得向内审视。
懂得看清自己,既要找
到自我的闪光之处,也要找到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见贤思齐,见庸自省,才能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要懂得各司其职。
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职,承担责任,不能寄希望于上级领导或同事帮助。
职务再小,分工再少,也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心得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