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845456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75KB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多次获得市区好评,2012年通过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成为北格镇第一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我校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镇前三名,体育成绩更是彰显了学校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特色。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按照“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的办学理念。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以“健康、诚朴、树木树人”为校训;
以“朴实、勤奋、团结、睿智”为校风;
以“向上、和谐、敬业、乐教”为教风;
以“进取、团结、自主、乐学”为学风。
进行以“田园文化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
一、“田园文化教育”提出的背景
国家正在积极提倡新农村建设,同时小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确立我校为基地校。
通过专家培训,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内涵,要发展特色,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以及走适合我校实际特色的学校建设之路。
我校结合实际,根据学生发展情况,本着“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田园文化教育。
以农耕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
打造“快乐教学”的教师团队,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并以此影响学生的家庭生活。
把田园文化的内涵及内容影响师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认识和了解,我校把“田园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方向。
让师生的生活更贴近自然,享受田园文化。
因此,我们把创建工作的目标定位为:
依托农耕文化,打造“田园文化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教师愉悦工作,师生健康共长。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
学校力求借助“田园文化教育”这一独特的资源,把“田园历史文化”与少先队道德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读书、了解传统文化,并亲自参与农作物种植实践,品味劳动的乐趣、传承古代田园文化的精髓,接受现代田园文化思想,让学生接受田园文化的熏陶,感受田园文化“快乐、自然、健康、和谐”的精神。
我校注重田园文化教育基地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田园常识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
以农耕文化作为教育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以达到对田园文化的独特诠释,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思考——内化、升华——外显、行动”的教育规律,,促进学生树立结合古今,让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有探究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精神,达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目的。
二、“田园文化教育”的内涵界定
“田园”一词在字典里含义有三:
“田地与园圃;
农村;
乡下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表现田园诗,田园文学。
”而我们国人一提到“田园”就会想到著名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恬静的生活。
我们学校之所以以“田园文化教育”作为特色发展,并不是要回归乡村生活,也不是倡导无为、宁静的生活。
而是以“田园”为出发点,追寻自然、健康、和谐、快乐、绿色的校园文化。
“田园文化教育”在我校是指拥有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勤朴的耕种文化、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绿色、和谐的人文课堂。
田园是最理想的和谐社会。
田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审美的母题。
田园文化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绝,并不在于对建筑形态、生活习惯等形式上的固守,而在于在精神上对一种特定文化的不断体验,在于对"
健康生活"
这一核心的守常秉承。
它更应深入到心灵感受层面,这种感受是清新、明朗、轻松、愉悦的,折射到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师生关系、课堂学习等方方面面。
学校根据专家对学校调研后提出的建议,在全体师生共同商讨的基础上,描绘了以“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为理念的学校发展蓝图,力图以美育来构筑和谐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对美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开启了以“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勤朴的耕种文化、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绿色、和谐的人文课堂”的学校文化的建设征途。
寻求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现代化、内省与外显两者的结合点,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体验温情,释放生命灵性。
“田园文化教育”追求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健康之美、和谐之美。
三、“田园文化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民国时期,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即合一”的主张,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
同时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素质教育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积极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一年来,我校把“田园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以“田园文化教育”的实施为总抓手,涵养师生文化底蕴,形成田园文化的氛围,整体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课堂中穿插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田园文化教育”。
造就生态生活,让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田园”本身就是一种美,这种美给人以健康、快乐、和谐的生活方式。
四、实施策略:
(一)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
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师生佳作营造艺术美、主题活动营造心灵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充分体现“人文、健康、和谐”,做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一定的文化品味。
实现每一寸土地都有管理的痕迹,每一处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
努力打造洁净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花园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
举措1:
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校园无死角,处处皆育人”。
建设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
在现有的校园布局上,重点做好校园活动场所的净化、绿化、美化、硬化和亮化。
通过3年的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体现学校特点,突出“田园文化教育”内涵,强调自然和谐,实现“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
(1)净化。
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等教育场所、运动场、厕所等公共设施要干净,还要保持墙壁、阅报栏和各种宣传窗的整洁、有序。
师生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无乱扔纸屑、杂物现象,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努力营造“洁净校园”。
(2)绿化。
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农耕实践基地为主,花坛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荣、绿树成荫、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
在校园绿化方面提倡立体性和园艺化,使地面绿化与空中净化相结合,并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提高绿化的文化品位,体现田园风格,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养护,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
(3)美化。
各种标牌设置都要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要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或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等,挖掘校园内外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
(4)校园的语言文化。
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使之成为校园语言。
校园内使用文字要规范,如校风、校训、标语、警句等。
保护操场、爱护绿化等各种提示牌,要使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提醒师生的同时,陶冶师生情操,避免使用“禁止”、“不准”一类的生硬词句。
(5)校园环境文化。
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做好“楼道文化、墙壁文化”,每一个楼层、每一面墙壁,设一个主题,形式内容既要和谐统一,又要各具特色,图文并茂,形成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校园“活”起来。
主题以田园文化教育为主,农耕教育实践为辅,通过板报、橱窗、花草树木旁挂的精致小牌、教室里学生自办的学习园地等方式,使学生在受到田园美的熏陶。
举措2:
非物质文化建设
(1)“朴实勤奋团结睿智”的校风建设。
通过创作校旗、校徽、校歌,编辑校报、校刊和制作校风宣传牌等形式将校风表现出来,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
同时,还要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2)“向上和谐敬业乐教”的教风营造。
每一个教师都要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赢得学生的普遍尊敬。
学校一方面要使教师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进教师之间更多的合作;
另一方面,要把教师列入学习者的行列,使教师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征订教育刊物,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定期编发教育信息,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3)“进取勤朴自主乐学”的学风培养。
严格要求学生,实施晨检,午检制度,每周进行评比,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养成教育评价细则”为标准,要求学生,每月评选“最美少年”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学风。
学校设立“田园之声”广播站,面向全体师生征文,每月定期进行广播并表彰。
以班为单位展示优秀手抄报、绘画、手工等作品。
(二)勤朴的耕种文化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学校力求借助农耕文化这一独特的资源,把“拾起农耕记忆”与少先队道德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认识农作物、了解农具并亲手参与农耕实践,品味农耕乐趣、传承古代农耕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接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受农耕文化“勤劳、勤俭、勤奋;
朴实、朴素、淳朴”的精神。
我校注重农耕文化教育基地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农耕常识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将农耕文化作为教育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以“实践、体验——感悟、思考——内化、升华——外显、行动”的教育规律,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孩子们树立科学探究精神,达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目的。
走进勤朴农耕,让学生懂得生活。
生活是什么?
人们千百年的追寻,千万里的寻找,写不尽万般风采,道不尽千种风情。
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活?
我们一是落实学生“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阅读农耕文化书籍,田园诗歌、田园散文等书籍开阔学生读书视野,并从从书中追寻生活的内涵:
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渔猎经济时代;
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
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
进而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懂得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才形成土地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田园 文化教育 学校 特色 建设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