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843619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28KB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Word下载.docx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是,当前不少高校中创业教育受到精英化思维和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
虽然高等教育在我国早已进入大众化时期,但是精英化的期望还是在各个层面上影响着当前的高等教育。
比如,高校在师资力量展示上以知名学者、专家为代表,在教育成果介绍上以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为代表。
精英化的期望反映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就体现为:
首先,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高大全”,以“高科技”为创业领域,以“大产值”为创业目标,以“全产业”为创意愿景,过高的教育期待与残酷的创业现实,极容易让学生承受过大的创业压力;
其次,创业教育的范围上选择“小众化”,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
有报道显示,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由2014年的%上升为2015年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肯定不是围绕小范围的创业意愿群体,而应该是着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创业教育的内容上偏重“理想化”,将社会创业精英群体中的部分成功典型代表,视为创业教育内容选择上的全部,并且偏重于所谓的成功方法与经验介绍,无视具体的环境,更较少涉及到创业教训的总结等内容。
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国外高校强调创业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其所注重的不是学生毕业时的创业率,也不强调创业的成活率,而是提倡将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学生社会化、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渠道或者途径。
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
首先,在教育的动机上存在着功利化思想,一些高校之所以提倡创业教育是以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项目为目标的,项目驱动虽然对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有着短期的提振作用,但无法从长期上保证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质效果;
其次,存在以创业缓解就业统计压力的做法,一些高校寄希望于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缺乏对学生创业的实质性指导;
最后,狭隘的将创业教育等同于企业家速成的培训教育,先不说企业家是否能够速成,但就是高校中大部分非工商类专业,就注定了这种功利化教育思维的偏颇。
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课堂式的灌输与体验式的局限
创业教育如何进行,也是当前高校着重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国创业教育分为普及性创业教育与聚焦式创业教育两种模式。
英国创业教育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推动型、大学机构中介型等模式。
国内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也已成型。
中国人民大学的创业教育强调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升,将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起来;
北京航空大学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技能为重点,依托实践基地,采用商业化运作方式,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一方面在专业教育中贯穿创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其综合式的创业教育模式,受到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但是,除此之外,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课堂式的灌输上,较少涉及到体验式创业教育,受到众多的局限,很少有高校能够结合自身的特色,形成独特的创业教育模式。
大多数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将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课程化,通过课堂式的教学灌输,寄希望于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
这其中主要的矛盾在于创业教育的体系与专业教育的体系之间必定存在着不相融合的问题,因此课堂式的灌输也是高校在响应创业教育的号召下,一种暂时性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
由于创业教育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教育,这种课堂灌输式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从一般性创业政策、法规、方法等介绍,过渡到了创业的工商管理类知识体系传授。
由于创业是与工商管理专业结合较为紧密的一种活动,这种过渡无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大多是依托于大型规范的公司管理,而创业多属于小型欠规范的公司活动,因此如何将工商管理类知识与创业教育结合得更为紧密,是一个新的问题。
体验式创业教育是当前不少高校改变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理论化有余实践性不足的局限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模式寄希望于通过学生在创业教育体验活动中的感受、感悟获得创业技能的提升。
体验式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教育场所能够为学生带来创业的体验。
不少高校一般通过灵活运用校内、校外资源解决这一问题。
在校内,一些高校通过设置所谓的学生创业街区,为学生创业提供场所;
在校外,高校则大多联合校友企业、行业单位,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体验场所与机会。
但是,这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校内创业教育场所的提供,校方基本上以免费的方式开放相关设施,而学生经营的不稳定性,导致高校在没有相关政策支持下难以长久持续免费提供场所;
而校外体验场所中,企业的经营与学生创业教育之间的关联度是否存在,以及学生创业意愿与企业发展方向是否相关,还有学校创业教育的需求与企业接受成本的高低等等,都将会对校外企业接受高校创业教育的意愿与稳定性造成干扰。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
应用性的缺乏与交叉性的不足
在创业浪潮的席卷下,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已经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国外各种创业课程开设方法的引入,使得我国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思路得到了一定程度提升。
在国外创业教育圆形模式课程、金字塔模式课程等影响下,清华大学与微软合作开发的《技术创业——未来企业家之路》等创业课程构成的体系,采用多元化教师联合授课方式,学生能够直接从企业家、投资家等授课教师师资中获得创业实践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课程采用大、小班方式,既满足创业基础性知识的普及,又满足学生创业的特殊需求。
东南大学还以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架构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当然,在整体上,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还存在应用性的缺乏与交叉性的不足等问题。
应用性的缺乏是指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与创业实践脱节的情况。
创业教育虽然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但作为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应该是创业教育课程的重点与核心。
高校教师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容易受到专业课程建构方法的惯性思维影响,在创业知识的系统化、专业化、学术化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方面则有着天然的劣势。
为此,不少高校通过引入创业成功典型的现身教学,以弥补应用性不足的问题。
但是,应该认识到的是创业与创业教育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经验如何转化为教学的内容,仍然是个问题。
要使得这一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可以尝试从以创业学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建构方式,转变为以创意为中心的过程导向课程建构方式。
教师围绕创业的过程,从识别创业机会、决定创业、组建团队、融资投资、创建企业、管理企业、投资回报等环节,综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交叉性的不足,是指一些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往往会从开发课程的效率出发,在现有的一些课程体系中对某些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进行改造,从而形成诸如创业营销、创业管理、创业投资、创业财务等交叉性课程。
值得肯定的是这类课程以创业为核心,围绕创业教育的目标与要求等,在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均需开设创业教育课的形势下,能够满足创业教育课程资源的阶段性不足,而且也是创业者在今后创业道路上必需的知识积累。
但是,课程的名称改变不意味着课程内容架构的完全融合,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虽然看似内容丰富、自成系统,实质上各个原有的专业课程内容与创业之间的融合度依然不够,导致创业教育课程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名不副实”情况。
四、高校创业教育方法:
主体性的迷失与主导性的欠缺
创业教育的方法是实现创业教育效果的一种重要保障措施。
美国教育学者维斯顿和格兰顿认为教学方式至少有教师中心方法、个体化方法、相互作用方法、实践方法等四种类型。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教师讲授、创业人士讲座等可以归属于教师中心方法;
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社团等可以归属于相互作用方法;
学生自学、学生网络查询等属于个体化方法;
角色扮演、创业实践、现场观摩等属于实践方法。
而在这些方法的采用中,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主体性的迷失与主导性的欠缺问题。
所谓主体性的迷失,是指从创业活动来看,创业者应该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因此创业教育中教育的主体应该还是学生,而非教师。
但是,在高校各种创业教育中,都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学生似乎成为配合创业教育实施的配角。
高校的创业教育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即是这种迷失的一种表现。
按照创业以及创业教育的相关理念与目标,实践方法应该是创业教育的主要方法。
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不同的角色对于创业成败的影响,可以在创业实践中积累相应的经验,可以在现场观摩中揣摩、感悟创业成功的要素。
但是,创业教育实践方法的实施,需要调动更多的教学资源,投入更多的教学成本,还需要有更好的教育管理方法,这些都是高校以及创业教育教师暂时不能具备的,从而使得当前的创业教育必然出现主体性的迷失。
理想的创业教育方法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的保障,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发挥明显。
在创业教育中,学生通过创业体验式教育,能够发现自身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我的努力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鼓励高校“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提高创业指导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些高校也着手聘请了一批创业典型担任创业导师,相关的研究者也指出创业导师制是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如何弥补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缺失依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从校外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抛开聘请的费用以及创业典型的教学能力,但就是聘请的数量与创业教育教师的缺口,就已经是一个问题;
从校内培养创业指导教师,又因为大多数的高校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不能够完全胜任指导工作。
因此,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高校创业教育弥补创业指导教师这一主体性欠缺的问题,都任重道远。
作者:
刘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高校 创业 教育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