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835689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107.97KB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Word下载.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Word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拜师)齐读课文题目。
课文题目为什么用“拜”师呢?
《说文解字》说:
“拜,首至地也。
”请带上动作读课文题目。
孔子拜谁为师?
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
(老子名耳,是道家的创始人。
他所著的《道德经》对后人影响很大。
老子学问渊博。
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
师:
下面我们自由读读课文。
注意圈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随机表扬养成好习惯的学生。
2.出示字词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孔子要来收徒了,但同学们必须先闯关,看谁能读准生字词。
(出示课件)
(落实知识点)
(1)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
nɡ 等děnɡ 品pǐn 仆pú
(2)组词竞赛,读准重点词语。
(3)重点指导字形:
等:
横画应长短不一。
迎:
不要多写撇。
尘: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境:
右边是“竟”。
(4)自主交流:
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3.展示朗读。
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
(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
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
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一个自然段。
你能给这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吗?
2.学生汇报交流,梳理层次:
第1自然段:
决意拜师。
第2自然段:
历尽艰辛。
第3自然段:
认真求学。
第4自然段:
受人敬重。
3.汇报交流: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4.总结概括:
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总结回顾
1.指导书写:
“闻、迎、尘、丘、境”等。
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部的写法。
2.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质疑问难:
对于本课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引导学生根据内容质疑。
教学板书:
第二课时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指导法、朗读法
教学课件
一、小组交流,回顾课文
1.师: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地朗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大意有了了解,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完成学生活动卡。
(出示学生活动卡)
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生活动卡。
3.师:
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物品质,下面让我们共同去品词析句吧!
二、品读析文,感悟品质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读第1自然段,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孔子当时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他为什么仍要拜师呢?
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的意思。
(3)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4)自己再读第1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5)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导入: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要求用心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要求)
(1)这一自然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
请你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
结合书上的内容,自己体会词语的意思。
(2)读文、勾画、理解、交流。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和“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孔子几个月后才走到洛阳”进行对比。
让学生粗浅地说说这两个句子的不同。
从曲阜到洛阳路途遥远,行走艰难。
在两千多年前,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孔子一步一步走了几个月,这一路上他是怎样度过的呢?
风餐露宿:
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可以播放风雨雷电声让学生感受孔子拜师路上遇到的恶劣天气,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师生互动:
肚子饿了的时候,孔子……困倦的时候,孔子……刮风下雨的时候,孔子……想象到达洛阳后孔子的样子,用文中的一个词形容就是……(风尘仆仆)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如此艰辛,为什么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
从中你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分角色朗读对话。
①课件将“迎候”和“等候”词语变红,引导学生区别这组近义词,说说从人物的对话中能体会出孔子和老子具有怎样的品行。
然后带着谦虚有礼的语气齐读对话部分。
教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有等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
“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老子说:
‘我就在这儿迎候。
’”“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印象?
将“等候”和“迎候”互换可以吗?
为什么?
②出示“你是——”指名朗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读出“纳闷”的语气。
③课件将“拜访”和“拜见”词语变红,区分“拜访”和“拜见”,说说从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中能感悟到人物怎样的品行。
④再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动作,展开想象,两人合作进行对话表演。
3.学习第3自然段。
老子是如何传授孔子知识的?
孔子又是怎样学习的呢?
(1)联系上下文体会“毫无保留”“传授”的意思。
(2)说说通过学习这一自然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重点通过“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体会孔子认真求学的态度;
通过“毫无保留地传授”体会老子诲人不倦的精神。
(“请教”是什么意思?
“随时请教”呢?
对“毫无保留”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4.学习第4自然段。
通过对第2、3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所以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生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播放人们纪念孔子的视频。
后人很佩服学识渊博的孔子和老子,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那么孔子和老子留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印象呢?
你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或启发呢?
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很好,孔子和老子是古代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们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佩服。
从他们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
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
5.再读全文,再感受。
三、拓展延伸,走近孔子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
(2)背一背。
2.小组交流搜集的名言。
谁能背出孔子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学生:
如果能将孔子的名言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更了不起了。
3.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
4.做一做“孔子书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1、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2、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3、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1、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2、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朗读法,交流法
教学课件和相关资料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导入:
同学们,每天,我们抬起头,会看到蓝蓝的天空;
踩着脚下的土地,会看到高山,会看到河流和湖泊……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的祖先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还不能解释这些现象,所以就有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
相传远古时期,我们看到得这一切都是没有的,(边说边点击画面,使画面一点一点地消失)那么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注意“盘”字的笔顺,一笔一画,把字写工整。
(板书)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指读,同桌互相检查、帮助。
2.检查字词。
(强调“肌、肤、肢”的偏旁跟身体有关;
指导多音字“血”“倒”;
理解“一丈”。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能不能用书上的语句来概括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像这样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文章的中心句。
三、理清层次
1.交流对“创造”一词的理解。
2.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预设:
生1:
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天地是什么样的?
生2:
盘古是如何开天地、创宇宙的?
生3:
盘古后来怎样了?
3.请同学们尝试按照“盘古创造宇宙之前——盘古如何开创宇宙——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之后”的顺序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
4.小组合作划分段落:
盘古开天地
四、细读课文
1.指读第1自然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指读第1自然段,思考: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
(2)引导学生理解“混沌”的意思。
(与“清晰”相比较,同时配合造句理解。
2.齐读第1自然段。
3.教师小结:
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
盘古创造的宇宙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自然段。
4.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
盘古究竟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
5.看看这部分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围绕第2自然段谈体会。
(1)怎样的动作是抡起、猛劈呢?
(学生做动作体会)
(2)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
(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
(3)师生共同读这一部分,读出用力的感觉。
(4)教师出示课件:
“轻而清的……变成了地。
”学生齐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汇报文中出现的反义词,体会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请你使用反义词说话。
多亏这三对反义词帮了大忙,让我们看到了神奇的变化。
(5)这些变化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吗?
想象一下会有多久?
怎样读才能突出时间上的漫长呢?
为什么时间会如此之长呢?
用“____”画一画相关的语句,慢慢地读本句,这就叫“开天辟地”。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
6.总结: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天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