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832623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5.17KB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③本专题重点之三: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本课难点:
①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国共两次和谈的经过和意义。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②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③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②开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自己操作,在辩论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
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③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与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
结合史实及教材上的图片,理解大革命性质及经验教训;
结合教材,通过对史实分析、比较,找出中共为什么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结合国情,加深学生对中共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通过对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的分析,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从中共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学习积极进取精神和追求真理的作风。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三、教学方法
本专题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
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专题高度概括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发展,在政治史上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素质和高考出题的重点。
其中对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较难的部分,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备好相关图片,历史史料,制作好相应的图表,让学生结合学案充分预习和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要求的自主落实部分,为学习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3.北伐、西征和东征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重点:
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专题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课导入】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那么人民为什么会跟着洪杨等人造反呢?
引出第一个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讲述内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思考:
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课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和阶级矛盾尖锐,对照课本小字"
鸦片走私和银贵钱贱"
现象进行讲解,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
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洪秀全诞生在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小聪颖,但1828——1843年四次参加科举不第,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后,开始信奉上帝宣传上帝,创立"
拜上帝教"
.让学生思考: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呢?
他的拜上帝教同西方的基督教教义是否一样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
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特点:
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的结合起来;
文章: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这对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
对于这段历史,可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金田起义》的有关电影材料进行讲述;
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
在此,洪秀全称“天王”。
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展示《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
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
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
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一重大损失。
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3.北伐、西征和东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
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
(结合地图讲解北伐、东征和西征过程及目的)
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
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
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行程几千里,攻克几十个城镇。
当北伐军进军北京时,朝野震动。
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
京中官吏则卷起金银细软,逃迁出城达3万户之多。
北伐军犹如惊蛰之春雷,震撼了华北大地。
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
同时分析一下北伐失败的原因。
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但从战术上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
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
西征军夺取了安徽、湖北的重镇,然后入湖南。
在湖南,太平军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手。
太平天国又派文武兼备的石达开加强西征军的领导。
1855年,鄱阳湖口战役里,太平军大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
经过两年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赣大片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年,太平天国又派大将秦日纲东征。
不久,东征军夺取扬州,破江北大营。
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二)、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首先让学生明确《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
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提问:
《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哪?
。
(学生思考回答后(“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教师指出:
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
这里,天下田是谁的?
这里的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
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对于土地的分配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
(学生思考回答(“无处不均匀”)后教师指出:
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
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
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
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
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
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的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可让同学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
(组织学生从原则、方法和环境条件分组讨论,然后加以引导后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小农经济,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
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
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例如:
按人口分,却未考虑死后还田的办法,长此下去哪里还有田来分?
又如:
按地力分,究竟根据哪一年、哪一种农作物的产量来确定土地的等级才算合理呢?
再如:
按丰荒之地调剂,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能否允许?
还有,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
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
因此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制度的不可行。
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施这一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中国 民主革命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