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5830698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92.34KB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已知:
C(s)+H2O(g)=CO(g)+H2(g)△H=akJ•mol﹣1;
2C(s)+O2(g)=2CO(g)△H=一220kJ•mol﹣1;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
A.﹣332B.+130C.+332D.﹣l30
【答案】B
已知①C(s)+H2O(g)═CO(g)+H2(g)△H=akJ•mol-1,
②2C(s)+O2(g)═2CO(g)△H=-220kJ•mol-1
①×
2-②得:
2H2O(g)═O2(g)+2H2(g)△H=(2a+220)kJ•mol-1,
4×
462-496-2×
436=2a+220,解得a=+130,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
...............
3.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原理反应:
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电极是负极
B.Ag2O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Zn﹣2e﹣+2OH﹣═Zn(OH)2
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A.反应中锌失去电子,Zn电极是负极,A正确;
B.Ag2O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电解质溶液显碱性,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Zn-2e-++2OH-=Zn(OH)2,C正确;
D.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水,且产生氢氧化锌,氢氧根浓度增大,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升高,D错误,答案选D。
点睛:
掌握原电池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答题时注意已知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
4.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用于铁表面镀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解析】当开关置于M处时,此装置为原电池,锌比铁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铁是正极,负极锌溶解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外电路传到正极保护了铁,这种铁的防护方法在电化学上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所以A不正确。
当开关置于N处时,此装置为电解池,碳电极连接电源正极作阳极,铁电极作阴极被保护起来,此法称为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不正确。
当开关置于M处时,此装置为原电池,铁比铜活泼,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铜,溶液中铜离子在正极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铜附着在铜表面,所以铜棒质量增加,C正确。
当开关置于N处时,此装置为电镀池,阳极铜失电子变为铜离子进入溶液,溶液中铜离子在阴极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铜镀到铁棒表面,因为阴阳两极得失电子守恒,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D错了。
电解池与原电池的最大区别是电解池有外接电源。
在原电池中,一般是较活泼金属作负极,有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氧化剂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电解池中,先分析阳极材料,如果是惰性电极,则阳极上是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如果阳极为活泼电极,则阳极金属会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
5.图中X为电源,Y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通电后Y中央的紫红色斑向d端扩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纸上c点附近会变红色
B.Cu电极质量减小,Pt电极质量增大
C.Z中溶液的pH先减小,后增大
D.溶液中的SO42﹣向Cu电极定向移动
【解析】紫红色斑即MnO4-向d端扩散,根据阴离子向阳极移动的原理,可知d端为阳极,即b为正极,a为负极,c为阴极,NaCl溶液中H+放电,产生OH-,c点附近会变红色,A正确;
电解硫酸铜溶液时,Pt为阳极,溶液中的OH-放电:
4OH--4e-=O2↑+2H2O,Cu为阴极,溶液中的Cu2+得电子,生成铜,总反应式为2CuSO4+2H2O
2Cu+O2↑+2H2SO4,Pt电极附近生成H+,则SO42-向Pt电极移动,B、D不正确。
随着电解的进行,Z中溶液变为硫酸溶液,再电解则为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pH减小,C不正确。
6.H2O2是一种常用绿色氧化剂,工业上利用电解法制备H2O2的装置如图所示,初始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负极
B.通入空气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
C.电解一段时间后,左侧溶液pH降低
D.若生成17g双氧水,则有1molH+从左侧向右侧迁移
【解析】由题给信息氧气在阴极还原转化为H2O2和稀碱的混合物,则b为负极,a为正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O2+2e-+2H2O=H2O2+2OH-,A、通入氧气在阴极还原得到H2O2,元素化合价降低,则a为正极,A错误;
B、通入空气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e-+2H2O=H2O2+2OH-,B错误;
C、左侧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水和氧气,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故左侧溶液pH降低,C正确;
D、根据电极反应O2+2e-+2H2O=H2O2+2OH-,若生成17g双氧水,转移1mol电子,有1molNa+从左侧向右侧迁移,D错误;
答案选C。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得电子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正负极、阴阳极,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存在交换膜以及是否是熔融的电解质等。
7.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ZnC2O4在离子交换膜右侧生成
C.正极反应式为:
Zn﹣2e﹣═Zn2+
D.标准状况下,当11.2LCO2参与反应时,转移0.5mol电子
【解析】A、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制备ZnC2O4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通入二氧化碳的电极是阴极,即Pb是阴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A错误;
B、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C2O42-,在阳极上,金属锌失电子成为锌离子,从阳极移向阴极,所以ZnC2O4在交换膜左侧生成,B错误;
C、Zn是阳极不是正极,金属锌失电子成为锌离子,反应式为:
Zn-2e-=Zn2+,C错误;
D、电解的总反应为:
2CO2+Zn
ZnC2O4,2mol二氧化碳反应伴随2mol电子转移,当通入标况下的11.2LCO2时,转移0.5mol电子,D正确,答案选D。
8.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NH3)=0.1mol/(L•min)B.v(NH3)=0.2mol/(L•min)
C.v(H2)=0.3mol/(L•min)D.v(H2)=0.4mol/(L•min)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方程式N2+3H2
2NH3可知如果都用氢气表示反应速率,分别是[mol/(L•min)]0.15、0.3、0.3、0.4,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D,答案选D。
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需要注意的是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9.已知:
X(g)+2Y(g)⇌3Z(g)△H=﹣aKJ•mo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kJ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解析】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故A正确;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多少不再发生变化,所以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B正确;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反应过程中消耗X的物质的量达到1mol,则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kJ,故C正确;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和正反应速率都增大,故D不正确。
故选D。
10.某温度下,一反应平衡常数K=
.恒容时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温,逆反应速率减小B.加压,H2浓度减小
C.增加H2,K减小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析】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O2+H2
CO+H2O,则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错误;
B.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浓度增大,B错误;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增加H2,K不变,C错误;
D.升高温度,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D。
11.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A(g)+yB(g)⇌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浓度为0.8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x+y<z
C.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C的体积分数降低
【答案】A
压缩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A的浓度为1mol·
L-1,但现在小于1mol·
L-1,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x+y>
z,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因为是压缩容积的体积,则B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故选项A正确。
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等知识。
12.一定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的N2(g)和3molH2(g)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
△H<0,NH3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min)
t1
t2
t3
NH3的物质的量(mol)
0.2
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邯郸市 成安县 一中 学学 年高 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