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智美育教育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824815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140.26KB
小学心智美育教育Word格式.docx
《小学心智美育教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智美育教育Word格式.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
农村中小学校长最需要什么10
大港区教育局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11
儿童个体差异正被有意无意忽略12
教育无小事纳谏听民意15
江西投入近3.9亿元资金为农村学子“聘高师”18
小学师资19
民办学校教师苦不堪言19
西班牙华人基督教会中文学校学生快乐学中文20
银川兴庆区投入两个500万为教育“补血”21
青春,在激情中燃烧--记慈利县苗市镇龙阳小学教师张尚军22
安徽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24
小学心智美育教育33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结合相长33
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35
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38
小学生教育43
爱校园家乡 沙湾县第一小学环境教育活动丰富多彩43
昆明官渡区推进“四创”成效显著43
中小学校应否专设廉洁教育课46
小学管理
增强青少年体质必须落实依法治教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
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打好身体基础,将会使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受益。
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国家和各级部门历来非常重视,并形成了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
教育部1990年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
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
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两课时”,“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等等。
然而,目前许多学校在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重“文”轻“体”的现象,体育工作状况堪忧。
具体表现在:
体育课没有按照课程要求正常开展,课堂效益差;
体育教师素质不够,专业的体育教师少;
体育活动没有形成制度,随机性大,往往是时有时无;
一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在很多学校根本不能够保证,不少学校把中午或者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拿来充数;
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不能够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质下降,以至于参加集会或者军训时,常常可以看到学生晕倒、呕吐的现象。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有关学校体育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意见的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
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必须坚持依法治教并落到实处。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学校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应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奖惩,对学校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像抓文化课那样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配置,制定合理的学校体育设施标准,明确投入责任和完善进度,力争在一定时期内使学校体育设施硬件全部达标。
此外,还应认真落实体育教师的业务、经济等待遇,对体育教师在津贴标准、评优选先、晋升职称等方面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大力加强体育工作。
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设置体育项目,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按照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设置方案的要求,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课时,并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
尤其在初三体育中考和高三体育会考结束之后,学校仍要上好体育课和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排入课表,形成作息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挤用。
增强青少年体质,有赖于各方携手,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新闻单位要加强宣传,努力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环境,促进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重新认识,引导、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家庭的支持。
中国教育报2007-7-30
“四手联弹”资源共享三部曲
“3年前,和外校仅有的交流靠的都是‘人情’,说白了就是求人帮忙,请关系好的骨干教师来学校上示范课,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带带年轻教师,但那种‘带’是比较松散的,没有制度规范,纯粹是打感情牌!
”
校际师资交流的“历史”,让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小学校长李毓彤,在一年前第一次面对前来跨校交流的灯市口小学教学主任韩建荣时,没敢抱太大希望。
一年后的今天,语文学科曾在全区坐最后一名“红椅子”的雍和宫小学,奇迹般地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东城区学区化建设带来的资源有效流动让他露出了笑脸。
从硬件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到人力资源共享,学区化实践3年来,东城区学区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由表及里的发展路径。
“开门迎客”的不仅是体育馆、计算机房这些冷冰冰的“大家伙”
“在‘十一’前的一天,我们班到隔壁的中学上了一节乒乓球课,同学们都特别激动,也很好奇,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在乒乓球馆里上过乒乓球课。
乒乓球馆里设备十分齐全,下课了我们都不想走,都期待着下周的体育课还到这里来!
”2005年9月,和平里四小六年级
(2)班的学生第一次走进了171中学的乒乓球馆,课后,马淑亚“郑重其事”地把这堂课带给她的快乐写进了日记。
有1500多名在校生的和平里四小,四到六年级都开设了乒乓球课,而学区化之前,上课场地一直是一大难题。
该校教学主任刘力军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那时候,一下课,学生们把几张课桌一拼就成了乒乓球台,几个铅笔盒一架就成了球网,教室桌椅东倒西歪不说,也有安全隐患。
”一方面,学生们对国球的热爱让学校欣喜,另一方面,建设专门乒乓球馆的想法又在资金面前停下了脚步。
刘力军没想到,“学区化”这简简单单的3个字,就让困扰学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让从前紧闭的校门向更多有需求的学生开启。
“十五”中期,东城区一些高标准配置的设备设施主要集中在少数“重点校”。
近年来,东城区一方面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相对集中的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学区化便是个难得的契机。
拥有15万余册藏书的图书馆、340种各类期刊的阅览室,15个实验室,再加上小球馆、篮球馆、综合训练馆和游泳馆,良好的设施设备条件,让和平里学区首届轮值主席校171中学,在学区化管理中更多地扮演了资源输出校的角色。
目前,该校将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等资源,都编排了详细的开放方案,向学区公布,接受共享。
“以学区为界,建立一个中心,以硬件资源共享来带动人力、课程资源的共享。
”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熊劲对学区资源共享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学区化的系统中,“开门迎客”的不仅仅是体育馆、计算机房这些冷冰冰的“大家伙”,与硬件资源共享同步的,是高附加值的课程资源共享。
如和平里四小便将本学期开设的72节“菜单课”,全部在校园网上面向学区公布出来,打破学科、年级的界限,外校教师可以直接进课堂听课。
“课件、单项检测题、单元测试题、综合练习题……”即将结束在北新桥小学一年挂职工作的西中街小学教导主任、数学市级骨干教师田京旗一口气就说出了好几个课程资源共享的内容。
西中街小学向北新桥小学输出的这些课程资源,几乎都是主动送上门的,只要对方有需求,他们就会尽其所能提供。
“北新桥小学学生比较少,开发试题资源有一定困难,把我们现成的资源拿过去,就可以解决他们的难题,对我们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检验。
”田京旗说,课程资源共享从表面上看是输出方在作贡献,实际上是对资源的二次增值和有效修正的过程。
“通过跨校挂职、师徒结对等进行人力资源流动,是个双赢的选择”
“现在,学校间的屏障都打通了,每所学校都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北京宏志中学校长郭泓坦承,宏志中学所在的和平里学区有5所中学,在学区化建设之前,5所中学几乎没有联系,教师想跨校听课,要经过校长、年级主任等多道程序,“现在只要事先打个电话,要张课程表就可以去听了!
雍和宫小学在编教师41人,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有37名教师在岗。
而只有4名校级骨干教师,没有市区级骨干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李毓彤明白,若让学校一直“瘸腿”的语文教学面貌有根本改观,就要培养出合格的语文教师队伍带头人。
精干、勤奋,再加上十余年的教龄,让语文教师李美玲成为不二人选,但她教学管理经验的匮乏又让李毓彤犯了难。
怎么办?
这时恰巧赶上东城区第二期跨校挂职交流全面铺开,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李毓彤在“输入校需求”一栏中填上了“语文教学管理人员”,也成就了韩建荣、李美玲这对“师徒”。
在不以行政命令调拨学校资源的前提下,打破部门、学校原有的壁垒,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深度整合、相互融通,是东城区学区化管理模式的一大亮点。
位于和平里学区西北角的177中学,是一所只有500多名在校生的完全中学,校长石蓝芳亲眼见证了学区化3年来,从硬件资源共享向软件资源共享延伸的内涵式发展。
“现在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差距大,从教师的角度提高,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在石蓝芳的案头,记者看到了一份《和平里学区跨校师徒结对协议书》,对师徒间互相听课、讨论教案、写论文等的次数都有详尽的规定。
“虽然协议里规定,师傅每周听徒弟一节课就‘达标’了,但边老师每周都要骑车到学校听我的课,风雨无阻。
”177中学历史教师骆晶晶口中的“师傅”边老师,是同属和平里学区的54中历史高级教师边淼。
2006年年底的一次“拜师”,让骆晶晶欣喜地找到了一条快速成长、积累经验的捷径:
听师傅的课,看师傅的教案,从模仿教案、自行设计到和师傅共同探讨制定教案。
“这次师徒结对虽说是一学年,但我之后遇到问题还是习惯性地拿起电话,拨出那个熟悉的号码。
”骆晶晶似乎已经离不开师傅了。
“这样,强弱校结合就变成了‘四手联弹’,把教师流动做实了。
”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坦言,各校的差异无疑会阻碍教师流动,通过跨校挂职、师徒结对等方式开展有实效的人力资源流动,是个双赢的选择。
以人为核心的资源共享,打通了不同规模学校间思想观念的阻隔
采访中,在校长和教师口中很少听到“强校”、“薄弱校”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大校”、“小校”的概念,在这个层面,学校规模的差异取代了办学水平的差距,也让均衡化的资源观、教育观得以延展开来。
“如果这样比的话,又把我们北新桥这样的‘小校’比下去了!
是不是应该改改这种方式?
”东城区教研室组织的一项“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组长会上,就课题展示课的选拔方式征求意见时,田京旗忍不住放了一炮。
将区内学校划片,片内学校间展示课比赛的胜者再到区里进行展示,是多年的惯例。
田京旗那次“斗争”的结果是,公开课展示改为分学期、逐所学校进行,让每所学校都有到区里展示的机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进一家门,不是一家人”,和硬件资源、课程资源共享一样,人力资源共享只是东城区学区化管理的一个方面。
但以人为核心的这种资源共享,却有力地打通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学校间思想观念的阻隔,通过跨校交流、师徒结对等方式,以人力流动带动思想观念的变革,让教育观念变得平和而有实效。
100比1000,是相隔不到5分钟自行车路程的北新桥小学和西中街小学的在校生比。
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心智 美育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