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超重状态调治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817569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27.78KB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超重状态调治Word格式.docx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超重状态调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超重状态调治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1 气虚质
形体偏胖,语声低微,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
4.2 阳虚质
形体偏胖,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4.3 痰湿质
体形偏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黄胖而黯,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4.4 瘀血质
形体偏胖,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4.5 其他
存在其他体质为或兼夹体质的超重状态。
5 干预
5.1 干预原则
5.1.1 通过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防止进一步体重增加。
5.1.2 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认知及行为干预,形成精神-心理支持,使人群充分认识体重增加的危害,努力提高人群的信心,树立体重管理应该持续终生的观念。
5.1.3 中医干预从改善中医体质入手。
5.2 饮食干预
5.2.1 减少总摄入量。
5.2.2 减少食品和饮料中能量的摄入。
5.2.3 避免餐间零食。
5.2.4 避免睡前进餐。
5.2.5 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规律。
5.2.6 能量限制应该考虑到个体化原则,兼顾营养需求、体力活动强度、以及原有饮食习惯。
5.2.7 饮食干预根据人群体质辨证施膳。
(B级推荐)[1]
(1)气虚质:
宜食用健脾益气食物,忌肥甘厚味,忌苦寒生冷,忌破气耗气之品。
(2)阳虚质:
宜食用温补阳气食物,忌生冷苦寒之品。
(3)痰湿质:
宜食用健脾利湿、化痰祛湿食物,多食用甘淡、清淡食物,忌膏粱厚味之品。
(4)瘀血质:
宜食用活血化瘀、行气散结食物,忌食用寒凉、收涩之品。
(5)其他:
其他体质为或兼夹体质的超重状态,根据具体体质进行膳食种类选择。
常见食物种类与体质宜忌见附录A。
5.2.8 可根据体质采用茶饮进行干预。
5.3 运动及体力活动干预
5.3.1 体力活动的目标包括
(1)减少久坐的行为方式(如长时间看电视或者使用计算机)。
(2)增加每天的运动量,建议每天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
(3)活动强度采用运动时心率衡量,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心率达到(220-年龄)×
(55%~65%)次/分。
5.3.2 推荐运动种类
(1)传统保健功法推荐:
咏春拳、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
(2)其余中等强度的运动种类包括快走、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自行车、滑冰、打排球、登山、游泳等。
5.4 认知及行为干预与精神-心理支持干预
5.4.1 认知行为干预
(1)增加超重危害相关知识的宣教。
(2)改变患者对于体重控制的观点和知识,建立信念。
(3)鼓励患者采取有效减轻并维持体重的行为措施,通常包括自我管理(如饮食日记、运动记录),控制进餐过程,强化认知技巧等方面。
5.4.2 精神及心理支出
(1)包括一般的心理疏导,也包括对如焦虑、抑郁等的针对性治疗。
(2)给予心理支持与鼓励。
5.5 中药调理
5.5.1 气虚质
治法:
培补元气,补气健脾。
推荐方剂:
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物建议: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大枣等。
5.5.2 阳虚质
培补阳气,温补脾肾。
金匮肾气丸加减。
蛤蚧、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杜仲、续断、菟丝子等。
5.5.3 痰湿质
健脾利湿,化痰泄浊。
参苓白术散加减。
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陈皮、半夏、苍术、红曲等。
5.5.4 瘀血质
活血化瘀
四物汤加减
红花、生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三七、续断、茺蔚子、鸡血藤等。
5.5.5 其他
根据具体体质进行治法、方剂及药物的选择。
5.6 适宜技术干预
5.6.1 耳穴压丸
选择胃、三焦、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
两耳交替应用,2~3日换药1次,每次餐前30分钟按压耳穴3~5分钟,有灼热感为宜。
5.6.2 艾灸
主要穴位:
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
以自觉灸处局部皮肤及皮下温热或灼痛为度。
5.6.3 推拿按摩
推荐按照脾、胃、肾三经走行部位进行循经推拿,可选择推法、揉法。
同时选择脂肪堆积部位进行局部治疗。
每次施术时间30分钟,隔日1次。
5.6.4 火罐
推荐按照脾、胃、肾三经走行部位进行火罐操作,宜闪罐法。
5.6.5 刮痧
推荐按照脾、胃、肾三经走行部位进行刮痧操作。
5.6.6 穴位埋线
推荐穴位:
中脘、气海、天枢、滑肉门、足三里、丰隆、下脘、关元、大横、外陵。
5.6.7 药浴
根据体质选用不同药材进行药物洗浴。
5.6.8 其他。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见食物种类、性味及体质宜忌
表
(1)性味
序号
食物种类
居民膳食指南分类
中医营养学分类
味
性
作用
别名
1
粳米
谷类与薯类
甘
平
补虚
大米
2
籼米
温
止泻
南米
3
糯米
补益止泻
4
粟米
凉
除热
小米
5
小麦
除虚烦
6
大麦
健脾利水
7
燕麦
滑肠降血脂
8
荞麦
寒
降低血糖血脂血压
9
玉米
利水
10
高粱
安神化痰
11
青稞
咸
防癌,降低血糖血脂血压
莜麦
12
薏苡仁
微寒
利湿,抗癌
13
甘薯
通便
14
山药
健脾降糖
15
马铃薯
健脾
16
黄豆
豆类和坚果
豆类
解毒消肿
17
豆腐
清热解毒
18
豆浆
补益
19
豆芽
清热利湿
20
黑豆
补益乌发益肾
21
绿豆
清热解暑
22
赤小豆
利水消毒
23
白扁豆
健脾消暑
24
蚕豆
健脾解毒,炒熟食用
25
豌豆
利水解毒
26
豇豆
甘咸
健脾消食
27
刀豆
温中
28
白菜
蔬菜水果及藻菌类
叶茎苔
生津
29
甘蓝
利湿热补虚
30
水芹
31
旱芹
平肝清热通便
32
芫荽
辛
发表开胃
33
菠菜
养血平肝润燥
34
苋菜
解毒清热
35
空心菜
解毒凉血
36
茼蒿
利水安神
37
莴苣
利尿清热
生菜、莴笋
38
韭菜
温中,行气,散瘀
39
芥菜
行气
雪里红
40
芸苔
甘辛
解毒散血
油菜
41
莼菜
水葵
42
竹笋
化痰消食发疹
43
香椿
苦
解毒
44
茴香菜
辛甘
理气散寒
45
金针菜
解郁清热
黄花菜
46
洋葱
理气降血脂
47
百合
养阴润肺安神
48
茭白
解毒除烦
49
萝卜
根茎类
消食化痰利尿
50
胡萝卜
健脾养肝
51
莲藕
清热凉血
52
芋艿
健脾散结解毒
芋头
53
茨菇
凉血散结解毒
54
荸荠
清热化痰
马蹄
55
黄瓜
清热利水解毒
56
冬瓜
甘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治 实践 指南 超重 状态 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