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汛前防汛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5816457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91MB
煤矿汛前防汛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煤矿汛前防汛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汛前防汛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目的与任务
根据“黔安监办[2018]3号、六盘水安监通[2018]21号文件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地面防洪工程、泄洪渠道、井田范围内的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等重点部位是否存在水患,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汛期防汛准备工作,严格落实汛前各项防汛责任和措施,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情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科学依据,从而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为此,特编写此报告。
二、矿井概况
1、交通位置:
河边煤矿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南部,距水城县城约70公里,行政辖区属贵州省水城县都格乡。
东、南、西、北均以矿界为界,面积2.2647km2。
地理坐标东经104°
42′00″~104°
42′59″,北纬26°
21′45″~26°
22′30″。
有水(城)盘(县)公路、俄(脚)-都(格)-发(耳)运煤专线公路通过,至盘县120公里,至水城70公里;
水柏铁路从煤矿北部通过,设有发耳站,交通及通讯较为便利(图1交通位置图)。
2、井田范围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6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5200000820516),设计规模为30万吨/年。
矿界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矿区走向长约1.63km,倾斜宽平均约1.37km,面积2.2647km2。
开采深度为1000m~650m。
详见表2-1都格河边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2-1都格河边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
坐标
X
Y
A
2918467.90
35470060.00
B
2917090.90
35470070.80
C
2917090.10
35471700.30
D
2918464.10
35471723.40
3、周边矿井情况
都格河边煤矿矿区范围内小窑早已关闭,其采空区处于在各煤层上部露头,有一定的积水存在,但与现开采的10101采煤工作面相距较远,对该工作面的回采不安全威胁。
4、矿井开采情况
矿井为合法技改矿井,规模为30万吨/年,投产至今回采了113101采煤工作面,现布置有10101采煤工作面。
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井田内出露地层有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第四系Q。
其岩性特征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
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大多呈同向坡,局部地方呈耸立的山峰,山间冲沟发育、地表大部分被风化物覆盖。
矿区内未见泉水出露,据邻区资料,一般泉流量小于1l/s,动态变化显著。
富水性弱,属相对隔水层。
2、龙潭组(P3l):
广泛分布于矿区内,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煤层组成。
地表出露面积大,但多被坡残积层覆盖,地貌上多呈缓坡、沟谷。
共调查泉点4个,一般流量0.001~0.277l/s,动态变化明显。
本组含裂隙水,富水性弱。
3、飞仙关组(T1f):
本组分上下两段。
(1)上段(T1f2):
分布矿区东南部,岩性以砂岩为主。
多成垂直走向的山脊和冲沟,岩石易风化,裂隙发育。
矿区内泉水出露少,调查泉点2个,流量0.061~0.112l/s。
枯季多干涸,季节性变化显著。
本段含少量的裂隙水,富水性弱。
(2)下段(T1f1):
分布同上段,岩性以粉砂岩为主。
出露于山坡前缘,成缓坡地形,矿区内未见泉点出露。
本段富水性弱,属相对隔水层。
4、第四系(Q):
为坡、残积物及冲、洪积物等。
其厚度变化较大,在2~38m之间,一般约20m。
其透水性较强,往往有泉水出露,流量在0.168~0.344l/s之间。
动态严格受季节控制。
第2章矿井防汛及水害排查
1、排查时间
2018年3月20日至3月21日
2、参加排查人员
惠泽顶、李晓坤、陈耳迁、吴正尧、廖天辉
3、排查路线
第1组:
工业广场→阿巩组→谢家寨组。
第2组:
工业广场→都发路(往加油站方向)→岩脚寨→长树林组。
排查路线见图1、图2
4、排查方式及检查重点工作
第1组排查重点是:
直观现场勘察、走访了解生产区工业广场(地面)防洪工程是否牢靠、泄洪渠道(阿贡河坝)是否畅通、原老系统井口封堵是否严实、原老系统开采区域是否存在裂隙及裂充填情况、1-5#号老窑封闭充填情况及地面露头段是否存在小煤窑开采情况。
第2组排查重点是:
直观现场勘察、走访了解本年度回采的10101采煤工作面对应地表是否存在有老窑、裂隙和其它水体存在。
图1第1组:
图2第2组:
5、排查结果
1、主要泄洪渠道排查结果:
通过现场勘查,本矿地面防洪工程阿贡河炸药库前三岔沟至办公楼前三岔沟段堤坝完整牢靠,泄洪渠道畅通畅通,瓦斯抽放泵房至办公楼前三岔沟段堤坝完整牢靠,泄洪渠道畅通畅通,汛期主要泄洪通道畅通无阻,可直接排至北盘江。
2、相邻老窑排查结果:
详见《采空区相关资料台帐》(附后)。
3、地面塌陷排查结果:
通过现场踏查及走访了解,地面未发现有裂缝和塌陷,但雨季时要注意加强检查。
6、矿井水患分析
(一)、充水水源分析
区内主要的充水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滑坡水、采空区积水等,现分述如下:
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区内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雨还可以沿地表裂隙及孔隙直接渗入矿井中,同时还可以通过老窑采空区蓄集,给矿井开采带来危害;
特别是雨季及暴雨期,地表水暴涨容易造成淹井事故,故矿井应加强防洪工作。
2、地表水
北盘江及矿区内地表冲沟水是影响矿井充水的主要地表水体。
(1)北盘江:
位于矿区西部边缘,河床最低标高+900m左右,且距矿区较远,因此,在不改变自然地质环境的条件下,北盘江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但应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
(2)矿区内冲沟水:
发育于矿区内。
目前观测,冲沟水无明显渗漏现象,但在其下及附近进行采矿应加强顶板管理,预防冒落裂隙带与其沟通,导致沟水涌入。
特别是井田中部的溪流在自然状态下通过第四系松散层和含煤地层中裂隙带对矿井间接补给,当人为作用下改变了原始条件,溪流将惯入井巷成为直接充水水源,造成水害。
3、地下水
矿区内上覆含水层为飞仙关组上段,与含煤地层间有厚约150m的飞仙关组下段隔水层相隔,故对今后开采影响不大;
下伏地层峨嵋山玄武岩组富水性弱,亦属相对隔水层,对今后开采影响亦不大;
含煤地层本身含裂隙承压水,根据邻区小窑调查,进水方式以顶板淋水、滴水,底板渗水为主,构造裂隙为其主要的充水通道,总出水量一般不大。
如发耳区办煤矿,开采3号煤层,巷道长约300m,采空面积约2000m2,但水量极微,总出水量约0.1l/s;
新龙煤矿总出水量为0.436l/s(2002年8月4日);
攀枝花煤矿为1.245l/s(2002年9月5日)。
虽然富水性弱,但具承压性,开采过程中应做好疏排水工作。
4、滑坡水
区内滑坡2处,面积大于0.3km2左右,但都具有透水性强的特点。
因此,在滑坡体下开采应注意冒落带的影响高度,以免降雨和沟水通过滑坡渗入,造成淹井事故。
5、采空区积水
矿区周围有采空区分布,且多有积水。
在其附近开采时必须注意因人工破坏其自然压力平衡状态,而导致老窑积水突然溃入井巷造成淹井事故;
矿井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强预防。
(二)、充水通道分析
1.岩石节理裂隙
矿山内的龙潭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大部为第四系,透水性较强。
而龙潭组则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尤其是内部细砂岩等脆性岩石更为发育,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
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
未来的采煤活动将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
3.原小煤矿采空区
矿山内原小煤矿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采空区积水,当煤层开采至采空区时,巷道勾通采空区会成为充水通道。
(三)、充水方式
由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露头分布不广,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不强,为弱含水层,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为主,规模一般不大,少量为采空巷道导水,因此未来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滴水、淋水为主,局部可能发生突水。
7、目前矿井需防范的水患
1、矿井主、副井和风井井口均高于当地的最高洪水位标高,无洪水溃入井下的可能,但在雨季强降雨时,必须注意井口后背山坡集水灌入井下,要在雨季前清挖好泄水沟。
2、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主要通过顶板所存在的裂隙向巷道和采空区内渗漏,其直接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
雨季时,大气降水会形成山洪水通过地面连通的线部开采的老窑老空,塌陷或崩塌的井口(井筒)直接溃入其井下,对矿井构成威胁,必须保持警惕,值班人员在降大雨或大暴雨时,必须通知井下人员撤到地面,并注意巡查主、副、风井的井口、工业广场及附近的异常情况。
3、汛期要定期进行排查,每周至少一次无人机排查是否受彩云影响存在有地表塌陷及裂隙等情况,防入地表水溃入井下。
第3章矿井防治水措施
1、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
2、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3、井巷在掘进过程中必须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掌握前方水文情况,若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待确定安全后再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或采掘工程图上。
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4、在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5、井下和地面排水设施保证完好,井下主、副水仓、沉淀池、水沟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年雨季前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6、应加强对地面小窑、老窑的调查并标注在实测的采掘工程图中,划定其探放水红线,在接近探放水线时,必须采取探放水措施。
7、必须先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数据,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8、工业场地为避免大雨冲毁场地,提前清理排水沟。
9、鉴于井口地表水体有可能溃入井下,因此,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严禁开采煤层露头线的防水煤柱。
②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修筑沟渠时,应避开露头、裂隙和导水岩层,特别是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排水时,应填平压实,防止积水进入井下。
③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次渗入井下。
④对漏水的排洪沟,应及时堵漏,地面裂缝和塌陷必须填塞,填塞工作必须有安全措施,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坑内。
10)凡掘进巷道顺层布置在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的含水层(特别是强含水层)之中,或穿层掘过含水层(特别是强含水层)时,必须采取“先探后掘、有掘必探”的防治水措施。
11)要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提前预测和查清采掘工作面前方“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导水性”的基本情况,以便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防汛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