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怎样听评课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813257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62.42KB
崔允漷怎样听评课Word格式.docx
《崔允漷怎样听评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允漷怎样听评课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是我想,既然来了,我一定要讲,当作一个学习的机会。
所以,我今天下午和大家谈谈听评课范式的转型,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听评课的问题。
因为今天上午,大家都在听评课,明天上午还是听评课,所以我想,希望我讲的东西不要误导大家。
那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也不是说一下子就能想到和大家说这个话题的,其实我们自己也有一点历史的思考,有点积淀的。
因为我和一个教授出了一本书,叫做《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研究》,第八章就专门构建了一张课堂行为评价表。
我把这张评价表分成5个纬度:
目标、内容、程序、方法、教师素养学生学习,而且把它分了权重,目标是0.15,内容是0.2。
每个纬度有三条2级的指标,一共是15条指标。
而且,需要定性的评价,总体的定性的描述,这个是我99年出的那本书关于听评课的框架。
我02年之后就很后悔,我自己就老是忏悔,这个事情把老师们害苦了。
为什么说把老师们害苦了呢?
第一,这个标准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我能不能上出这样的课呢?
我自己都上不出来,但许多学校就拿着这个好课的标准去套所有老师的课。
这个套出来,所有特级教师的课都有问题。
所以我说这是我犯的一个极大的错误。
好课评价不能这样来评,所以最近几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包括03年我们到无锡旺庄中心小学,我们顾校长今天也在,我们在讨论好课的时候,我就提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就是在中国,不能回避考试,教学有没有效和考试有很大的关系。
考试是评价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学术性课程能回避考试吗?
当时是这么想的,网上也炒得很热,说“崔某人考核标准三条:
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05年我又有一个进步,跟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讨论课堂教学底线,就是“课堂教学最不能犯的错误是什么?
”语文课不能犯的错误是什么?
数学课不能犯的错误是什么?
06年我又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前一段时间刚刚总结了几年来我们关于听评课的思考,所以我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把最新的研究,甚至还没有发表——发表还要过5天,因为山东的《当代教育科学》整本杂志介绍我们听评课的研究,一共12万字,所以再过5天就会正式发表。
所以我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
那么,为什么会讲这个话题呢?
我想大家都知道,课程改革关键是教学的改革,因为离开教学的课程都是理想的课程,都是专家的课程,教学的改革主阵地还是课堂。
尽管我们新课程提出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但是主阵地不能否认主阵地还是课堂。
因为小孩在学校里学习主要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
既然课堂变革那么重要,那么,什么东西会影响课堂变革呢?
我认为主要是两大类因素:
一类因素就是老师自己想变革,通过老师自觉地变革。
我们在座的老师,你自己的课堂想变化,那也会变的——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外部的因素,特别是听评课制度。
听评课制度不改变,我们中国的课堂很难改变。
所以我就研究听评课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的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听话,太把专家当一回事。
这个听评课怎么听、怎么评的,老师课就会怎么上。
所以我们今天的活动有四百号人,为什么有四百号人呢?
就是因为有听评课啊。
如果没有听评课,我们要那么多人吗?
这个礼拜22号,我们也搞了一个听评课的会议。
我2001年到一所初中去听语文课,本来是下午报告,我的飞机早到,所以到了学校之后,校长一定要我去听一堂课。
我一到,上课铃就响了,我就从后门进去。
从后面看过去,这位老师已经在组织教学了。
当时给我第一印象,这个人天生就是当老师的料,普通话也很好,教态也很自然,因为教龄有5年了,站在讲台上很像一个老师、教龄5年的一位女教师。
我就在后面听。
看她组织教学一结束,写出五个粉笔字,让我大跌眼镜。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鲁迅的《最先与最后》这样五个字,第一,这五个字大小不一;
第二,这五个字没写平,是斜的。
后来这个老师就不写板书了,全部用胶片投影,把这一课组织得也挺不错的。
下课后,校长一定要我评课,我说这个老师课上得不错,我没资格评课。
这位老师就站在旁边,她说:
“你这样大的专家来了,一定要给我多提批评意见。
”我一听这话就是假话,哪一个人上课希望别人多提批评意见呢?
所以包括我自己,我不希望别人多提批评意见。
我希望大家是实事求是的,最好提的这个建议对我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种意见,我才欢迎。
所以后来我说,这样吧,既然这位老师花了这么多时间做了准备,把这堂课贡献出来,把这个话题贡献出来,那么我们所有听课的人,8个人,包括校长、教研员,还有她的同行,即教研组的人,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发言。
我说,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前提,我愿意说几句。
后来又硬要我先说,僵持了一段时间。
我说,这样吧,我先说吧。
我说,这堂课总的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唯一遗憾的就是写了五个粉笔字。
假如这五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就更精彩。
这个老师知道了就说:
“是啊,我也知道自己粉笔字不好,所以我就写了一个题目,后面都用胶片投影来上课。
”那我说:
“你为什么要写五个粉笔字呢?
”她说:
“今天你们来肯定是要评课的,评课不是有条标准叫‘板书’吗?
我不写字,板书方面你们怎么评呢?
”这件事情对我刺激很大,我的好课标准其中一条就是板书,所以这件事情对我刺激很大,引起我的思考。
这个听评课制度必须要改变。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给大家讲讲我们这一阶段的研究。
我这个话题就是从一个案例出发,我们是如何听评课的,然后引出当前听评课的问题——因为今天上午有事,没有去听课,本来可以结合今天上午的课再讲讲,然后如何改变,我们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建构一个新的范式,如何建构。
我看许多人在抄上面的东西,你不用抄,你把我的名字加上“听评课”到各个网上去找,现在有好几篇,包括访谈、论文、ppt都有了。
我先讲一个案例。
现在许多专家一讲例子都是小学、初中的例子,我现在不讲小学初中,我就讲高中。
因为很少有人讲高中,我就讲高中。
第一个课例就是高中的生物课,主题就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上课的老师是陆老师。
听评课三个阶段,首先要有课前会议,然后到课堂去观察,最后课后会议,一步都不能少。
课后会议交流什么?
下面就是听课老师的观察报告,有7个老师加上上课的老师,课后有8个报告。
下面我把第二个课例给大家呈现一下。
《中国科学报》在今年的5月8号第5版就报道了我们这个课例。
这个上课的老师是屠老师,教龄四年,专业素养较好,学生非常喜欢他的课。
他上课的内容是“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是高中的内容。
那么是谁来听评课呢?
是刚才8个人组成的一个课堂观察小组。
课前会议要干什么?
11月8号开了一个课前会议,首先是上课老师说课。
说课要说什么?
我要上课老师5——8分钟把我的四个问题说明白。
第一个问题就是教材,主题、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情况,要求上课的老师提供座位表,而且标出好学生坐在哪里,差学生坐在哪里;
第三个问题,这节课的预设目标是什么;
第四个问题,你的教学环节,你的教学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然后讲讲你的教学设计的创新点,你的创新之处在哪里,你的困惑在哪里。
这就是要求上课老师5——8分钟把我这几个问题说明白,让听观察课的人听明白。
课前会议结束后,就是上课的老师和听评课的老师一起讨论观察点——这堂课40分钟你要观察什么,然后是和上课老师互动,最后确定这一堂课的观察点。
这7个老师观察什么?
第一个吴江林老师,他是观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说,他观察这堂课的目标实现,预设的目标有没有实现。
第二个老师曾超老师,观察对学生错误的指导,也就是说他主要观察课堂生成,因为学生的错误老师没办法预设,那么,老师是如何把学生的错误当成课程资源。
第三个彭小媚老师主要是观察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就是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
第四个余老师主要是观察教师的讲解效度,老师这堂课主要行为是讲授,你的讲授有没有效果。
第五个是观察学生的应答方式,即学生是如何回答老师的提问的,应答什么、如何应答。
第六个是观察教师的提问,对这堂课老师的提问进行分析。
第七个主要是观察教学时间的分配,高中一堂课45分钟是如何分配的。
这个就是课前会议要解决的,15分钟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接着上课的老师继续去备课,听课的老师要设计观察记录的工具,然后进课堂。
第二天进课堂首先要选择观察位置,你要观察什么就要选择什么样的位置。
一位老师观察目标达成的情况,所以他就坐在两个差生旁边,看看差生在这堂课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这两个人为主来观察其他学生的学习,所以他不能坐在后面——坐在后面只能观察老师的行为。
我不知道今天各位听课的时候是坐在哪里的,你如果是要观察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坐前面或者坐旁边,你不能坐在后面,你看学生看后脑勺,你怎么观察了,所以这是观察位置。
但是观察过程要注意些什么我就不讲了。
那么,然后是第二节上课,第三第四节课后又要做什么?
首先是上课老师的反思,上课老师的反思最关键的三点:
第一点:
目标达成,目标的达成跟生成。
第二点:
你的主要教学行为,比如这堂课主要是老师讲为主的,你自己反思这堂课的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第三点:
教案的变化。
就是你教学设计的预设和生成(你原先是怎么设计的?
你在课堂里又生成了什么?
)就是教案文本设计(这原来是怎么设计的,到课堂里有什么变化。
)
然后其他的听评课的老师,根据自己的观察,要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
(一个老师一个老师的内容我不说了,因为是高中的,我只讲形式。
最后呢,听评课的人和上课的人一起达成这次活动的共识。
我们这次活动,听评课结束,有几点结论:
首先要分析成功之处,不要一上来先是像我们教研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来校本教研没话,现在教研中一轮到给同事提问题就特别兴奋,以为这样就是校本教研搞的好,这也是误导。
第二要分析的是这个老师的教学特色,一定要把课跟人一起来思考,此人就是上此课,你不要拿特级老师的东西来套这个老师的课,他上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把人跟课结合起来思考,要分析他的个人特色。
第三要提问题,一堂课下来存在什么问题。
所以课后会达成什么结论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总结。
这样上课的老师就没多大压力了,这个是关于整个一个结构。
那么附件呢。
第一就是教案,他是上了四年的有经验的老师,我不需要他长篇大论,我希望他A4一张纸把教案写出来,不要写那么多,这教案写那么多干什么,教案写的字越多这个课堂生成就越少,这个有研究的。
然后就分析报告,也就是课后的分析报告。
第一个是上课老师的反思,这个是吴嘉林老师他主要是观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他是如何观察的?
他从五个角度去观察这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
这是一个工具。
然后下面就是他的分析报告,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进行分析报告。
第二个老师是观察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指导,那么他是如何观察的呢?
他的工具是什么呢?
这个就是他的观察工具,学生错误的类型,课堂的学生出现了哪几类错误,出现错误之后,老师什么反应,老师的情绪上什么反应,然后老师发生了什么行为,就这样三步来分析老师对学生错误的指导。
第四位是彭晓妹老师他是观察老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崔允漷 怎样 听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