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小学校作业管理优化实施方案与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作业管理实施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579266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3.74KB
2021年中小学校作业管理优化实施方案与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作业管理实施方案.docx
《2021年中小学校作业管理优化实施方案与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作业管理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小学校作业管理优化实施方案与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作业管理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中小学校作业管理优化实施方案与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作业管理优化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XXX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XXX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XXX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学校作业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明确作业规范要求,形成得力高效的运行措施,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作业监管与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作业管理体系,助推我县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三、规范要求
1.作业设计与布置
(1)总量控制。
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可结合教学内容布置20分钟以内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
三至六年级书面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
除语文、数学、英语当天可布置适量的书面课外作业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布置书面课外作业。
(2)精选精编。
作业选择与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思维,体现学科性质。
要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反对布置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成页成册布置作业。
(3)分层设计。
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实施分层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
书面作业层级一般分基础层和提高层两类,基础一般的学生可只做基础层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只做提高层作业,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4)形式多样。
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应设置如课外阅读、对话、观察、访谈、操作、实验等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软性”作业。
作业形式应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既要有长作业,又要有短作业;既要有个性化作业,又要有小组合作型作业;既要考虑前置性作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5)教师下水。
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在充分掌握作业的完成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数量适中、难度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6)规范完成。
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页面整洁、格式规范、字迹工整、按时完成、及时订正。
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逐步过渡到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四至六年级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
作图用铅笔,并借助作图工具。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要以适当的形式呈现“软性”作业的过程与结果。
2.作业批改与评价
(1)及时规范。
按要求设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错批现象;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对后进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订正后的作业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一般作业(除作文外)的批改要求当天完成。
(2)记录典型。
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记录独特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记录典型错例,作为辅导与讲评的依据。
(3)定性评价。
各学科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客观公正的等级评价,还要有实事求是的鼓励性评语,肯定成绩,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找到纠错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4)等级双评。
书面作业要全面实行等级双评制度,一评作业的正确率,可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二评作业的态度与习惯,含书写端正、页面整洁、按时完成等,可分为☆☆☆、☆☆、☆三个等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作业辅导与反馈
(1)全程辅导。
辅导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
辅导要耐心细致,既要弥补知识的缺漏,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2)个别辅导。
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应个别辅导,特别要重视对后20%学生作业的辅导,做到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
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也要重点指导培养。
(3)设计讲评。
及时讲评作业情况。
共性问题集体讲评,要对问题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应对策略措施,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作业讲评设计写入备课本。
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注重正面评价、适时鼓励。
(4)作业展评。
学生作业中独创的方法要及时推广,成果共享,对作业特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定期进行作业展评,通过相互欣赏比较,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作用。
4.作业改进与创新
(1)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作业、设计“软性”作业。
(2)鼓励学校创新作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软性”作业研究。
四、运行措施
1.专题学习宣传,提高对作业意义的认识。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对作业的功能、意义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加关注作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制定项目方案,规范教师学生作业行为。
学校要根据《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办法(试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作业常规管理优化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规范要求、运行措施、工作流程,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3.建立协商制度,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布置协商机制,按班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由专人负责协调、控制班级课外作业量,并有一周作业布置计划,且按计划认真实施,确保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4.建立报备制度,把握作业源头的量与质。
学校要建立如作业报备制度,把握作业的量与质。
书面作业一周报备一次,由教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实践性等“软性”作业一学期报备一次,教师在期初制订实施方案,报教研组长审核、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查。
5.完善检查制度,加强作业实施过程监控。
学校要建立并优化作业监管与检查制度,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突出对作业设置、评改、反馈等环节的全程监控。
6.健全考评制度,强化作业质量监管奖惩。
学校要对作业考评进行专题研究,健全作业考核制度。
在对书面作业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要突出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考评,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
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主要依据。
7.加强研究指导,解决作业实施过程问题。
学校要开展以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
要加强作业研究,特别是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等“软性”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研究,及时解决在作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要总结和推广作业研究成果、作业改革典型经验,着力引导教师从作业改革切入,改进教学方法,向作业要质量。
8.做好整合文章,融于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教学常规整体进行管理,一是与备课管理相结合:
设置的课内外作业要在备课中体现,典型错误分析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二是与上课管理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保证课内作业时间与质量;三是与评价管理相结合:
将作业设计研究融入命题研修,要以命题的要求设计作业;四是与研修管理相结合:
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五是与资源建设相结合:
优秀作业设计应收录于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作业研究成果资源共享;六是与课程建设相结合:
“软性”作业研究要纳入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开发工程,提高作业常规实施质量,助力核心素养培养,促使作业管理功效最大化。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XX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结合我中心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以“课程创新为契机”,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领导小组:
组长:
XXX
组员:
XXX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同行的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2.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并重的原则。
学生的作业布置要基于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
3.坚持多样性和发展性并举的原则。
多布置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和过程性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多样化、个性化。
4、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四、工作基本要求
(一)严格落实XX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方案》、鞍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和《海城市中小学减负工作落实情况导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此项工作。
(二)科学制定学校教学计划,保证开齐开足课程。
要特别重视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开设,不得随意挤占课时。
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不得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坚决杜绝教师课堂上有意少讲、“课堂内容课外补”现象。
(三)作业设计的要求
1.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学校各备课组必须坚持每周研究一次学生作业布置。
作业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
最后由教务处和年级主任进行审批。
2.丰富作业形式,按照“五育”并举为方针,每天要布置一定量的书面家庭作业外,也要布置一定数量的阅读作业、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每周布置一个音乐、美术方面的实践性作业。
把预习类作业、巩固类作业与阅读、探究、实践、合作、体验等类型作业相结合。
3.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给学生分层设置选择的权利。
提倡“必做作业+鼓励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四)作业布置的要求
1.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建立教师“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制度。
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
教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掌握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要求、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不得布置“繁、难、偏、旧”的作业,。
3.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
不允许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杜绝翻印配套练习或以套题、教辅练习代替作业的现象。
4.杜绝教师“简单”、“粗放式”减负和“一刀切式”减负,要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更要体现精准有效。
5.规范书面《家庭作业本》。
《家庭作业本》要呈现日期、学科、作业内容,教师评价等内容。
鼓励对家庭作业进行多元评价和多向交流。
6.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对书面作业检查并签字,
7.教师不得通过网络、微信群、QQ、钉钉APP等媒介布置家庭作业和要求家长打卡签到。
8.严禁给小学生布置电子作业,加强对学生进行的用眼卫生教育。
9.对参加学校组织校内课后延时托管服务学生,其书面作业应当在教师的辅导下,于当天在校内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
(五)作业批改要求
1.教师要根据作业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作业批改方式,做到有布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纠必复批。
2.作业批改教师要全批全改,提倡教师个别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
倡导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只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小学校 作业 管理 优化 实施方案 全面 落实 双减 政策 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