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测复习例题专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789462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95.88KB
高二历史学测复习例题专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二历史学测复习例题专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学测复习例题专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4.(2014·
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5.(2014·
3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
“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
遂封叔虞于唐。
此则故事反映出( )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6.(2014·
广东文综·
1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
7.(2013·
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
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8.(2013·
山东文综·
9)《周礼·
考工记》载:
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9.(2013·
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2013·
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
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1.(2012·
浙江文综卷·
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2012·
上海单科卷·
2)《左传》曰: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13.(2009·
海南单科·
4)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
“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2.(2011·
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3.(2010·
安徽文综·
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4.(2010·
辽宁、湖南、宁夏文综·
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
“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
3.(2014·
天津文综·
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4.(2013·
福建文综·
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
“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
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5.(2013·
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6.(2013·
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7.(2012·
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8.(2012·
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9.(2011·
全国新课标文综·
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10.(2011·
4)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11.(2010·
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2.(2009·
1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
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3.(2008·
3)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2015·
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
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2.(2014·
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3.(2014·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4.(2013·
重庆文综·
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5)光绪《大清会典》载:
“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学 复习 例题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