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传统文化第79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773237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2.18KB
5年级传统文化第79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5年级传统文化第79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级传统文化第79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京剧的地位
1.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2.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
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二、京剧的角色
1.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
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京剧脸谱的分类有:
整脸、英雄脸、六分脸、歪脸、神仙脸、丑角脸等。
三、京剧的脸谱
京剧清代英雄戏中有所谓“八大拿”戏。
素材源于施公案,故事出自京杭运河两岸,是宣扬清朝政治经济及施公打通运河漕运的戏。
八出戏有连贯性,都是以官府缉捕、擒拿土豪劣绅、庄头霸主为由,而展开的系列武戏。
由于每出戏都有黄天霸出现,也可以说是黄一家保清、做官的戏。
演出这些戏的年代久远,早见于清代道光四年,庆升平班的戏目。
这些戏中人物众多、形象鲜明、武打精彩,各戏又有特色。
清末民初“八大拿”戏颇受欢迎,曾红极一时。
对黄天霸人物的定性素有不同看法,由于他的特殊性格,及其有投靠官府,不讲绿林义气、骄横跋扈等劣迹,学术界向来颇有争议。
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禁演黄天霸戏,1956年才准予公演。
此后又经十年浩劫等周折,1985年由谭元寿正式对外公演《连环套》,黄天霸戏才算又恢复起来。
但有关“八大拿”戏,都寥寥无几,只有《八蜡庙》、《落马湖》偶有演出,其他剧目已鲜于舞台。
“八大拿”戏,众说不一,戏码定位也不同。
侯喜瑞先生所演“八大拿”戏中被拿的反坐人物即《霸王庄》黄隆基、《独虎营》罗四虎、《里海坞》郎如豹、《东昌府》郝文僧、《殷家堡》殷洪、《落马湖》李佩、《淮安府》蔡天化、《招贤镇》费德恭。
李万春先生所说“八大拿”戏,除《霸王庄》、《独虎营》、《东昌府》、《落马湖》、《里海坞》五出与侯老戏码相同,另外三出则不同,而是《莲花院》拿九黄、七珠等。
第25课昆曲
1、掌握昆曲的产生年代。
2、掌握昆曲的唱词特点。
3、掌握昆曲的代表作品。
掌握昆曲的唱词特点
一、昆曲的产生
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
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
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二、昆曲的唱词
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
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
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到了清代,由于康熙喜爱昆曲,更使之流行。
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据学者研究称,“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虽然明显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却并不属于一时一地,它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造。
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范,才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有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保持着它在美学上的内在的一致性。
”
三、昆曲的代表作品
曲牌是昆曲中最基本的演唱单位。
全国共有300多种戏曲曲种,在音乐体系上分为两种:
板腔体和曲牌体。
绝大多数剧种是板腔体,少数是曲牌体。
而昆曲的曲牌体是最严谨的。
据民国年间的曲学大师吴梅统计南曲曲牌有4000多个,北曲曲牌有1000多。
常用的也仅200多个。
最流传的南曲曲牌如《游园》中的【步步娇】,【皂罗袍】,【好姐姐】、《琴挑》中的【懒画眉】,【朝元歌】。
这两出戏也是用来为男女演员打基础的。
故昆曲中有女学《游园》,男学《琴挑》的说法。
第26课山东地方戏
1、了解山东地方戏的种类。
2、了解吕剧的相关知识。
3、了解山东梆子的相关知识。
了解山东地方戏的种类
一、山东地方戏的种类
1.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
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
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
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
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2.山东梆子是流行于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
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又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
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
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
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
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调”。
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
二、吕剧的相关知识
1.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1915年前后,原属广饶县牛庄的时家村(今已划为东营区)老艺人时殿元,也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二、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三、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
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
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四、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
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五、吕戏原来称为捋戏。
此说有二:
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
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
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
捋与吕同音,于是定名为吕戏(吕剧)。
2.吕剧音乐是在从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洋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
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
既是“戏曲”又是“曲艺”。
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
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
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种。
吕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
文场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其次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视剧情酌情增减。
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
伴奏多采用“学舌”(对位)形式。
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
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等。
锣鼓经均自京剧等剧种吸收。
3.吕剧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声为主,个别高音之处则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处理,听起来自然流畅。
吕剧的唱腔讲究以字设腔,以情带声,吐字清晰、口语自然。
润腔时常用写滑音、颤音、装饰音,与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柔音、颤音、打音、泛音相结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带出的过渡音、装饰音浑然一体,使整个唱腔优美顺畅。
4.吕剧使用的语言属北方语系的济南官话。
其重字规律和读音咬字方法都与普通话多有近似之处。
吕剧传统剧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济南官话为标准的基础上偏重于上韵;
而现代戏的道白则直接使用济南官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表演中,吕剧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作为剧词,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5.吕剧大体可分两种:
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这是它的基本戏;
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三、山东梆子相关知识
1.山东梆子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山东的地域特征,唱腔优美,激昂高亢,其不同其他兄弟梆子剧的突出的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且甩腔最后多落在“啊”音上。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周边的兄弟剧种,如山东境内的莱芜梆子、两夹弦、四平调、河南豫剧的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江苏的江苏梆子以及山东另一个古老的剧种柳子戏的发展均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2.山东梆子的传统表演程式与鲁西南一带的其他古老剧种如柳子戏、大弦子戏、平调等一样,表演动作粗犷,架式夸张。
如黑脸上场亮相时,双手举过头顶,五指分开;
推圈走圆场时,右手推圈,左臂随之有节奏地摆动;
表示愤怒、急躁等情绪时,有吹胡子、瞪眼睛、带活腮、晃膀、跺脚、捋胳膊等动作。
其他行当“推圈”时,动作不尽相同。
第八单元历史名臣第27课魏征
1、了解魏征其人的身份。
2、掌握魏征其人的功绩。
掌握魏征其人的功绩
一、魏征的生平
魏徵(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传统文化 79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