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习题 六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767388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56.75KB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习题 六Word格式.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习题 六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习题 六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中考真题)“(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该材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周平王迁都洛邑B.商鞅变法
C.张骞通西域D.北魏孝文帝改革
4.(2019·
海南中考真题)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
这些措施
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君主专制
5.(2019·
北京中考模拟)东汉《风俗演义》说“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椅子)"
;
晋人《搜神记》中也说“胡床,戎狄之器也”。
南北朝时期,胡床已经普及到民间。
对这些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B.灵帝的生活太奢华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D.晋朝人不喜欢胡床
6.(2017·
广东初一期末)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D.抑制了佛教发展
7.(2019·
江苏中考模拟)他的改革唯“汉”是尊、唯“汉”是从,以致迷失了他们鲜卑的独特的特性,但却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他是
A.北魏孝文帝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文帝
8.(2019·
湖北初三会考)如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A.推动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民族交融
D.实现南北统一
9.(2019·
江苏初一月考)下列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
①北魏
②辽
③西夏
④元
A.①③B.①②③C.②②④D.①②③④
10.(2019·
江苏中考模拟)樊树志《国史概要》中说:
“改革的结果,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是改革也引起鲜卑上层贵族相当大的敌意,他们对皇帝偏爱汉人士族地主有所反感,…宫廷政变与阴谋绵延了三十年。
”材料中的“改革”是指
A.秦国的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D.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确立
11.(2019·
湖北中考模拟)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是“消极的汉化”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
但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把拓跋部政权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是符合历史趋势的。
从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大家庭发展的角度看,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没有( )
A.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B.加速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
C.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12.(2019·
山东中考模拟)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撰写的《齐民要术》中记载,胡人的兽医术、相马术,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当时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玄奘西行D.文成公主入藏
13.(2019·
云南中考模拟)观察如下图可知,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开放
B.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
D.政权分立
二、综合题
14.(2018·
辽宁初一期末)改革是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
无数历史史实证明唯有改革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两项重要农业生产领域方面的革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快速提高,请问这两项革新分别是什么?
(2)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在他的辅佐下,谁成为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霸主?
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他的改革对于秦国有何意义?
(4)北魏孝文帝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的汉化措施是什么?
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何种时代潮流?
15.(2019·
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命蜀守李冰壅(注:
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
河渠书》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三)
材料三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1月3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壅江水”修建的工程名称,并根据材料概括其作用。
(不能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所指的历史人物。
列举“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农业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不搞私有化”最早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措施。
写出“土地承包”最早出现的地点及相应的制度。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中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左边是鲜卑族姓,右边是汉族姓,这就是改汉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学汉礼,尊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等,C符合题意;
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都没有涉及改汉姓内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C
依据题干信息“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北魏迁都的原因,故C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北魏迁都的条件、汉化措施的问题,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3.D
根据题干信息“(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主是北魏孝文帝,反映的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除材料中所述的措施外,还有穿汉服、说汉话等“去夷即华”的措施。
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C
根据所学可知:
鲜卑族向汉族学,这是民族交融,故C符合题意。
题干是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结束了南北分裂、削弱了北魏实力、加强了君主专制均不是这个角度,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根据所学可知:
“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椅子)"
,汉人用胡人的东西,这说明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和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故B符合题意;
A不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D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注意扎实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以及意义。
7.A
据题干中这位历史人物“改革唯“汉”是尊、唯“汉”是从,以致迷失了他们鲜卑的独特的特性,但却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鲜卑政权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有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由此得知,他是北魏孝文帝,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8.C
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9.D
依据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契丹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尊称成吉思汗。
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朝统一了全国。
所以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①②③④,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0.B
根据题干樊树志《国史概要》中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改革”是指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本题以“樊树志《国史概要》中说:
”为切入点,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1.A
据所学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加速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融合,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A项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早在孝文帝改革前就实现了。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故A项正确。
BCD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12.B
依据题干“胡人的兽医术、相马术,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孝文帝为了加强统治,学习汉族的文化,实行改革,学习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任用汉族人做官,与汉族人通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的事件不是南北朝时期的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南北朝时期”,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以及影响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同时学习民族融合的积极作用。
13.D
依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分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
科技发展,佛教盛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D符合题意;
繁荣开放、民族交融、国家统一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4.
(1)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2)齐桓公;
葵丘会盟
(3)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学习汉语;
民族融合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铁制农具和牛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时练习题 配套 课时 学年 最新 统编 年级 历史 上册 19 北魏 政治 北方 民族 交融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576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