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原理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探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762872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7.97KB
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原理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探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原理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探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品的阻燃整理原理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探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赵磊,男,1984年生,硕士生,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新材料,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工业不断进
步,纺织品种不断增加。
各类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
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如在高层建筑、商业大
厦、高级公寓、宾馆、机场、礼堂、室内娱乐场
所、交通运输等各个场所和领域都可看到,但是大
多数纺织品具有易燃性,已经成为引发火灾的主要
隐患。
据国外统计,由纺织品引起的火灾约占火灾
总数的40%以上。
特别是建筑住宅火灾,纺织品引
起的着火蔓延而引发的火灾所占的比例更大。
因
此,纺织品的阻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
重视,世界各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对纺织
品提出了阻燃要求,并制定了有关的阻燃标准和法
规,研究新的阻燃测试方法和仪器。
所谓阻燃,不是指阻燃整理后的纺织品在接触火源时不会燃烧,而是指使织物在火焰中能降低其可燃性,能减缓蔓延的速度,不形成大面积的燃烧;
而离开火焰后,能很快自熄,不再燃烧或阴燃。
目前阻燃纤维的品种主要有:
阻燃涤纶、阻燃腈氯纶、阻燃维纶、阻燃粘胶、芳砜纶、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胺-酰亚胺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酚醛纤维等。
阻燃纤维阻燃的基本原理是减少热分解过程中可燃性气体的生成和阻碍气相燃烧过程中的基本反应。
其次,吸收燃烧区域中的热量,稀释和隔离空气对阻止燃烧也有一定的作用,主要的一些理论如下:
1.1表面覆盖阻燃有些物质(如硼纱、硼酸等加热时熔融,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膜,能够阻碍氧的提供;
或像磷化物那样,主要在固相产生作用,促进碳化,阻止可燃性气体的释放。
有的阻燃剂也可能受
热分解,产生不燃性气体浮在纤维表面隔离空气或
稀释可燃性气体,从而产生阻燃效应,如KHCO3热分
解产生的CO2气体。
1.2吸热阻燃
通过阻燃溶剂吸热脱水、相变、分解或其它
吸热反应,降低聚合物表面和燃烧区域的温度,
从而减慢高聚物的热分解速度。
这类化合物包括
Al2O3•3H2O、TiO2、TiO3、ZnO和BaO等。
Al2O3•3H2O之
所以能够抑制燃烧,是由于在加热时,这种三水化1阻燃理论
第32卷第10期
2010年10月7赵磊:
合物吸热,可延缓升温。
当温度升到222℃~230℃
时,三水氧化铝分解成无水氧化铝和水,能更多地
吸收热量,而水蒸汽又可使可燃性气体稀释与冷
却,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1.3凝聚相阻燃
凝聚相阻燃主要是利用阻燃剂影响聚合物的分
解过程,减少可燃性气体的产生。
这种方法对纤维
素材料特别有效。
纤维素受热时,可沿着两个方向发生热分解,
它可以经过生成左旋葡聚糖的中间产物而形成挥发
性的有机可燃性低分子物;
另外,可以在酸性物质
的催化下,形成水和不易燃烧的碳[12,13]。
1.4气相阻燃
通常认为,在聚合物燃烧过程中,大量生成的
自由基促进气相阻燃反应。
如能设法捕捉并能消灭
这些自由基,就可控制燃烧,达到阻燃的目的。
实
践证明,通过添加少量具有捕捉自由基效果的抑制
剂,可显著提高阻燃性能。
这种方法对于防止以自
由基进行的火焰传播,效果也很显著[14]。
1.5尘粒的壁面效应
当自由基与器壁或尘粒表面接触时,可能失去
活性。
在尘粒或容器壁面可发生下述反应:
H•+O2=HO2•
这样,由于在尘粒表面生成大量活性比H•、HO•等低得多的HO
2
•,从而可以抑制燃烧过程的继续进行。
例如,将氧化锑与有机卤素阻燃剂并用,通过阻燃剂的协同效应来发挥阻燃效果。
在燃烧过程中,氧化锑与卤化氢反应,生成卤化锑,它在燃烧区热分解,产生氧化锑微粒子。
可以认为,氧化锑的阻燃效果的一部分就是依靠这样生成的尘粒的壁面效应所致。
1.6熔滴效应
某些热塑性合成纤维,如聚酰胺、阻燃涤纶,在加热时发生收缩熔融,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甚至发生熔滴下落而离开火源,使燃烧受到一定的阻碍。
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纺织物,因为纤维素纤维不发生熔融而阻碍聚酯的熔滴作用,使它们的阻燃改性更为困难。
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的纺织品有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些纺织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
2.1国外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国外对不同种类的纺织品,采用了不同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以下是几类常见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2.1.1普通服用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
美国和加拿大在测试普通服用纺织品时,采用的测试方法是按照16C.F.R1610和ASTM1230标准,两者大致相同,都是45°
倾斜燃烧法,在规定的点火源(丙烷或丁烷气体下点燃试样,点燃时间为1s,记录火焰烧断止动绳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说明该试样的阻燃性越好[18]。
此外,日本的服装燃烧试验法采用了伞形法和人体模型法。
使用热传感器自动记录接近火源时服装各部位的热传导率和达到最高热传导率所用的时间,以便了解服装燃烧时对人体的灼伤情况。
这样测得的燃烧性能与火灾的实际情况更加接近。
采用模拟铜人测试法评价在极端不利条件下内衣及罩袍总体的防火保护效果。
在测试时,让铜人穿上防护服,铜人身上许多温度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再点燃分布在铜人周围的多个燃气喷口,用计算机监控温度及预定的人体易受损部位的烧伤程度,试验后可打印出有关该防护装备的保护时间和保护程度的详细报告。
2.1.2儿童服装的阻燃性能测试
美国和加拿大采用的是16C.F.R1615和16C.F.R1616中所规定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基本原理是将经过调湿的5块8.9cm×
25.4cm的试样,逐块垂直悬挂在规定的实验箱中的试样架上,在控制条件下,用标准火焰(甲烷气体沿试样的底边引燃一定时间(3s,测量炭化长度和阴燃时间。
2.1.3床垫的阻燃性能测试
美国在对床垫类产品进行测试时,采用的是16C.F.R1632中规定的测试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18支点着的香烟作为标准点火源,将其置于床垫或其试样的不同部位,然后测定床垫的抗点燃性,如果炭化长度超过了50.8mm(2英寸,则不符合要求。
2国内外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染整技术8加拿大也采用的是香烟法(专门的实验用香烟,长85±
2mm,要求对10个[(300±
5mm×
(300±
5mm]的试样进行测试,燃尽香烟后炭化长度不能超过50mm,并且试样续燃时间不超过10min。
2.1.4地毯的阻燃性能测试
美国和加拿大都采用片剂法,基本原理是将干燥过的地毯试样水平置于规定的环境中,然后把一片剂置于试样的中心,将片剂点燃。
但在最后测量和记录时,美国标准是测量试样炭化部分的最大长度,加拿大标准是测量试样边缘到炭化部分的最短距离。
2.2国内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我国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试方法也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有:
垂直法,氧指数法、倾斜法、水平法等。
2.2.1垂直法
GB/T5455即为垂直法。
该方法是将试样垂直放置在试样箱中,在试样下方用规定的燃烧器点燃,火焰高度为40±
2mm,点火时间为12s,测定规定点火时间后,试样的续燃时间、阴燃时间及损毁长度,同时注意是否有熔融、滴落物引起试验箱底部脱脂棉的燃烧或阴燃,此方法操作简单,是最为常用的测定阻燃性能的方法之一。
2.2.2氧指数法
该方法是将试样夹于试样夹上垂直放在燃烧筒内,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气流中,点燃试样上端,观察其燃烧特性,并于规定的极限值(续燃时间或阴燃时间为2min;
损毁长度为40mm比较其续燃时间或损毁长度。
通过在不同氧浓度中的一系列试验,可以测得维持试样燃烧时氧气的最低氧浓度值。
氧指数法灵敏度高,对试验条件以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2.2.3倾斜法
倾斜法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测定损毁面积和接焰次数(GB/T14645;
另一种是测定燃烧速率(GB/T14644。
前者适用于测定阻燃纺织品;
后者适用于测定易燃纺织品穿着时,一旦点燃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速度,不适用于阻燃纺织品。
在此仅介绍前一种方法。
(1损毁面积的测定将试样放入试样夹,与水平呈45°
角放置在试验箱中,在试样下端施加规定的点火源,火焰高度为45±
2mm;
点火时间为30s,点火时间结束后,测量织物的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损毁面积及损毁长度。
(2接焰次数的测定此方法适用于测定遇火熔融收缩的纺织品。
每块试样长100mm,质量为1g,将试样卷成筒状塞入试样支撑螺旋线圈中,螺旋圈与水平呈45°
角放置在燃烧箱中,用规定的点火器对试样下端点火,火焰高度为45±
2mm,测量织物燃烧距实验下端90mm处需要接触火焰的次数。
2.2.4水平法我国行业标准FZ/T01028就是此类方法。
实验时,将试样放在试样夹上,水平放置于试验箱中,在试样的头端点火15s,测定火焰在试样上蔓延的距离以及蔓延此距离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燃烧速率,水平法主要用于对汽车内饰装饰材料进行考核。
阻燃性能测试是检验纺织品是否具有阻燃性的方法,快速、准确测试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是阻燃测试的发展趋势。
纵观国内外的各种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特别是燃烧法的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在点火源、试样大小及放置位置和测试指标之间有一些差异。
常涛,胡延新.浅谈阻燃织物[J].天津纺织科技,2002,(1:
37.Kyburz-Bfb(company.FlameRetardant[J].TextileHorizons,Jul/Aug2007,p11.Kannan.M.SurbramanianSenthil,Geethamalini.R.FlameRetardantTextilesPart-II:
FlameRetardantFibers[J].Man-MadeTextilesinIndia,Mar2005,Vol.48Issue3,p104~112.LevinM.Flameretardantpolymericmaterials[J].NewYork:
PlenumPress,1975.李红燕,张渭源.织物阻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毛纺科技,2007,(8:
28~32.Dr.M.W.Ranney.FlameRetardantTextiles1970[M].T•Muller,肖敏.纺织品阻燃整理[J].国际纺织导报,2001,(1:
67~70.(下转第41页
3结束语4参考文献[1][2][3][4][5][6][7]
第32卷第10期
2010年10月41卢霜:
不同抗静电剂协同效应的研究
抗静电性能测试:
按FZ/T01042-1996标准测
试。
测试温度20℃,相对湿度45±
5%。
洗涤条件:
按国标GB12014-89的附录B进行。
3.1DM-3723和聚阳离子化合物不同比例对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整理剂用量及洗涤前后抗静电效果见表1。
表1整理剂用量及洗涤前后抗静电效果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相同用量情况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纺织品 阻燃 整理 原理 及其 性能 测试 方法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