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纯数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758379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710.10KB
XX学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纯数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XX学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纯数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学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纯数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7系统存储方案设计16
2.8系统前端接入设计17
2.9取电和线径设计18
2.10控制箱设计19
2.11防雷接地系统20
第三章功能实现23
3.1总控中心功能实现23
3.2、其他终端用户功能28
第四章系统设备选型28
4.1智能变速球型摄像机28
4.7网络视频服务器30
4.9网络视频解码主机TC-ND62XXS30
4.11系统平台管理软件32
第五章项目点位实施建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33
5.1、主校区(点位及要求)例子33
1、正大门33
2、学院中门33
5.2其它预计点位(案例)34
第六章其它36
6.1公司简介36
基本情况:
36
公司资质38
6.2施工技术措施47
6.3、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措施47
6.4、进度保证措施48
6.5、维护服务48
6.6、维修服务48
6.7、以下情况不属保修范围48
6.8、更新改进服务48
6.9、建立用户档案,完善产品质量49
6.10、定期保养维护49
第一章项目综述
1.1前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监控系统建设在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社会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提高各高校在综合安全管理上的效能,给高校的安全运行以充分的技术保证,国家教育部提出建立"
数字化平安校园"
的综合管理平台,涵盖一卡通系统、有线电视,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校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覆盖整个校园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校园的综合监控指挥,和领导远程指挥。
数字化监控系统,包括了监控技术、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报警管理技术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使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提供全方位保障。
有效解决校园内公共安全以及综合管理问题,校园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多网合一”系统的建设,监控系统可以起到事前防范和事后取证的作用!
所以平安校园的建设,弥补校园人力物力上的不足,以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安全防范系统,杜绝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1.2系统设计目的
为XX学校设计一套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监控平台。
该系统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采用智能一体球、高清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网路视频设备设计。
为用户提供一套多层结构的网络监控系统。
系统将在分控中心设置代理服务器,向远程用户提供转发服务,并为用户提供C/S和B/S两种访问模式。
系统具体功能需求分析如下:
系统应能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控,实现视音频及报警信息的采集、传输/转换、显示/存储、控制;
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
应能与报警系统联动,并提供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
主要包括:
1)实时图像点播
应能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支持点播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点播,支持IP组播技术。
2)远程控制
应能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对前端设备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
应能设定控制优先级,对级别高的用户请求应有相应措施保证优先响应。
3)存储和备份
监控平台的数据库在记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应记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如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
平台应能存储15天以上的视音频信息,对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备份。
4)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
应能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资料并回放和下载;
回放应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进退、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
支持回放图像的缩放显示。
5)报警管理
报警的接收和分发:
应能接收报警源发送过来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处置策略将报警信息分发给相应的系统、设备进行处理。
报警源包括前端报警(探测)设备/报警子系统、监控设备的视频移动侦测输出和现有公共网络报警系统的联动输出。
报警联动:
若报警位置存在监控设备,报警发生时应能通过预设方式自动调用视频或声音信息进行报警复核,并触发录像。
系统应支持与其它警用业务系统进行报警联动。
报警记录:
当发生报警时,监控中心应记录报警的详细信息,如报警地址、报警所属组织、报警级别、报警类型、报警时间、处警时间、处警结果等。
6)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系统可提供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互联接口。
能GIS地理信息系统、学院卡口监控管理、等各业务工作相互集成。
7)双向对讲
根据应用需要(如声音复核、通信指挥等),能支持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以及各监控中心之间实现语音双向对讲功能。
8)系统的人机交互
应具有直观、友好、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
应具有视频画面分割显示、信息提示等处理功能;
应能反映自身的运行情况,对正常、报警、故障等状态给出指示;
9)用户与权限管理
监控中心应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
用户及权限管理可由各级监控中心独立执行,也可集中执行。
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应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程序的权限。
监控中心的用户应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监视图像,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图像时,应取得有效授权。
系统可提供对前端设备进行独占性控制的锁定及解锁功能,锁定和解锁方式可设定。
10)网络与设备管理
应能在监控管理平台范围内对系统设备、网络进行管理,收集、监测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相关服务器的运行情况;
对有权限调用访问本级监控中心的用户应能进行监控;
在联网系统内部应能实现实时工作时钟同步。
11)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系统应具备保证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设备认证、前端设备和社会监控中心的接入安全、移动监控系统的接入和传输安全、图像信息的防篡改等。
12)日志管理
日志包括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两种,运行日志应能记录系统内设备启动、自检、异常、故障、恢复、关闭等状态及发生时间;
操作日志应能记录操作人员进入、退出系统的时间和主要操作情况。
支持日志信息的查询和报表制作等功能。
13)监控智能化
系统中尽可能多地采用智能化视频处理等技术,如运动目标检测、轨迹跟踪、行为分析、目标识别、快速图像检索等。
14)移动/无线监控
支持前端设备的移动/无线接入和移动用户终端的使用。
15)网络带宽
监控中心网络带宽规划设计主要应考虑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和预留的网络带宽。
16)监控中心内部及监控中心间互联的IP网络性能指标
监控中心内部及监控中心间互联的网络性能指标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YD/T1171-2001中所规定的1级(交互式)或1级以上服务质量(QoS)等级。
具体指标如下:
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
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
丢包率上限值为1×
10-3。
17)视频报警联动
报警信号到达监控中心后,通过监控中心的IP网络与视频显示的直接联动。
18)系统图像质量
应保证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即在色彩还原性、图像轮廓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性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相似性。
系统的最终显示图像应达到四级(含四级)以上图像质量等级,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图像质量应不低于三级。
高风险对象的图像存储、回放的图像分辨率应与其相对应的风险等级划分规定的要求相一致,保证目标图像质量的有效性。
经智能化处理的图像,其质量不受上述等级划分要求的限制,但对指定目标的处理,其处理前后的保留信息应保持一致。
1.3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设计依据
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379-2002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GA/T388-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A/T388-2002B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GA/T390-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YD/T1171-2001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RFC2327SDP:
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ISO/IEC-13818-1(2000edition)MPEG音视频封装标准
ISO/IEC-14496-2MPEG4视频编码标准
ISO/IEC-11172-3MPEG音频编码标准
指导思想
任何一个设计方案的最根本前提是用户的需求,而先进、成熟的技术,可靠、灵活的应用,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是设计方案的最基本依据。
应该在不失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照顾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
数字音视频网络监控系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应用,其产品的种类和档次也越来越多。
根据教育系统的要求,本着高水准、高质量,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在设计上充分体现当前数字化趋势,同时考虑到今后用户的使用、维护、保养的方便性。
在信息化进程中,计算机网络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系统的各项管理和业务活动,所以,对于音视频监护方案的设计,首先必须选择能无缝接入现有计算机网络的监控设备。
基于TCP/IP协议的先进的数字化音视频监控设备,是首选产品。
其次,由于监控系统的搭建,往往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分期投入,要随着教学环境的改进、教学设备的不断引进,而不断扩大。
因此,要选择可扩展性高的监控设备。
将来需要扩容时原有的设备继续使用,只需增加新设备,原有设备无须废弃。
第三,设备升级换代时,不破坏原有的结构。
第四,设备维护、保养方面,操作简单、用户界面友好,不过多耗费人力、物力。
第五,基于单一网络基础架构,节省费用,即插即看,便于升级扩容。
第六,采用先进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图像传输具有极佳的清晰度、较小的系统容量占用、完全实时、流畅的网传功能等诸多特点,是当前国内外一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系统建成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具有领先水平。
第七,采用监控行业最新技术和高品质设备,国内安防行业一流厂家的产品。
系统优势
此次方案设计采用了当前监控领域最为先进的集成化网络视频技术设计,全部数字化的设计理念,充分应用学校校园网络平台。
天地伟业学校网络监控系统,已经率先在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应用,具备良好的学校环境应用特点。
例如:
沈阳电子监考监控系统、山东全省电子监考天地伟业是唯一推荐品牌、广州电子监控系统、厦门全市电子监控系统、河南教学监控系统等等。
天地伟业在多年的教学监控领域的实践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天地伟业成熟稳定的系统希望可以为更多学校监控系统带来融入科技的体验。
第二章业务需求与方案设计
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学校 网络 视频 监控 系统 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