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岗位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5735569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3.23KB
26岗位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6岗位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岗位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
管理责任
管
责
任
人事责任
岗位责任
安全防范责任
作
经
济
风
险
作业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
作业期限造成的经济损失
生产设施造成的经济损失
人身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
工作
关系
内部关系
外部关系
岗位
权限
决策参与程度
管理决策级别
工作计划层次
技
能
学历水平
工作经验
专业技术能力
能力要求
协调与运作能力
决策与应对能力
工作创新与开拓性
开拓创新程度
工作非程序化程度
努
力
程
度
工作负荷度
负荷
工作复杂度
工作复合度
强度
身体的疲劳程度
心理压力
工作的单调性
工作频率
条件
危害程度
工作地点
总点数
一、工作责任(一级指标)
(一)监管责任(二级指标):
任职者对下属或其他岗位应承担的各种管理职责。
评价标准以实际承担的管理任务、责任的范围、规模和层级为主要依据,包括4项三级指标。
1、管理责任:
指对企业或部门的整体工作的管理职责及其影响程度。
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承担的管理职责对企业和部门的影响程度作为判断的标准。
等级界限说明
1只对本岗位工作负有管理责任,对其他岗位没有影响
2对相关联的岗位负有管理责任,并对其管辖的岗位有重要影响
3对本部门(科级)的工作负有管理责任,并对本部门工作有重要影响
4对本公司(处室级)的工作负有管理责任,并对公司(或处室)工作有
重要影响
5对全局工作负有主要的管理责任,并对全局工作有重要影响
2、人事责任:
指本岗位所督导的直接下属岗位及其人员的级别和规模。
其责任的大小根据下属岗位的级别和规模作为判断依据。
1没有下属岗位
2有3个以下的下属岗位
3有4-6个下属岗位,或1个科级岗位
4有7-9个下属岗位,或1个处级岗位
5有10个及以上下属岗位,或2个以上处级岗位
3、岗位责任:
主要指四项职责:
工作任务的数量责任(主要指该岗位所承担的业务职能量的多少)、质量责任(主要指该岗位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全局工作的影响)、期限责任(指该岗位任务的完成是否在时间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和流程责任(指该岗位工作对其它岗位的影响程度)等。
1责任很小
2主要承担一、两项责任,其他责任不大
3承担三、四项责任,但责任不大
4承担四项责任,且责任较大
5承担四项责任,且责任重大
4、安全防范责任:
指该岗位所承担的工具和设备安全(对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负有直接的防范责任)、工作对象安全(对生产材料等的安全负有的防范责任)和他人人身安全(对其它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范)的责任。
其责任大小根据评分者经验判断。
2承担其中一、两项责任,且责任很小
3承担三项责任,但责任不大
4承担三项责任,且责任较大
5承担三项责任,且责任重大
(二)经济风险(二级指标):
指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下任职者所承担的各种经营、作业风险的防范责任。
以工作失误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程度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1、作业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
指该岗位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可能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
根据可能造成的损失金额判断。
1损失金额很小,但影响正常的工作进程
2较小数额的经济损失,或金额在¥10000元以下
3较大数额的经济损失,或金额在¥10000--100000元之间
4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或金额在¥100000–200000元之间
5严重的经济损失,或金额在200000元以上
2、任务期限造成的经济损失:
指该岗位延误作业期限而可能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
3、生产设备造成的经济损失:
指该岗位发生生产设备事故而可能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
4、人身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
指因为该岗位工作发生疏忽而导致的人身安全事故风险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
根据造成的损失金额判断。
(三)工作关系(二级指标):
指任职者为完成本岗位职责所必须发展和维护的与工作有关的内部、外部关系。
其责任大小依据联系单位的数量和联系频率而定。
包括2项二级指标:
1:
内部关系:
指任职者为完成本岗位职责需要与企业内部的人员、部门和单位发生的工作联系。
依据联系的频繁和密切程度作为判断依据。
1几乎不与公司和局的其他部门发生工作联系
2偶尔与公司内部的部门有一般性的工作联系
3经常与公司内部的多个部门有密切的工作联系,或偶尔与局系统其他单位有一般性的工作联系
4经常与局系统其他单位有工作联系
5经常与局系统多个兄弟单位有密切的工作联系
2:
外部关系:
指任职者为完成本岗位职责需要与企业外部的人员、部门和单位发生的工作联系。
其关系密切程度依据联系的部门多少和频繁程度为评价依据。
1几乎不与局外人员、部门和单位发生工作联系
2只与局外系统内部少数部门有一般性的工作联系
3与局外系统内部多个部门有密切和频繁的工作联系,或与系统外少
数单位有一般性的工作联系
4与局外和系统外少数单位有密切和频繁的工作联系
5与局外和系统外多个单位有密切和频繁的工作联系
(四)岗位权限:
指任职者在履行岗位职责时需要做出的各种计划和决策。
评价标准主要以决策参与程度、管理决策级别和工作计划层次的高低为依据。
包括3个三级指标。
1、决策参与程度:
指任职者对岗位或部门工作的决策参与程度,根据不同的决策权限作为判断标准。
1具有对本岗位具体工作的执行权
2具有对本岗位日常工作的决定和处置权
3具有对本部门日常和重大工作的提供决策方案权
4具有对本部门日常和重大工作的参与决策权
5具有对本部门日常和重大工作的最终决策权
管理决策级别:
指任职者对岗位或部门工作的管理决策程度,按照管理级别和决策权限作为判断标准。
1对岗位内工作的决定权
2对部门内相关工作(工作族)的决策权
3对部门(科级)工作的决策权
4对部门(处级)工作的决策权
5对局级工作的决策权
3:
工作计划层次:
指任职者对岗位或部门工作的计划层次,按照岗位级别和计划层次作为判断标准。
1只需要做本岗位的工作计划
2需要做相关岗位(工作族)的工作计划
3需要做本部门(科级)的工作计划或具体规划
4需要做部门(处级)或本系统的工作计划或局部规划
5需要做全局的工作计划或整体规划
二、工作技能(一级指标),包括4个二级指标。
其中学历水平和工作经验不设三级指标。
(一)学历水平(二级指标):
指顺利完成岗位工作所必须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标准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
1大专以下学历
2大学专科学历
3大学本科学历
4硕士学历
5博士学历
(二)工作经验(二级指标):
指胜任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最短准备时间,或需要具备的相关工作经验的时间长短。
以年数作为划分标准。
11年及以下
21-2年
33-5年
45-8年
58年及以上
(三)能力要求(二级指标):
指根据岗位职责对任职者的客观能力要求。
评价标准以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性质和程度为依据。
包括5项三级指标。
1、专业技术能力:
指岗位职责对任职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按照技术职称进行级别划分:
1没有技术职称
2初级技术职称
3中级技术职称
4副高级技术职称
5正高级技术职称
2、协调运作能力:
指履行本岗位职责对任职者所需要的计划协调和实施运作能力的要求。
1没有需求
2需求很小
3需要具备一般层次的能力
4需要具备较高层次的能力
5需要具备非常高的能力
3、决策应对能力:
指履行本岗位职责,对任职者所需要的对经营环境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或突发异常情况的认知判断和应变应对能力。
5需要具备非常高的能力
(四)工作的创新与开拓性(二级指标):
指任职者在完成岗位工作职责时所必须的开拓与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求。
评价依据是任职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时,需要进行的管理创新或技术创新的程度。
包括2个三级指标。
1、开拓创新程度:
履行岗位职责对任职者开拓创新的依赖程度,以是否需要任职者经常适应变化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为判断依据。
3有时需要适应小的变化
4经常需要适应变化
5经常需要适应大的、非常复杂的变化
2、工作非程序化程度:
指本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是否有章可循,是否经常变化。
以需要任职者进行非程序化决策的程度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6 岗位 评价 指标体系 指导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