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到五一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729838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7.36KB
第一到五一Word格式.docx
《第一到五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到五一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刻度尺、铅笔
实
验
过
程
1.检查刻度尺是否磨损;
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量程等,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2.将刻度尺零刻度线或某厘米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
3.将刻度尺紧贴被测物并与被测长度一边平行。
4.每一长度测三次,求出平均值。
5.视线与尺面垂直,并对准刻度线。
6.读数值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7.记录单位正确。
8.把结果正确记录在表格中。
测量对象
测度尺的分值
记录单位
长度
宽度
实验结论
认识刻度尺
认识了解不同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刻度尺、卷尺、皮尺
1、出示一些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a、毫米刻度尺b、三角板c、皮尺d、卷尺
2、仔细观察,找出它们各自的零刻度和测量范围,并看看它们的分度值各是多大?
毫米刻度尺
三角板
皮尺
卷尺
量程
零刻度线
分度值
长度的“间接”测量
掌握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
刻度尺、圆规等
1.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先测出课本的厚度,然后再除以张数,测算出一张纸的厚度;
2、测量曲线的长度
用毫米刻度尺可以直接测出线段的长度。
曲线可以看成许多小线段组成的。
观察发声物体的振动
认识声音的产生
音叉等
1、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手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收录机的扬声器上,感受扬声器和机身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认识声音的传播
抽气机、广口瓶等
1、真空能传声吗?
将手机悬挂在广口瓶中,拨通手机,手机发出铃声,同时显示屏发光,这时我们能清楚地听到铃声
2、用抽气机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你听到的铃声发生了什么变化?
抽气到一定程度,这时还能听到铃声吗?
3、拔掉抽气管,让空气进入瓶中,你是否又能听到铃声?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钢尺
1.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操作。
仔细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是否改变?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3.这个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存在怎样的关系?
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小鼓一面、吉他一把
1、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观察小纸屑的跳动幅度;
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纸屑的跳动幅度。
纸屑的跳动幅度直接反映了鼓面的振动幅度。
鼓的响度和鼓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2、拿一把吉他,用大小不同的力弹拨琴弦,听一听,那种情况响度大?
看一看,什么时候弦的振动幅度大?
想一想,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研究光的色散现象
认识太阳光是有七种色光组成的
三棱镜
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上可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就称为光的色散,这条彩色光带的颜色是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了解光在反射时应该遵循的规律
平面镜、白色光屏、量角器等
1、把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和镜面所在的位置,并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
2、用夹子固定平面镜,竖直放置在白纸的适当位置;
3、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入,找到反射光线,做出标记;
4、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步骤3再做两次;
5、在白纸上画出反射光线,用两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入下表格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第一次
第二次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