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724160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3.60KB
支护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支护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护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3严格履行师带徒合同。
4.4运输坑木必须严格遵守竖井(斜井)提升、平巷运输的有关规定,听从信号工的检查和指挥。
竖井(斜井)运送坑木时竖井底或斜井车场禁止有人,并将木材上下两端捆牢后方可升降。
向天井和采场运送坑木,必须检查好提升设备、绳索、滑轮和挂钩,提升时要注意上下信号联系。
在人行间运材料必须一层一层往上提或下放,绳子要捆牢,并打上扒锯子。
4.5井下运送材料时,不得损坏动力、照明线路及变配电设备、电机车架线、风、水管路和轨道、风门等设施和构筑物。
4.6支护工进入作业地点,要严格做好下列检查处理工作:
(1)认真检查顶邦是否有活毛,要进行细致的撬毛,大块不易处理和影响顶帮稳定性的活毛(矿)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2)检查通风设施是否良好,进作业地点前必须开风机,防止憋气和中毒,禁止在无通风情况下作业。
(3)检查脚踏台板、梯子、隔板及天井的吊盘是否坚实可靠,发现问题立即修理维护好。
(4)检查爆破后的工作面是否有残药、雷管和盲炮,盲炮要划上记号“0”,并汇报代(值)班长派人处理。
4.7工作前必须检查所用斧头、锤子等工具是否牢固,工作时要注意周围人员和其他障碍物。
4.8使用园木禁止砍撑头,撑窝的深度在硬岩石中不小于30毫米,在软岩石中不得小于100毫米。
禁止把撑窝打在浮石上。
4.9支护冒落区和老空区,必须详细检查顶板和邦的情况,采取可靠措施,制定计划,经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领导批准方可执行,在作业中必须有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监护顶、邦和空区变化。
4.10拆修天井、溜井时,必须由上而下进行,上口必须盖好,必要时并设专人看守,注意周围岩石安全情况,作业人员要佩带安全带,禁止多层作业。
4.11拆修漏斗时,溜井漏斗要放净矿(毛),并清理好浮石,架好保护台,方准拆漏斗,矿房木漏斗维修要遵守以下规定:
(1)要查清上部矿(毛)情况,要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参加现场观察制定维修方案和安全措施。
(2)修漏斗时首先必须支撑好上部矿石,检查立柱和横梁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必须加固。
(3)拆漏斗时必须由里往外后退式一个一个地拆除,并找好退路,禁止从中间或前进式作业。
(4)拆除的漏斗需要封闭时,必须拆完一个就封闭一个,不需封时,则必须封闭采空区各入口。
(5)拆修漏斗禁止进空区,现场照明要充足,禁止暗光作业。
4.12用车辆运送材料时,不准超高、超宽。
坑木超出车长时,必须注意前后车辆和行人,拐弯要慢行,并注意前边是否有障碍物和是否会碰撞两邦。
4.13维修运输巷道时,应在两端设路障,禁止车辆、人员通行。
维修顺序应由外向内,由上向下,由安全向不安全的地点推进,维修完工后要清除杂物和封闭。
5作业内容
本岗位作业内容包括:
运输坑木、支护作业前检查作业、拆卸天井、漏斗作业、支护作业。
6作业步骤及风险分析与控制
作业步骤及风险分析与控制见附表。
7应急行动
7.1作业前必须处理干净之后再开始作业,作业过程中出现任何危险苗头,必须停下来处理。
7.2当发生垮面、冒顶事故,作业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作业面内时待救和自救方法:
a)尽可能减少个人呼吸量,静卧休息,并注意加强支护以防继续冒顶,尽可能躲在顶板安全稳固的地方;
b)如果有压风管路,可打开或砸烂压风管供气;
c)若发现堵住出口的岩碴量不大,有可能扒通出口时,应采取轮流扒碴方法,并注意顶板安全,同时经常敲打金属物体(如铁管)发出求救信号。
7.3井下突遇炮烟时自救或逃生方法
a)迅速辨清炮烟的流向,尽量放低身体快速赶到新鲜风流的区域或无炮烟经过的巷道内躲避;
b)如一时无法躲避,可爬在地板上,脸部朝下,尽可能将口罩或毛巾弄湿后捂住嘴、鼻,直到无炮烟为止;
c)在有水的地方,可侧卧在水沟里,脸朝水沟侧面沟壁,然后弄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嘴、鼻;
d)如周围有压风管,可尽可能设法打开阀门供新鲜空气并冲散炮烟。
或靠近压风管的漏气处呼吸新鲜空气。
7.4井下遇险避难时应遵守的行动准则
因通道堵塞或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能见度低等其他险情的原因,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遇险人员应镇定妥善地进行灾区避难,并遵守以下行动准则:
a)选择适宜的避难地点。
井下遇险人员暂时无法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预定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
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硐室;
b)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获救脱险的信念,要互相鼓励,统一意志,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坚持到安全脱险。
千万不可过分悲观和忧虑,更不能急躁盲目行动,冒险乱闯;
c)加强安全防护,改善避难地点的安全条件。
在避难期间,要密切注意险情的发展情况,如安全条件恶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立即转移到附近的其他安全地点,同时在转移途中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记,以便救护人员跟踪寻找。
如因受条件限制无法转移时,则应积极采取措施,就地取材构筑临时安全防护,努力改善避难点的安全条件,尽量延长生存时间;
d)在避难待救时,所有遇险人员应主动把食物和饮用水献出,互助互济,统一分配,共度难关,安全脱险;
e)积极设法同外界或救护人员取得联系。
遇险人员可在避难地点,用呼喊、敲击顶帮或金属物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如有可能,可寻找井下电话或其他通讯设备尽快与地面取得联系;
7.5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当事人及在场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员,应立即向单位领导、总调度室和安全部汇报。
7.6主管领导应配合安全部立即组织救护队或有关人员进行抢救。
8作业记录
8.1认真做好班前派班记录,对当班工作派班做到派遣到位,记录清楚。
8.2各作业点现场人员按照要求开好现场安全预测会,对现场安全作业情况提出防范措施,按要求记录好现场安全碰头会。
8.3现场未能处理的安全隐患做好标志。
8.4下班后应及时向当班值班人员汇报当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认真做好交接班及各项记录。
8.5按照《支护工安全检查表》对当班作业现场进行检查。
8.6配合关键任务观察人员完成《任务观察卡》。
附表:
作业步骤及风险分析与控制
序
号
作业活动
危害源及潜在风险
可能发生的事故
风险评价
标识
是否不可承受的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
L
E
C
D
1
支护作业
人工施工锚杆时岩石冒落
冒落伤人
3
6
7
126
#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
2
锚索施工时开孔选位不合适,岩石冒落
伤人及设备
42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人行天井梯子维护不及时,锈蚀重
脱落伤人
54
4
没有规范佩戴安全帽
飞来物体打击头部
18
一般风险
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5
高空坠落时头部受伤害
头部遭电击
27
液体浇下时头、脸受伤害
9
8
没有戴防护镜
眼被飞溅物、光线伤害
必须正确佩戴
绝缘水鞋不合格或没有正确穿戴
触电事故
10
没有戴防护手套
手部遭受伤害
11
没有戴防尘口罩
矽肺病
12
没有带个人照明工具
照明不足时跌伤、坠落
必须携带
13
没有佩戴安全背甲
腰、脊部遭受伤害
63
14
工作服未按标准穿戴
烧烫伤、卷入、皮肤伤害
按照标准穿戴
15
带情绪上岗
发生各种意外伤害
严禁、加强教育
16
酒后上岗
17
疲劳上岗
严禁、增加休息时间
操作工擅离工作岗位
设备失控
19
工作时说笑、打闹等
20
单人作业,无人监护
必须双人作业
21
无批准进入旧巷道空区
坠落、冒顶、摔伤、迷路、中毒等
禁止
22
行走时路面有障碍物
摔伤
认真观察
23
多人抬重物
挤伤、砸伤
专人指挥,相互配合好
24
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
坠落伤人
25
设备交给无证人员操作
设备失控或挤伤人员
严禁
26
无证从事特种作业
人员损伤及有关设施损坏
作业顺序不对
挤伤、砸伤或其他伤害
加强教育
28
在设备行驶过程中爬、跳车
挤伤、摔伤
29
抛掷工具、物品
砸伤
30
用湿手操作开关配电盘
触电伤害
31
私动非本人操作的电器设施、设备
32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
触电伤害、伤手
加接地、防护
33
维修时无行车、人工搬抬不小心
砸伤、挤伤
小心
34
消防设施不合格
达不到消防效果
合理配置,更换不合格品
35
机械裸露的运行部分无防护罩
人体各部位伤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工 作业 指导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