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714591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4.64KB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谈一谈南朝文学批评的发展
7.简要介绍宋朝某时期的某体派
8.简要介绍清代的诗派和词派
9.清代章回小说的类型有哪些,并举出代表作
10.简要介绍元明清传奇的体派,并举出代表作
十个简答(10×
10)
主要派别,特点等(清丽深婉苦吟)
说的几篇
提纲挈领性的内容
第一节先秦诗歌文献
一、诗歌萌蘖
1.远古歌谣
比较认同是起源于劳动生活
2.有关诗歌缘起的文艺思想(总的来说是诗言志)
二、《诗经》概貌与相关常识
【篇幅】《诗经》共收集诗歌305篇,另有6篇有题无辞的“笙诗”。
【年代】除《商颂》几篇有学者认为是商代作品,其余作品出自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
【地域】包括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内容】民族历史,朝廷利益,战争宴饮,家庭生活,田野劳作,爱情吟唱
【献诗】《国语·
周语上》: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
【采诗】班固《汉书·
艺文志》: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
食货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删诗】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当代学者认为《诗三百》为乐官所编订)
【风雅颂】宋人郑樵《诗辨妄》:
“乡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风】邶、鄘、卫、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二国为诸侯国;
“王风”指衰败后的周王国;
“周南”和“召南”分别指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的采邑,地皆在陕西歧山之南。
【雅】《毛诗序》: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现代学者:
西周王畿镐京一带的音乐,朝廷的正统音乐。
“雅”分大、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音乐长短体制的区别。
【颂】《毛诗序》: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颂诗分为周、鲁、商三个部分。
颂本是朝廷祭祀音乐,鲁国之所以有颂,是因为周公对于周王朝的建立有大功,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因此得到周王特许使用朝廷祭歌。
《商颂》有人认为是商代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认为宋国的音乐。
宋国是商王族后裔的封国,有为前朝王室祭祀的义务,所以得以用颂。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现代学者何定生认为:
“兴的定义就是:
歌谣上与本义没有干系的趁声。
”刘大白认为,“兴就是起一个头……这个起头,也许合下文似乎有关系,也许完全没有关系。
”朱自清则认为,“《毛传》‘兴也’的‘兴’有两个意义,一是发端,一是譬喻;
这两个意义合在一块才是‘兴’。
【六义】《毛诗序》:
风,赋,比,兴,雅,颂。
【四始】第一种说法,《毛诗序》把风、小雅、大雅、颂称作四始。
第二种说法,《史记·
“《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赋诗与引诗】《左传》
【诗教】《论语·
阳货》: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礼记·
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2.《诗经》研究史
(参看洪湛侯《诗经学史》)
孔子论《诗》,涉及面较广,对文学特点及功能有很多精辟总结。
孟子论《诗》,注重读诗方法如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亡然后春秋作”。
荀子论《诗》,注重《诗》与《礼》、《乐》的关系。
【诗经汉学】
●今文学“三家诗”(鲁、齐、韩),古文学“毛诗”(毛亨、毛苌)。
注意,《韩诗外传》是轶事杂论的汇编,非解诗。
●毛亨《毛诗故训传》
●郑玄《毛诗传笺》(表明,识别),《诗谱》(各部分的世系源流、地籍变迁以及政治、风俗的介绍)
●魏晋至唐:
王肃申毛驳郑,陆玑《毛诗草木虫鱼疏》,孔颖达《毛诗正义》。
●【诗经宋学】
●疑经改经风气。
●欧阳修《诗本义》,多议毛郑之失,不信子夏作《诗序》。
●王安石《诗经新义》,自出己意,不用旧解。
●郑樵《诗辨妄》,反对毛诗序,提倡声歌之说,评诋毛郑。
●朱熹《诗集传》:
诗经宋学的集大成之作。
特点:
第一,弃《序》言《诗》,自成宗派。
第二,博采众长,不拘门户。
第三,所释六义,颇有新意。
第四,所定诗旨,可取者多。
第五,诠释词义,准确简明。
第六,注重文学,最有特色。
●【诗经清学】
●三家诗学(今文派):
魏源《诗古微》
陈寿祺、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毛郑诗学(古文派):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
戴震《毛郑诗考正》《杲溪诗经补注》
段玉裁《诗经小学》《毛诗故训传定本》
焦循《毛诗补疏》
胡承珙《毛诗后笺》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陈奂《诗毛氏传疏》
●独树一帜的《诗》家
独树一帜的《诗》家:
姚际恒《诗经通论》:
用文学观点解诗。
崔述《读风偶识》:
有历史观念,考证精辟。
牟庭《诗切》:
今译,解字。
牟应震《诗问》:
重修辞命意。
方玉润《诗经原始》:
阐述文学意义,辞采斐然。
●【现当代诗经学者】
蒋善国,朱东润,孙作云,张西堂,闻一多,黄焯,王力,徐昂,于省吾,向熹,陆文郁,高亨,余冠英,屈万里,程俊英,蒋见元,陈子展,金启华,夏传才,刘毓庆,李山……
3.《诗经》的情感与语言
●《论语·
为政》: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论语·
八佾》: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乐章与复沓。
赋,比,兴。
《诗经》的语言经过提炼加工,准确生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得巧妙精当。
《诗经》中还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词语,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感和音乐美。
《诗经》中有很多词汇,如“瞻望”、“伫立”、“翱翔”、“颠沛”、“一日三秋”、“忧心如焚”、“赳赳武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至今还为人们习用。
《诗经·
采薇》《诗经·
大雅·
生民》
4、《诗经》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诗经》创立了“风雅”传统。
所谓“风雅”,既指执著于人生、立足现实的诗歌内容,也指委婉迂曲、温柔敦厚的诗歌风格。
●第二,“比兴”作为《诗经》最为突出的艺术手段,对中国诗歌技巧有巨大的影响。
●第三,《诗经》的体制和语言造诣也为后世诗人所继承、发展。
3、《楚辞》
1、《楚辞》概貌与相关常识
【楚文化】楚芈姓贵族在商一直受到排挤,而不断向西、南迁徙,并于周初来到汉水流域。
楚虽然臣服周朝,但由于地处偏远,在周公“制礼作乐”的文化改革中,与周朝拉开了文化差距。
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就熟习《诗经》等华夏文化经典,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纵横游说之风更是在文化上把楚地和中原连在了一起。
浓厚的巫文化传统,重淫祀,多神灵,多信仰,乐舞发达。
【楚辞与《楚辞》】
广义的楚辞,指以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
宋人黄伯思在《翼骚序》中说:
“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狭义的《楚辞》,专指西汉刘向所辑录的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诗歌总集。
作品年代范围从战国后期到西汉。
现存最早的楚辞集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诗经》和《楚辞》之间的诗到哪里去了?
春秋后期的杂歌谣辞,散见于多种典籍。
大约成书与春秋战国之际的《老子》,也是楚人作品,其中亦有类似骚体的韵文。
【楚辞篇目:
各本不同】
王逸《楚辞章句》:
17篇。
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辨》《招魂》,景差《大招》,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王逸所增)。
朱熹《楚辞集注》:
增贾谊《吊屈原赋》《服赋》,删《七谏》《九怀》《九叹》《九思》。
【《楚辞》作者】
经现代学者考订,屈原所作23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
作者不明有4篇,《远游》、《卜居》、《渔父》、《大招》。
宋玉1篇,《九辩》。
淮南小山1篇,《招隐士》。
【离骚】离别之忧,遭遇忧愁。
屈原自叙政治遭遇和心灵求索。
楚怀王疏远之后。
《史记·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九歌】11篇。
屈原依据楚国旧乐章翻新改写的祭祀组曲。
首章《东皇太一》为迎神曲,末章《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篇为实际的祭祀曲。
东皇太一,天帝。
云中君,云神。
湘君和湘夫人,湘水神。
大司命与少司命,掌管寿命之神,男神女神。
东君,日神。
河伯,黄河神。
山鬼,山神。
国殇,为国而死者。
【天问】对天地、自然、人世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
从天地未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一直问到动植珍怪、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近世治乱兴衰,共提出170多个问题。
作于屈原被放逐之后,相传他走进楚国先王之庙和公卿祠堂,见到壁上所画的天地山川、神灵鬼怪及古代圣贤的故事,于是援笔发问,以抒忧泄愤。
【招魂】屈原为楚怀王招魂。
铺叙宫室、台榭、美女、饮食、歌舞、游戏。
【九辩】九变。
宋玉自述伤情,深受《离骚》影响。
借景抒情,悲秋之祖。
【远游】假托屈原。
似司马相如《大人赋》,道家神仙家色彩浓厚。
【卜居】假托屈原。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渔父】表现屈原人生志向,诗人与渔父对话。
2.楚辞研究史
(参看李中华、朱炳祥《楚辞学史》)
●西汉刘向编《楚辞》
西汉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考辨,释意,训诂
东汉班固《离骚序》批评“露才扬己”
晋郭璞《楚辞注》,今有辑佚(胡小石)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辨骚》
唐李善注《文选》,五臣注《文选》
●北宋晁补之《重编楚辞》《续楚辞》《变离骚》
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补王逸,校正文字,补释语意,载录遗说,提倡“同姓无可去之义”、“忧国”意识
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辨证》《楚辞后语》。
《集注》多破迂滞,训诂亦有发明
南宋黄伯思《校定楚辞》《翼骚》
南宋吴仁杰《离骚草木疏》
●明焦竑、胡应麟的楚辞研究,散见其书
明陆时雍《楚辞疏》,疏说题旨,通其大意,提倡以情为主
明黄文焕《楚辞听直》,多逞心意会
明贺贻孙《骚阀》,评价思想艺术
明陈第《屈宋古音义》
●清初,身世之感,家国情怀,如王夫之《楚辞通释》,钱澄之《屈诂》
清前期,理学家的研究,如李光地《离骚经九歌解义》,方苞《离骚正义》。
又屈复《楚辞新注》则锐意于贯通大义
清中叶,乾嘉学派,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戴震《屈原赋注》,王念孙《读书杂志》,朱骏声《离骚补注》
清末,今文学派,求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学史 期末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