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效的观课议课中成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5701530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0.99KB
在有效的观课议课中成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有效的观课议课中成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有效的观课议课中成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课堂上,真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感觉眉目清晰了,做的也得心应手了。
接着,我做了教研员,新一轮的成长又开始了,四年,我不断地在摸索中适应这样的角色,开始觉得自己不太能够胜任,现在觉得自己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在工作中,我找到了我的价值所在,在不断地学习和提升中找到了快乐,于是我也慢慢地成长了。
于是,我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
只要你还很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
一旦等你成熟,你就开始腐烂。
——美国:
丹尼斯·
韦特来
我一直还觉得自己比较嫩绿,因此,我还需要努力,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个人从内心里,感觉自己还是嫩绿的,这样我们便可以不断地成长。
为什么说成长,因为我觉得作为教师,除了自我自觉地在不断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在经常性地反思中可以获得提高,快速成长,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而听课评课,现在叫观课议课就是我们教研活动最主要的形式了。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便定为在“有效的观课议课中成长”。
作为教师大家的教龄可能都比我的教研员龄长,因此,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宽容。
很欣赏肖川老师的《教师的幸福生活与专业成长》的书中这样一句话:
“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当我们面对困难或挫折的时候,如何看待,就决定了你幸福与否,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你就会觉得天空不再那样昏暗,也会拥有阳光般的人生。
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工作和休闲时间分不清界限。
他们随时可能被学生、家长“打搅”,随时就进入工作的状态,许多教师几乎忽略、遗忘了休闲。
所以,教师也要学会给自己几缕闲暇,这样,他的人生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才知道如何让教育芬芳弥漫。
而这几天,让大家从休闲状态进入了工作状态,希望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试着从工作中发现快乐,从学习中找到幸福。
言归正传——
话题一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理念变革
2006年第7期《人民教育》发表看似平常的两篇文章《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作者:
陈大伟)《为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关于“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对话者为陈大伟副教授和《人民教育》记者余慧娟老师)。
结果,“观课议课”一词在短短几年迅速在全国走红,并被学校广泛接纳。
原来,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并不只是词的变化,而是教研文化的变革。
“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特别是用心灵感悟课堂;
“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
”它强调平等、开放,是对单向的、权威的听课评课文化的反叛,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目前,全国已有数百万中小学教师开始思考和实践“观课议课。
去年我们的继续教育课程里就有一门《有效观课议课》,其实大家都已经学过了,不过我们这次培训,基于课标的观课议课是全命题,我必须完成这个作业,大家就当复习和我再次深入地感悟感悟。
作为教师,“听课评课”这个词儿常挂在我们嘴上,而且我们也是经常身在其中的一件事儿。
“听课评课”在我们印象中,似乎就是你上课我带着两只耳朵、带着一个小本儿坐那儿来听课。
完了,最多加上个评课的“规定动作”。
我们再说“观课”。
“观课”中的“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尽管作“看”解。
但如果分析“观”字的字形结构和汉字构成,我们能发现一点有意思的东西——“观”的左边是“又”字,右边是“见”字,“观”就是“又”和“见”两字的组合,这样一来,“观“字我觉得应解释作“多次看,仔细看”。
除此,我还认为“观”字还包含着“欣赏”“品味”的意蕴在其中。
那么,“观课”说出了与“听课”一词的细微区别,“观课”就是要求听课者带着欣赏的心态与眼光去听课,听课要仔细,要全神贯注,变被动的听课为主动“品课”。
这也同时道出了观课者应有的观课态度。
往高品位上说,“观者”“欣赏者”似乎还需要有一点“欣赏”水平和“观赏”水平,这水平哪儿来,那就要求“观者”要做足做好功课——钻研课备好课,你才能“欣赏”出、“观”出道道来。
“议课”呢?
“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有“议论”、“商议”两个意项,我觉得“议课”之“议”应作“商议”解。
那么,“议课”就是“商议课”,这样一解,就明了地道出了“议课”的要求和意义:
其一是“议课”之人都是主人,都是主体,“执教者”和“议课者”是平等的;
其二是“议课“的过程是一个平等交流、互动、对话、“直面问题”的过程。
再回过头说“评课”。
我们的耳熟能详的“评课”无外乎包含这些镜头:
上课完毕,执教者说说设计意图即说课;
接下来是听课者演“独角戏”,一干听课者针对刚才所上之课侃侃而谈,论优点、谈意见、说建议、作评价,一听者说完了,另一位,顺时针转、逆时针转、轮流转,转完了,主持人作一总结,完事。
在评课的过程中,执教者没有融入到评课那一特定的氛围中,“坐”在评课者们的“对面”,甚至坐在“下面”,由听课者“俯视”,这一过程的“话语”权掌握在听课者身上。
由此,我们发现,观课议课是授课者和观课者之间在一种相对纯粹的氛围下,在没有任何条件约束下在进行的一种教学研讨活动。
观课议课是双方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对话的学习过程。
“以学论教”、“直面问题”、“平等对话”等策略和方法可作为观课议课的方法。
观课议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日常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视角、新模式,能促进个人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有教师说,不就是换了个说法吗?
还不是换汤不换药?
从“听课评课”的称谓转换到“观课议课”,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字面与名字的转变,必须是一种思想的转变,一种理念的转变,一种行为转变,一种校本教研形式的转变,一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视角,一种促进个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更是学校文化的新变革。
是否也换药,这个权力在我们手中。
为什么要换呢?
请大家回忆以前我们组织听课评课活动的过程,花费整块的时间,调整了教学进度,聚集在一起听课评课,我们可以透视教研工作实际效果与应有效益的差距。
我们想一想我们是否或多或少都存在下面的现象:
听课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不理解听课的目的,不分析听课的内容,不清楚要研究的问题。
评课讨论要么只听课、不评议,屁股一拍,万事大吉;
要么海阔天空,漫无边际;
要么表扬奉承,你好我好;
要么领导权威拍板,其余噤若寒蝉;
评课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四化”现象:
评课过程形式化。
我们经常看到或参与这样的评课活动:
评议会上发言者少,旁观者多,由于发言面不广,且大多属于被动发言,因此评课场面冷冷清清,被动发言的教师更是不痛不痒地说几句敷衍了事。
最后,主持人或权威人士做一下总结性的发言,大致的内容也无非是先说几句好话,然后提一下希望。
这种评课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工作,留下一次活动记录,徒有过程和形式。
评课内容表面化。
在评课交流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
“这位老师板书工整,条理清楚”、“某某老师课堂语言清晰,教态自然”等等。
眼光依然死死地盯住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
还有一些教师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只是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事论事,不能对这些课堂现象深入透视,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当然,也欣赏不了课堂中真正的精彩。
这种表面化的评课对上课及评课教师的触动不大,帮助也不多。
评课结论两极化。
一是虚假、讲好话的评课方式,大家说着一些“过年的话”(好话、祝愿的话),多讲优点,少讲问题,具体肯定,抽象否定,客客气气,皆大欢喜,参与者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不会对你的课说长道短,下一次你也不要对我的课说三道四。
”二是否定为主、伤害自尊的评课方式。
一些教师在评课中不注意方式方法,毫无顾忌地指责,把别人的课批得体无完肤,甚至讽刺挖苦,缺乏诚意。
这种否定多于肯定、主观多于客观、挑刺多于学习的评课方式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它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
评课效果零散化。
表面上看,评课从目标、内容、方法、技术手段,教师内在素质、外在表现,方方面面,全方位涉猎。
实际上,由于缺乏明确而集中的关注焦点,你说东,我说西,各扯一套,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
由于缺乏集中的主题,缺乏预先的准备,所谓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成了空话,只能就现象谈现象,就经验谈经验。
而这样的听课评课是我们以往最主要的教研方式,试问,这样的教研效果何在?
如果说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那么,我们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这样去参加活动,我们的生长点在什么地方,我们如何获得专业成长的营养?
我们就必须转变思想,转变理念,转变行为,转变我们的教研形式,让观课议课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视角,成为促进个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话题二再次解读观课议课——理解内涵
一、观课议课的概念
刚才,我们从字面上对观课议课做了解释,现在我们从专业的角度看看专家们是如何定义观课议课概念的。
1、观课议课的概念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2、观课听课的比较
“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
而“观”一方面是运用多种感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效地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
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观课还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要求运用心灵和理性的力量感悟、体验和分析,已获得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观”有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效 观课议课中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