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心理学基础题库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5684053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6.10KB
杭师大心理学基础题库文档格式.docx
《杭师大心理学基础题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师大心理学基础题库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_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
__主要是视觉中枢;
颞叶主要是_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
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
条件抑制包括:
__;
无条件抑制包括:
__。
抑制。
消退抑制、延迟抑制;
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
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邻性,相倚性。
12、在心理学上,当一个反应的概率由在其之前的事件决定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应答性的;
当一个反应的概率依赖于随后事件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__。
操作性的。
13、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是__,行为是对其之前出现的刺激的应答。
另一位心理学大师斯金纳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另一种学习——操作性反应,并认为行为是被其之后的刺激__的。
应答性的,强化。
14、对行为起动力作用的个体因素很多,如:
__、__、__、__、__等。
需要动机、意志、价值观、理想信念、情绪。
15、意识分为正常意识状态和异常意识状态;
__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
注意
16、一般把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叫__,主要包括:
__、记忆、__、__和言语等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
17、__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的选择与偏向。
18、人如果把意识指向自己内部的大脑加工过程,这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叫__。
元认知
19、__是一个人对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心理理论
20、心理学上研究个体差异心理的主要两个方面是__,__。
能力,人格。
21、如果说,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那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__;
另一类是__。
内隐行为,外显行为。
2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__。
个体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或:
心理现象。
23、个体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需要动机和意志,意识和注意,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__。
能力和人格。
24、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是_,它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该是__。
弗洛伊德,潜意识。
25、采用多种先进的脑成像技术,研究认知活动、大脑神经元电生理反应和行为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是__。
认知神经科学
二、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A.1864年 B.1879年 C.1903年 D.1920年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冯特B韦伯C费希纳D艾宾浩斯
3.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C),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思维B脑电C心理D情绪
4.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第三势力”,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
下面(C)是人本主义代表。
A皮亚杰B苛勒C马斯洛D科胡特
5.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A)。
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
三、名词解释
1.反射弧
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叫做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2、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3、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费洛伊德在对精神疾病进行治疗的实践中于19世纪末创立的,代表人物还有荣格,埃里克森,梅莱尼克莱因,费尔贝恩等。
四、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心理现象,研究个体行为及其背后的心里过程。
主要内容1.需要、动机和意志2意识与注意3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描述行为;
解释行为;
预测行为;
控制行为;
改善行为
3.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那么的反射活动,就其内容来说,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4.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包括:
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评价)
1)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该学派于19世纪末产生于德国。
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
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
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2)机能主义
美威廉詹姆斯。
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
研究对象:
意识的过程。
基本观点:
意识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认知,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3)行为主义学
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
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刺激-反应之间连结建立的后果。
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
4)格式塔学派
该学派1912年创建于德国,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
意识和行为。
研究方法:
知觉场。
心理意识是整体的或完整的。
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
5)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末,弗洛伊德。
潜意识。
临床实践。
人格的三种构成相互作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以沙利文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
6)人本主义
马斯洛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
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
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7)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20世纪50年代末。
人的认知过程。
实验。
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积极的意义,但他们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加以研究,在心理学界依然存在争论。
第二章需要、动机和意志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状态。
一种不平衡
2、()提出需要层次论,最有力量的需要是()需要。
马斯洛,生理的
3、()对动机的归因理论作了系统研究,指出归因的三个纬度是()、()、()。
韦纳,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
4、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安全需要、()、()和()的需要。
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5、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包括()、()、()。
成就需要,成功恐惧,交往需要
6、若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状态,如总是把失败归因于()这样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则不仅减低动机,也会有碍于人格的成长。
缺乏能力
7、在期望理论中,()指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学习任务或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的判断,即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或目标吸引力;
()指个体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即目标实现的主观概率。
若V()和()都很高,说明激励价值目标高、意义大,有吸引力,那么激励的力量(动机强度)就大,反之,就激励不了人。
效价,期望值,效价,E期望值
8、在双因素理论中,包括的两个因素是()、()。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9、意志行动的两个基本阶段是()、();
意志行动中的四种冲突是()、()、()、()。
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二、单项选择题
1、(B)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而非指活动本身。
A需要B动机C意志D情绪
2、(D)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安全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B)
A内驱力B诱因C需要D爱好
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A)
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5、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境界是(C)
A每个人都能达到的B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
C少数人能够达到的D没有人能够达到的
三、多项选择题
1、需要是(AB)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D、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ACD)
A、需要B内驱力C情绪D诱因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他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而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ABC)
A、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
B、力量强的需要
C、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D、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的需要
4、社会需要包括(BD)的需要。
A、求知B、交往C、休息D、成功
四、名词解释
1.需要
指的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背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2.动机
是由目标或者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
3.需要层次理论
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大 心理学 基础 题库